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9日星期四

蔡子強︰災難領袖學

談到今次四川大地震中,中國領導人的表現,大家最易想起和拿來比較的,一定是2005年8月尾,颶風Katrina橫掃美國新奧爾良時,美國總統喬治布殊的表現。

溫總 vs.喬治布殊

當時颶風卡特里娜造成重大破壞和傷亡。風災最初發生時,喬治布殊政府各要員都掉以輕心,紛紛出外度假,一時間無人領軍。喬治布殊自己在得州牧場,副總統切尼在懷俄明州牧場,布殊的傳媒主任Nicolle Devenish正於希臘舉行婚禮,不少布殊的政治顧問都有出席,國務卿賴斯更被發現身在紐約購物。

結果,就是如此這般,錯過了救災最重要的首24小時,這位粗枝大葉的「牛仔總統」,後來才急急亡羊補牢,但軍隊、物資、燃料、車輛、水和糧食被送到新奧爾良時,已嫌太遲。救災善後,沒有權、沒有資源的地方官員站在第一線,而有權有錢的聯邦政府則遠遠落到了後頭,整個災區淪為地獄。後來新奧爾良的官員猛烈批評:「這4日來的救援行動全由小卒進行 …… 聯邦緊急管理局好像對颶風袖手旁觀」;「這是國家的恥辱」等等。

朱利亞尼的「先作反應,再作決定」

九一一的英雄,紐約前市長朱利亞尼,曾在其著作《Leadership》一書中指出,危機管理的最大竅門,便是反應一定要快,所謂:「先作反應,再作決定」,一定要讓六神無主的災民相信他們的領袖正在領導,及駕馭了形勢。所以當天早上8時45分,飛機撞向世貿大廈後,朱利亞尼在9時便到達事故現場;並且一天多次透過電視發布救災工作的最新進展,這都是要讓市民知道他們的領袖仍然在「掌舵」。

朱利亞尼在自傳中透露,當飛機撞進世貿大廈後,他的腦海中馬上浮現3個必須:

一)必須第一時間與民眾溝通,安撫人心,並策劃安全的撤退行動;

二)必須籌備如何立時照顧大批傷者;

三)必須思考接下來還會發生些什麼事。

溫總的「黃金72小時」

在今次四川大地震之中,總理溫家寶完全掌握到前述道理。

在5月12日下午4時40分,即地震後僅一個多小時,總理即坐在飛往災區的專機上,對媒體發布對救災工作的要求;晚上甫抵達災區,溫總就深入救災第一線,慰問遇難者的家屬,為救援人員打氣,激勵廢墟下待救的生命,甚至親自為救援人員遞水遞物。在災區,溫總並沒有為了維護作為國家領導人的威嚴,而隱瞞自己的真實感情,他在遇上慘情時潸然淚下,聽到救援受阻時怒摔電話,探訪受災兒童時盡顯溫情,下命令時斬釘截鐵等等,這些都讓他成了救災過程中,百姓的精神支柱,在國殤時刻,為全國人民療傷。

結果,在救災的「黃金72小時」中,這位66歲的「溫爺爺」,馬不停蹄,輾轉9次視察7地災情,召開6次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會議,用高效率、迅速、果斷的72小時為中國贏得了救急扶危的最寶貴時間。

有評論冷嘲熱諷,說溫總走到災場第一線,並無實質作用,相反只會阻慢救災。但只要了解中國國情的話,就知道要令整部官僚機器啟動有多難,只要翻看年初雪災新聞,就會知道領導人走到第一線所起到的推動作用,令官僚不敢怠慢。今次四川地震中,亦傳出災後第二天,溫總在電話裏大喊:「我不管你們怎麼樣,我只要這10萬群眾脫險,這是命令﹗」之後把電話摔掉,以及在前往汶川登機部隊出發前叮嚀:「我就一句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自己看辦」的新聞報道。

西方傳媒的180度轉變

在奧運聖火傳遞過程中對中國頗為敵視的西方媒體,今次可說是完全改觀,對中國的評價相當正面。

以往美國《時代周刊》每年都會選出「年度風雲人物」(Man of the Year),如今其競爭對手《新聞周刊》,則把溫總推崇為「當前風雲人物」(Man of the Moment);美國《華盛頓郵報》則把溫總稱為「救災行動的英雄」(Hero of Quake Rescue Effort)、「人民總理」(People's Premier);英國《金融時報》亦刊出了長篇幅評論文章《Man in the News: Wen Jiabao》(新聞人物溫家寶),當中細說他如何在今次災難中「感動中國」,把溫總與已故周恩來總理相提並論,亦為讀者詳細介紹溫總的生平。

有了之前緬甸風災,當地軍政府的冷漠,以及封閉態度,不單拒絕外國傳媒,甚至是外國救援人員入境,視百姓人命如草芥,這個反面例子;今次中國領導人透明度高、富慈悲和同情心、高效率、迅速、果斷的行動,兩者間的天壤之別,是海外媒體今次對中國領導層態度180度轉變的主因。

