2008年5月23日星期五

渡盡劫波兄弟在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26年前這兩句話,傳誦一時。

1982年7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登廖承志7月24日致蔣經國一封公開信,上款書「經國吾弟」,信末一段,值得大家重溫﹕

「人到高年,愈加懷舊,如弟方便,余當束裝就道,前往台北探望,並面聆諸長輩教益。『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遙望南天,不禁神馳,書不盡言,諸希珍重,佇候覆音。」

這兩句話傳誦一時,不僅因為公開信情文並茂,更多的是因為這十幾個字道出絕大多數國人的心聲。我想起這兩句話,是由於5天前,台灣有一個大型的為四川地震籌款賑災的活動,在中視攝影棚舉行,全程4小時,由於認捐者眾,原來的88條電話線不敷應用,要加設至123條,由300多位台灣藝人輪流接聽民眾的認捐電話,當晚募得善款共約5000萬港元。馬英九、周美青夫婦兩人,台北市長郝龍斌和台北縣長周錫瑋等,也擔任接線生。

台灣政界、商界和民眾對四川地震賑災的反應,是兩岸關係互動發展中的一種新氣象,如果大家積極看待,很有可能成為新趨勢的一部分。

兩岸關係在過去幾個月的發展,很有時代意義。在兩個月前的選舉中,統獨問題、兩岸政策和主導兩岸交往的能力是選民的焦點,也是候選人的必答題。揭盅之日,選民以意料之外的大比數選出馬英九,清楚說明人心背向。3日前,陳水扁卸任,馬英九就職,結束了民進黨過去8年在兩岸關係上造成的嚴重倒退和緊張的局面。陳水扁剛卸任幾小時,就因貪瀆問題被調查,民進黨聲譽雪上加霜。一星期前,民進黨選出蔡英文為主席,蔡英文曾任陸委會主委,就任民進黨主席後,有關兩岸關係的言論,還算比較和。受主觀和客觀因素影響,日後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是否會有明顯變化,新的政策是否可以統合深綠選民,能否牽引國民黨的政策動向,制約國民黨的步伐,這些島內正反力量的發展,都有待觀察。幾日前,台灣《聯合報》引述藍營消息,指中斷近10年的海協、海基協商機制可望再次啟動,兩會將在6月恢復會談,兩會領導人陳雲林和江丙坤正式會面前,會由秘書長級人員簽署復談協議。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短期內將訪問北京,台灣媒體披露吳伯雄為會晤胡錦濤總書記所作的準備。

凡此種種,都是兩個月內的新發展,構成兩岸關係良性互動的新條件和新形勢。台灣社會,尤其是工商界,認為大選結果是台灣對大陸在最大程度上釋放善意,因此對選後的兩岸關係,尤其是經濟關係抱有極大的期望。

過去20年,我由於專業業務上的需要,每年赴台灣幾次,有機會趁公幹的餘閒,到台灣各地旅遊參觀,對這片土地和人民很有感情。平日每天訂閱台灣報紙,看得比較仔細,雖然沒有親身接觸台灣的政治,對當地事物,總算有點認識和看法,因此想借「筆陣」的篇幅,用一個香港人的觀點,談談對台灣和兩岸關係,尤其是兩岸關係對香港未來發展的看法。

香港在兩岸關係有角色

台灣前途,繫於兩岸關係,兩岸關係,統獨問題是差不多唯一的矛盾。百多年前中國積弱,外強侵略,造成割讓和國家分裂的港澳台問題,三去其二。台灣是中國完全統一的最後和最重大課題,妥善解決台灣問題,有兩層重大意義﹕一是中國的完全統一;二是整個亞洲地區的安全。過去的港澳問題,完全沒有用武力解決的可能,但在台灣問題上,中國政府自始至終沒有排除這個可能,國際社會和台灣社會也沒有排除這個可能。因此妥善解決台灣問題,可以一舉解決亞洲地區的一個重大安全問題,是亞洲地區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最大和最積極的因素。從香港出發,台灣問題如何解決、兩岸關係如何發展、發展速度的緩急等,對香港的未來也有重大影響。

台灣問題,轉折了差不多60年,大多數香港人支持國家統一,反對台灣獨立,但不少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兩岸關係的歷史和近年的發展認識不深,因此對新趨勢對香港可能造成的影響,不大了了。台海兩岸,曾經長期處於敵對狀態,軍事上,現在五六十歲的人還會記得1950年代的「金門炮擊」,較年輕的,也會記得1995年的幾次導彈射擊。今天,大家對國民黨的連戰或吳伯雄訪問北京,習以為常,但1993年的新加坡「汪辜會談」,就已經哄動一時。台灣在1987年才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當時,深圳經濟特區已成立9年,香港不少廠家已經在大陸安家落戶。1989年,兩岸正式開放間接通話、通報和改進郵寄信件手續。1991年,台灣宣布終止動員勘亂時期,同年,大陸方面的海協會和台灣方面的海基會宣告成立。2001年1月,金門馬祖實施「小三通」,但「大三通」至今未實現。馬英九最近就周末包機、平日包機和正常航班都有相當具體的說法。兩岸關係的這段歷史,造就了香港的折衷和緩衝角色,台灣居民,企業、資金和貨物往來兩岸,香港一直是重要的中轉站。

香港人在四分之一個世紀以前,開始邁向回歸。20多年來,香港人通過探索、爭辯和實踐,有不少經驗可以總結,無論台灣方面對「一國兩制」是否認同,也無論台灣和香港有多少異同,香港過去20多年的經驗,仍然值得兩岸領導人和民眾的重視。

兩岸關係的發展,無論是大的趨向,或者具體的事件,對香港未來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作為香港人,充分了解台灣,準確評估和預料兩岸關係的走向,不僅是關心國家,更是關心香港的應有之義。

明報 2008-05-2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