當然,這都只是整個危機中的首個階段,這個階段過關,並不代表事件應從此告一段落。相反,是否存在震前瞞報;有否官商貪腐,導致學校豆腐渣工程、賑災款項和物資中飽私囊等,這些救災當下,以人命為先,且暫時擱開的嚴肅課題,如今都不容迴避、諱疾忌醫,如果溫總真的是一位「人民總理」的話。

明報
2008-05-29

2008年5月28日星期三

02 Professional

近來工作和考試繁忙的關係,編作者少了自己寫 blog 和找題材寫東西。事實上,近來在編作者身邊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和太急,很多時候都令人喘不過氣來是也。

香港是個亞洲金融貿易中心,在這個寸金尺土之地要爭取好的職位和力爭上游就只有不繼的進修和建立更大的人際網絡。如果你是有心在金融銀行業發展,Securities and Futures Intermediaries (SFI) 資格是不能缺少,當然 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CFA) 或者 Charter Financial Planner (CFP) 都是相當重的要的資格,但對比上來 SFI 資格比較容易考取。

12 Papers Examination

SFI 本身有 12 份試卷,當中 Paper 4 和 Paper 10 是不用考試但卻需要在其他試卷中取得合格的成績方能得到其合格的資格。Paper 1 至 6 為「證券及期貨從業員資格考試」,而 Paper 7 至 12 則為「證券及期貨從業員資格考試」。那麼你會想, 要 12 份試卷合格要需要多少時呢?筆者可以告訴大家,其實有心去溫習和用心考試(筆者也不能一 take 過合格)要合格其實是不太難,如若你是大學畢業生,Major 是 Business Law / Legal Studies, Economic & Finance (E&F), Account & Finance (A&F) 和 Minor 是 Business Account, Economic 和 Finance 等相關科目,那麼你就只需要考取 Paper 1 就可以取得 SFI 的資格,而歷來 Paper 1 的合格率以 average 計算,則不到 40%,而合格分數則為 70% or above。

筆者好像在打沉大家的意志,但實際上讀商科的學生比起其他科目的學生或沒有學位的人士,他們要得到 SFI 資格付出的努力和腦力還要多呢!另一方面,筆者忘記說一點,就是如果因為副學士升讀其他外國院校或 Top-up Degree 的人士,只是副學士時是商科之後拿到 Degree 學位也可以得到 Examption 的待遇。

萬一,真是萬一 Paper 1 不能 1 Take 過合格但其他 Paper 7, 8, 9 等取得合格,也可以登記成為「臨時證券及期貨從業員」,有校期為六個月(半年)。在到期前 14 天時,若仍未取得 Paper 1 合格資格,可以申請延期,而臨時從業員資格則不會超過十二個月的期限。故此,筆者也苦心勸慰要未得到 SFI 資格的人士,不要因這個條例要找一年快錢,而不用心去考取 SFI 的資格。

前途和錢途

從事證券及期貨從業員的人,在筆者所認識的朋友中可分為 Dealer 或者 House Dealer 以及 Researcher 三個主要類型,而這三個類型不論在銀行、i-bank 或者證券行工作也是一樣的,只是薪金和待還會不同。所謂 i-bank 投資銀行,是指銀行本身有能力作投資工具發行人,發行 CBBC 牛熊証或 Warrants 認股証等,截止 2008 年 5 月,在香港合資格的銀行則為 24 間,而最為人熟識的則是 ABN, UBS 和 BNP 等。

說回三大類型的工作,Dealer 同企街的 Sales 沒有甚麼分別,這個職位多數沒有底薪要靠 Commission 為生,而 Commission 則是受託人每次投資金額的 30 - 50% 不等,視乎每間公司的決策,而正式薪金方面則是有兩樣,1 是全 Commission 不計 Quoter, 2 是 Basic Salary + Commission 但要每個月交數,是前者辛苦還是後者辛苦,則只有當事人方知道。可以說的是,如果身邊存有一定的客人時,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House Dealer 和 Dealer 不同的地方是他們不用自己找客人,他們的工作只是為客人和公司 Dealer 做「放盤」和「落盤」的工作,收入方面則視乎其工作經驗而定,有些好的公司會是固定底薪加 Commission。做 House Dealer 的好處是不用自己跑數,但不好處是不會見客,人際網絡要增加的機會比做 Dealer 的為細。

最後一樣是 Researcher ,坦白說,筆者也不知道這個職位請人的要求是甚麼,筆者看過最高要求的公司列出的 Requirement 是 SFI plus MBA 和 CFA Preferred 但卻做一個 Junior Researcher 的職位;而看過最低要的的公司則只是要求 F.5 graduate plus SFI Paper 1, 4, 7, 8, 9,可以說是不同公司對這個職位的重視和嚴緊度。人工方面,Research Assistant 則為 HK$8000 - 10000,而 Researcher 則是 HK$13000 - 18000,Senior Researher 則是 HK$20000 or above 視乎工作經驗和有沒有 CFA 資格。

從事每一個行業都有它自己的風險存在,夢想和現實往往是兩回事,故筆者在此聲明,各讀者因本人 Mr. S 所寫的文章而沒有思考過自己是否適合,只因「錢」為原則而入行,最後感到後悔,編作者是不會負上任何責任的,因前途是掌握在你手,不是在編作者的手中呢!

Mr. S 2008-05-28

下期 Professional 預告
城中另一熱門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MP)

Putting His Money Where His Values Are

Nicolas Berggruen became a billionaire through classic value investing. Now, he is switching to a new strategy. Call it 'values investing.'

With rice farms in Cambodia, windmill farms in Turkey, an ethanol plant in Oregon and glittering new skyscrapers in poor inner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Mr. Berggruen is pumping millions of dollars into projects that he hopes will both expand his fortune and alleviate social ills.

'Historically, I've made my money in financials,' says Mr. Berggruen, 46 years old, whose net worth is estimated at more than $3 billion. 'Now, I'm investing in the real world. I'm investing in the ground, in things that will last for generations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s.'

Mr. Berggruen's big bet on social investing isn't unique. Richard Branson, the Google founders, Ted Turner and a vast new generation of eco-investors have all espoused world-friendly investing.

The quest is more personal for Mr. Berggruen (pronounced: BerGREWin). After amassing billions and buying all the usual trophies of success -- a Florida mansion on a private island, a luxury condo in New York -- Mr. Berggruen is paring down his material life. He has sold his properties and now lives in hotels. He is about to sell his only car. Because he doesn't have children and is unmarried, he is planning to leave his fortune to a personal foundation and an art museum.

'Living in a grand environment to show myself and others that I have wealth has zero appeal,' he says in an interview, standing in a hotel room in New York's Upper East Side. 'Whatever I own is temporary, since we're only here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t's what we do and produce, it's our actions, that will last forever. That's real value.'

The obsession with legacy is increasingly common among today's super-rich -- even for relatively young billionaires like Mr. Berggruen. 'For some of these people, they're growing concerned about how they're going to be remembered,' says Russ Alan Prince, president of Prince & Associates, a wealth-research firm that conducted a recent study on legacy. 'For others, they've always wanted to do something and they realize that if they don't do it now, they're never going to do it.'

For Mr. Berggruen, the transformation follows a life full of eccentricities and unconventional success. The son of Heinz Berggruen, the famed Germany-born art collector who befriended Pablo Picasso, Nicolas Berggruen grew up in France and Switzerland hoping to become a writer. He studied Albert Camus, Jean-Paul Sartre and other existentialists and rebelled against his privileged upbringing.

When he was 17 years old, he moved to New York City to attend New York University. He also started investing with a few thousand dollars of his own money. After graduating -- in two years -- he started investing in stocks, bonds and early forms of private equity.

Soon, he was buying entire businesses. Berggruen Holdings, his wholly owned investing vehicle, has net assets of more than $3 billion, according to Mr. Berggruen, business associates and corporate documents.

One of his biggest victories was FGX, the eyewear company formerly known as Foster Grant, which he acquired when it was declining in value. After making acquisitions, expanding the product lines and shoring up management, he took it public for a big profit.

He also created Media Capital, one of Portugal's largest media companies, after acquiring newspapers, television, radio, magazine and Internet assets. He has since sold the company.

'He's a disciplined buyer,' says Martin Franklin, the chief executive of Jarden Corp., the consumer-products giant, and a partner with Mr. Berggruen in several businesses. 'Nicolas is one of those guys who turns lemons into lemonade.'

Mr. Berggruen was also behind two of the world's largest special-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 or SPACs. These so-called blank-check companies raise money through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to make acquisitions. A U.S. SPAC he helped launch in December, called Liberty Acquisition Holdings Corp. raised more than $1 billion. A European SPAC he launched in February, called Liberty International Acquisition Co. raised $878 million. Mr. Berggruen is still shopping for companies to buy with both funds.

He has experienced his share of setbacks. One of his earlier SPACs, Freedom Acquisition Holdings, merged with the British hedge-fund GLG Partners Inc. in 2007 to take the fund public. The stock surged initially, but plunged more than 30% in recent weeks after one of GLG's top traders abruptly resigned. Mr. Berggruen, who owns about 6% of the company, says he is disappointed in the loss but confident the stock will bounce back. In 4 p.m.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composite trading Friday GLG's stock was down 11 cents to $7.78.

Despite his wealth, the boyish-looking Mr. Berggruen remains a mystery. He has avoided the press and has never appeared on the Forbes list of wealthiest individuals, although he would likely qualify. When a Dutch magazine tried to publish a profile of him several years ago, Mr. Berggruen bought up all the copies and destroyed them.

His personal habits are legendary among friends and colleagues. He works 12-to-14-hour days. He rarely visits his offices around the world, preferring to work in hotel rooms and restaurants. When he is in New York, he does most of his work on his BlackBerry while speed-walking around Central Park.

For Mr. Berggruen, chocolate is a primary food group. He eats two meals a day, one of which usually consists of chocolate cake. When David Bonderman, founder of TPG, the private-equity firm, went trekking with Mr. Berggruen in the Himalayas, Mr. Bonderman rode a horse. Mr. Berggruen bounded up the mountain fueled on chocolate bars.

He is restless to an extreme, logging 250 hours on his Gulfstream IV last year (his biggest indulgence) and visiting more than 80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Mr. Berggruen's shift to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was gradual. When oil prices started soaring a few years ago, he looked into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He acquired the Cascade Grain ethanol plan in Port Westward, Ore., the largest ethanol plant on the West Coast.

In researching ethanol, Mr. Berggruen realized that the world's food production -- which was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for fuel -- wasn't keeping pace with demand. He formed a team of top agricultural experts and started researching ways of boosting farming productivity.

He bought up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acres in Australia, where he plans to grow grains. He is in talks to buy land in various other areas of the world, and he is negotiating with several governments to lease land for farming cassava, corn, rice, olives and other crops.

After his food ventures, Mr. Berggruen realized how many similar social problems could be solved -- or at least targeted -- through investing.

'Government wasn't solving these problems,' he said. 'So the market has to step in.'

One area was real estate. An avowed urbanist, Mr. Berggruen started investing in projects aimed at reviving decaying inner cities. He is working with partners to buy up large parcels in downtown Newark, N.J., to build a mixed-use development with offices, homes and retail. He is launching similar developments in India, Turkey and Israel, working with top architects such as Richard Meier, David Chipperfield and Kazuyo Sejima.

Mr. Berggruen is also making plans for his foundation, which will target a wide array of social problems. One of the few things he is still acquiring for his personal life is art, which he says will withstand the test of time and eventually be given back to the public through a museum.

'The art I buy now goes to storage,' he says. 'I don't have a home to hang it in.'

Robert Frank
WallStreet Journal 2008-05-27

社會責任投資成就億萬富翁社會價值

尼古拉斯•伯格魯恩(Nicolas Berggruen)通過傳統價值投資成為了億萬富翁。現在﹐他正在轉向一個全新的戰略﹐我們不妨也稱它為“價值投資”吧。

從柬埔寨的稻米農場﹐土耳其的風車農場﹐到俄勒岡州的乙醇製造廠﹐再到全球各地落後內陸城市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伯格魯恩先生正在向多個項目投資數百萬美元﹐希望這樣既能擴大他的個人財富﹐又能減輕社會頑疾。

現年46歲的伯格魯恩先生說﹐過去﹐我通過金融市場來賺錢。現在﹐我正在投資真實的世界。我正在投資實實在在﹐將持續影響幾代人、將改善人們生活的實業。伯格魯恩先生的個人淨資產估計已經超過30億美元。

並不是只有伯格魯恩先生在社會投資上有此大手筆。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谷歌(Google)的創始人、泰德•特納(Ted Turner)﹐還有一大批新生代生態投資者都支持有利於世界發展的投資。

伯格魯恩先生的這種追求更具個人價值取向。在積累了億萬財富﹐購置了成功人士通常所有的戰利品(佛羅里達私人小島上的豪宅﹐紐約的豪華公寓)後﹐伯格魯恩先生開始降低對物質生活的要求。他已經出售了他的不動產業﹐現在常年居住在酒店裡。他還打算賣掉他僅有的一部汽車。由於他沒有孩子﹐也尚未結婚﹐他打算將自己的財富留給名下的個人基金和一家藝術博物館。

伯格魯恩先生在接受一次採訪中表示﹐居住在奢華的環境里﹐向我自己和其他人展示我是多麼富有﹐對我毫無意義。他站在位於紐約上東區的一間酒店客房裡對記者表示﹐無論我現在擁有什麼﹐都是暫時的﹐因為我們在這個世上只會度過一段短暫的時光。真正能夠永遠留下的﹐是我們的所作所為﹐是我們所創造的東西﹐是我們切實的行動。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有關遺產的困擾在今天的超級富豪當中越來越普遍──即便是象伯格魯恩先生這樣相對年輕的億萬富翁也是如此。財富研究公司Prince & Associates最近就遺產問題進行了一項研究﹐該公司的總裁羅斯•阿蘭•普林斯(Russ Alan Prince)表示﹐對於其中有些富豪來說﹐他們對於自己將給後人留下怎樣的記憶感到擔懮。對於另外一些富豪而言﹐他們總是希望做點什麼﹐他們意識到如果現在不做﹐以後就永遠也沒有機會做了。

對於伯格魯恩先生來說﹐這種價值觀的轉變與他一生離奇而非傳統的成功有關。他是著名德裔藝術收藏家亨氏•伯格魯恩(Heinz Berggruen)的兒子﹐亨氏是畢加索(Pablo Picasso)的密友。他在法國和瑞士長大﹐年輕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作家。他曾學習加繆(Albert Camus)﹐薩特(Jean-Paul Sartre)和其他存在主義學者的思想﹐生性反叛﹐對自己優越的出生感到厭惡。

在17歲的時候﹐伯格魯恩先生前往紐約﹐就讀於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他開始用自己的幾千美元進行投資。畢業後﹐他便開始積極投資股票、債券及早期的私人資本股權。

很快﹐他就開始收購整個企業。伯格魯恩先生、他的同事和公司文件提供的信息顯示﹐他自己全資所有的投資公司Berggruen Holdings目前擁有的淨資產超過30億美元。

伯格魯恩先生最大的成功之一便是眼鏡公司FGX(其前身是Foster Grant)﹐他在該公司價值不斷縮水的時候買下了它。收購完成後﹐他擴大了產品線﹐重組了管理層﹐然後將該公司上市﹐大賺了一筆。

伯格魯恩先生還創建了葡萄牙最大的媒體公司之一Media Capital﹐此前他收購了多家報紙、電視、廣播、雜誌和互聯網資產。後來﹐他也賣掉了該公司。

消費品巨頭Jarden Corp.的首席執行長馬丁•富蘭克林(Martin Franklin)表示﹐伯格魯恩先生是一個精明的買家。Jarden是伯格魯恩先生在多個企業的合作夥伴。富蘭克林說﹐尼古拉斯是那種能把壞事變好事的人。

伯格魯恩先生還是兩家全球最大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簡稱SPAC)的幕後操控者。這些所謂的“空白支票公司”通過首次公開募股籌集資金﹐然後進行收購。就在去年12月份﹐他推動成立的一家美國SPAC Liberty Acquisition Holdings Corp.籌集到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今年2月份﹐他在歐洲成立的SPAC Liberty International Acquisition Co.也成功融資8.78億美元。伯格魯恩先生仍在為這兩家基金尋找目標企業。

不過﹐他也曾經歷過挫折。伯格魯恩先生早年成立的SPAC公司Freedom Acquisition Holdings與英國對沖基金GLG Partners Inc.在2007年合併﹐該基金隨後上市。最初﹐該股大幅上漲﹐但是在GLG的一位頂級交易員突然辭職後﹐近來幾週已經暴跌30%以上。伯格魯恩先生持有該公司大約6%的股份﹐他表示﹐他對該股的下跌表示失望﹐但是認為該股勢必會反彈。截至上週五紐約證交所收盤時﹐GLG的股票下跌11美分﹐報收7.78美元。

除了他的財富之外﹐看起來有些孩子氣的伯格魯恩先生在外界看來仍然是一個謎。他很少拋頭露面﹐媒體上鮮有關於他的報導﹐他也從未出現在福布斯(Forbes)富豪的名單上﹐儘管他很有可能上榜。幾年前﹐一家荷蘭雜誌試圖發表有關他的報導﹐伯格魯恩先生買下了全部雜誌﹐並銷毀了它們。

在朋友和同事看來﹐伯格魯恩先生的個人習慣頗具傳奇色彩。他每天工作12至14個小時。他很少出現在全球各地的辦公室﹐反倒是喜歡在酒店客房和餐廳里工作。在紐約的時候﹐他都是一邊繞著中央公園快步行走﹐一邊通過Blackberry處理工作事務。

對於伯格魯恩先生來說﹐巧克力是他必不可少的食品。他每天吃兩餐﹐其中一餐通常會有巧克力蛋糕。當私人資本運營公司TPG的創始人大衛•邦德曼(David Bonderman)和伯格魯恩先生在喜馬拉雅山脈徒步跋涉的時候﹐邦德曼只能騎著馬艱難前行﹐而伯格魯恩先生靠著巧克力棒補給的能量徒步完成了整個行程。

伯格魯恩先生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去年他在Gulfstream IV飛機上 (他最大的嗜好)度過了250個小時﹐足跡遍佈全球80多個城市。

伯格魯恩先生向社會責任投資的轉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幾年前﹐當油價開始飆升的時候﹐他也開始研究其它替代能源來源。他收購了俄勒岡州Port Westward的Cascade Grain乙醇工廠﹐這也是美國西海岸最大乙醇工廠。

在研究乙醇的時候﹐伯格魯恩先生發現﹐由於越來越多地被用於生產燃料﹐全球的糧食生產已經無法跟上需求的增長。於是﹐他組建了一個由一流農業專家組成的團隊﹐開始研究提高農場生產率的方法。

伯格魯恩先生在澳大利亞購買了數十萬英畝的土地﹐打算種植穀物。目前﹐他正在與有關方面磋商﹐準備收購世界其它地區的幾處土地。與此同時﹐他還在與幾個國家的政府展開談判﹐希望租用土地種植木薯、玉米、稻子、橄欖和其它農作物。

在進行糧食投資後﹐伯格魯恩先生意識到﹐許多類似的──至少是部分──社會問題也可以通過投資得到解決。

他說﹐政府沒有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市場必須介入。

另外一個領域就是房地產。伯格魯恩先生自認是一位城市規劃專家﹐他開始投資旨在重振漸趨沒落的內陸城市的項目。眼下﹐他正在與幾個合作夥伴商討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市中心購買大片地皮﹐建造一個集辦公樓、住宅和商鋪於一體的混合開發項目。他還在印度、土耳其和以色列進行類似的開發項目﹐與之合作的頂級建築設計師包括理查德•邁耶(Richard Meier)﹐大衛•奇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以及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等。.

此外﹐伯格魯恩先生還在規劃他的基金會﹐準備以此應對一系列廣泛的社會問題。現在﹐他為自己的個人生活添置的東西已是屈指可數﹐藝術品就是其中之一。他說﹐藝術品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他最終會通過博物館將它們返還社會﹐與公眾分享。

伯格魯恩先生說﹐“我現在購買的藝術品都堆在儲藏室里。我根本沒有一個家可以把它們掛起來。”

震區校舍坍塌引發強烈反響

在四川地震災區﹐就在政府忙於應對可能發生的洪水等環境危害的同時﹐當地官員對地震中校舍坍塌造成嚴重傷害引發的公眾對校舍建築質量的憤怒控訴做出回應﹐承諾將展開新的調查。

在整個震區﹐校舍倒塌致使數千名學生罹難﹐引起公眾對中國農村中小城鎮建築質量越來越多的關注。專家們表示﹐中國中小城鎮的建築施工普遍存在管理鬆懈不力的現象。週一﹐至少有兩個發生校舍坍塌的城鎮的官員承諾將對坍塌原因進行調查﹐此前中央政府也曾承諾將對校舍坍塌進行調查。

週一﹐當地媒體刊登的一幅照片反映了公眾對校舍倒塌的強烈反應。照片上﹐一位當地高級官員懇求附近一所學校罹難學生的家長﹐希望這些憤怒的父母相信政府會調查。這幅照片在互聯網上引發了熱烈討論。其中的一位家長在接受採訪時說﹐照片上的官員是綿竹市委書記﹐當時有大約200名學生家長威脅要上訪。

有關校舍質量的爭論發生在政府全力應對地震帶來的次級災害、並開始安置數百萬災民的時候。政府表示﹐截至週一中午﹐官方公佈的死亡人數已經增加到65,080人﹐失蹤23,150人。

震區仍在不斷發生強烈餘震﹐震級在4.0以上的餘震就超過了180次。週日的一次餘震造成8人死亡﹐近1,000人受傷。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觀測到此次餘震是6.0級。

不過眼下最令人擔憂的可能是大約35個堰塞湖。官員們警告說﹐堰塞湖可能造成的洪水有可能會迫使下游100多萬居民進行疏散。

官員們說﹐最危險的一處是唐家山堰塞湖﹐那裡水位每天上升1米﹐目前蓄水量已超過1.36億立方米。唐家山堰塞湖位於北川縣附近的山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幾乎被夷為平地﹐很多建築被掩埋﹐數千人罹難。

政府計劃在唐家山堰塞湖的部分堰體上進行爆破﹐炸出一個缺口以實現導流。據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一支由大約1,800名攜帶炸藥的士兵和武警組成的突擊隊週一陸續抵達唐家山堰塞湖。報導稱﹐降雨和大風可能會使爆破工作變得複雜。

官員們已開始疏散下游的地震倖存者﹐並著手制定應對堰體潰決的方案。唐家山下游有兩個大壩和綿陽市。官員們擔心﹐如果堰塞湖潰決﹐他們可能要疏散綿陽市和週邊城鎮大約130萬居民。

據四川水利廳的數據顯示﹐地震對大約1,800個水庫和相連的水壩造成破壞﹐其中包括3個大型和55個中型水壩。官員們表示﹐目前水壩的狀況穩定﹐但其中一些受損較嚴重。在其中的一個大壩上﹐士兵們堵住了一個近200米長、最寬處達半米的裂縫。

從長遠來看﹐校舍坍塌問題可能給政府帶來更大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長們一直將怒火主要集中到當地官員身上﹐在綿竹就是如此。不過這種不滿情緒顯然也令中央政府非常不安。

在週一的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發言人王旭明說﹐造成那麼多校舍倒塌的原因非常複雜﹐不過他也承認﹐不能排除在建築過程中有違規操作的可能。但教育部官員也努力將公眾的注意力轉移到在地震中勇救學生的教師們身上。

校舍坍塌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是北川﹐那裡的一所建於1998年的中學坍塌﹐造成全校2,900名師生中有1,300人罹難。此事引起了全國的廣泛關注。新華社週一援引當地官員的話說﹐他們將調查坍塌的原因﹐保存學校的廢墟供調查。

官方媒體《南方都市報》週一刊登了那幅跪倒在地的市委書記的照片﹐引發了網上的激烈討論。照片上是綿竹市委書記蔣國華和綿竹市五福鎮富新二小遇難學生的家長。據其中的一位家長畢凱偉(音)說﹐家長們威脅說要到省會成都要求有關部門對校舍坍塌原因進行調查。

女儿在地震中遇難的畢凱偉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家長們帶著寫有“我們相信黨和政府會給我們一個解釋”的橫幅。警方曾經試圖驅散人群﹐沒收橫幅﹐不過沒有成功。畢凱偉說﹐當家長們走到綿竹市政府辦公樓附近的時候﹐市委書記蔣國華懇求他們不要上訪。人群中有人開始攻擊蔣國華﹐不過大家後來決定解散﹐並坐政府提供的汽車回家。

此事在中國的博客圈中引起了迅速反響﹐一些人說蔣國華應該被撤職﹐其他人則對他努力安撫家長的做法表示讚賞﹐並說不應該直接把矛頭對準他。

綿竹所屬德陽市的一位高級官員週一承諾﹐將對校舍坍塌事件進行調查。德陽市副市長張金明在採訪中說﹐有126名學生在坍塌中遇難﹔他們的家長都很痛苦﹐他們懷疑學校有建築質量問題。他說﹐我們已經安排了調查﹐此事將依法處理。張金明表示﹐將在一個月內查明情況。

家長們說﹐政府少報了遇難學生的實際人數。

WallStreet Journal 2008-05-27

2008年5月27日星期二

王石“捐款門”與總裁博客

我上週寫的一則新聞中提到﹐四川大地震後﹐在中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捐款熱潮之時﹐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因為在個人博客里為萬科捐款二百萬辯護﹐說了一些自己事後都覺得不合時宜的話﹐激起了民憤﹐成為眾矢之的。一些網民甚至稱此事為王石的“捐款門”﹐借喻“水門事件”和“伊朗門事件”對尼克松和里根兩位美國總統的影響。

王石絕不是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因為網上不慎言論而惹火燒身的商界人物。公司總裁和高管寫博客﹐在論壇上發表意見的越來越多﹐效果如何卻尚無定論。

做得好的﹐象這次“捐款門”之前的王石博客﹐有助於加強與公眾、員工和投資者的交流﹐幫助公司樹立好的品牌形象。但做得不好時﹐輕則損害個人和公司形象﹐重則惹官司上身。

美國商界寫博客的人也很多﹐比較有名的有Sun Microsystem留馬尾辮的總裁Jonathan Schwartz(http://blogs.sun.com/jonathan/)﹐Marriott國際酒店年逾七旬的董事長J.W. “Bill” Marriott Jr.(http://www.blogs.marriott.com/)﹐和億萬富翁、NBA達拉斯小牛隊老板Mark Cuban(http://www.blogmaverick.com/)。他們既寫商務理念﹐人生參悟﹐也吹捧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或攻擊對手。

有時侯﹐他們博客的內容會成為新聞。我曾報道過時任摩托羅拉首席技術官的Padmasree Warrior(現任思科首席技術官)﹐在她的博客里批評競爭對手蘋果公司的iPhone。

我一度最喜歡讀的總裁博客是“Steve Jobs秘密日記”。這個博客開始是由一位自稱“假Steve Jobs”的匿名作者寫的﹐口吻模仿有尖酸刻薄、狂妄自大名聲的蘋果公司總裁Steve Jobs﹐以獨白的形式﹐對硅谷各色人等﹐從比爾-蓋茨到甲骨文公司創始人Larry Ellison百般奚落﹐對我們這些報道科技公司的記者也不放過。去年初﹐這位寫手的身份成為硅谷一大懸念﹐引起很多猜測﹐一些人甚至堅信作者就是Steve Jobs﹐連比爾-蓋茨都開玩笑聲明自己不是假Steve Jobs。最後寫手現身﹐原來是《福布斯》雜志的一位資深編輯。

雖然越來越多的公司高管開始寫博客﹐但有意思的不是很多。在很多美國公司﹐這類博客在每次發帖之前都會由公關部和律師審閱、修改﹐以免造成公關危機或惹上官司。但這種做法與博客本身的特點有很多沖突。好的博客需要觀點鮮明﹐至少要有色彩﹐這樣讀起來才有意思。經過公關和律師之手改過的文章還能剩下多少可讀性可想而知。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般不喜歡讀這類博客。如果可能的話﹐我願意讀沃倫-巴菲特的博客﹐因為他夠智慧。還有真的Steve Jobs博客﹐因為他夠尖刻。

但偶爾也有不循規蹈矩的高管寫出格的話。在美國﹐因網上亂發言跟頭栽得最大的要數綠色食品連鎖超市Whole Foods Markets董事長兼總裁John Mackey。他從1999年到2006年在雅虎財經網上的股票論壇以假名發了幾千條帖子﹐多是說Whole Foods的好話﹐反駁網友的批評﹐或是貶低競爭對手。後來被我們報社一位記者披露﹐掀起軒然大波。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曾調查他用假名發帖子時是否不恰當地披露過信息。Whole Foods董事會也對他進行了內部調查。他去年7月因為這些調查停止寫博客﹐上週開始續寫。第一句話是:“我無法形容能重新開始寫我的博客感覺有多好。”

說實話﹐一直以來﹐我還比較欣賞王石的博客﹐因為它符合觀點鮮明、有色彩這兩條標準。他的直率和公開無論在中國商界還是在美國商界都算少見。讀他的博客﹐你對他這個人會有比較清楚的認識﹐當然喜歡不喜歡是另一說。我曾經跟美國朋友戲言﹐如果中國有總統選舉的話﹐那幾個寫博客的商界大腕們當選的機會可能會比較大﹐因為起碼中國網民們對他們的瞭解比對政府高官多得多。(現在的情形已是完全兩樣)

我上週就“捐款門”採訪王石時﹐他說他沒有想到自己針對網民評論的一個回帖會引發如此大的反應﹐他現在意識到那些話也許幾年以後可以說﹐但在當前這種情況下說確實不合適。他擔心這次事件對公司形象造成壓力﹐還令很多善良的人失望。但現在他再做什麼﹐都會被說成是做秀。

但他最後還是堅持﹐中國的網上論壇不應該實行實名制﹐雖然有些人會不負責任地發泄情緒﹐但更重要的是這種做法能鼓勵更多的人發言、講真話。

我希望王石能象保持他博客的風格﹐也希望網民們給他個機會﹐因為中國社會需要透明和公開。沒有前幾年大家為公開和透明做出的努力﹐今天就不會有企業與富人應該怎樣回報社會這個討論。

袁莉 2008-05-27
WallStreet Journal

Overseeing More Employees -- With Fewer Managers

Since the 1930s, business researchers have maintained that bosses optimally should manage about seven to 10 people. But many companies have boosted that average substantially -- and scholars and consultants are reconsidering their views of maximum team size.

Assigning more workers to each boss started catching on during the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pushes of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when flatter organizational models took hold. Now some consultants are urging companies to loosen their views of supervising, so organizations can run with fewer bosses. Research in Europe suggests that a manager can oversee 30 or more employees, in part by using technology to communicate and help monitor work.

'If you're stuck with the traditional emphasis on checking, controlling and intervening, it takes real heroics to push as far as 12 direct reports,' says Michael Hammer, a leadership coach in Cambridge, Mass. 'You need to change what it means to be a manager.'

Mr. Hammer was a controversial advocate of restructuring initiatives in the 1990s and co-author of the 1993 bestseller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He now favors giving front-line workers more responsibility. Bosses then exercise influence by training and supporting larger numbers of subordinates. As a result, he says, 'You need fewer bosses.'

Mr. Hammer cites PepsiCo Inc.'s Gemesa cookie business in Mexico as a case in point. There, workers have been briefed on company goals and processes so that they do more themselves to keep production running smoothly. New pay systems reward productivity, quality, service and teamwork while penalizing underperformance. That promotes efficiency, PepsiCo says, while letting managers function more as coaches of self-motivating teams.

Gemesa last year ran its factories with 56 employees per boss, PepsiCo says, instead of the 12:1 ratio that prevailed in the mid-1990s. The changes have helped Gemesa improve its business results, the company adds.

Valerie Smeets and Frederic Warzynski, associate professors at the Aarhus School of Business in Denmark, recently analyzed management arrangements at a major Scandinavian company. Their findings, being published in Labour Economics, show an increasing ability for bosses to manage more workers.

At the unnamed high-tech manufacturing company, bosses supervised an average of 30 workers in 2004, up from 24.4 in 1997.

The researchers offered several possible reasons for managers' increased span of control, the technical term for how many workers are being supervised. Improved communications techniques may 'help managers leverage their knowledge, solve more problems and supervise larger teams,' they wrote.

In addition, managers with wide spans of control tend to get paid more and are promoted to run larger groups, the authors found. That could lead ambitious managers to look for ways to widen their spans of control.

The diversity of work settings means there's no universal recommendation for the number of subordinates that a manager should oversee. A manager in a factory or call center may be able handle a relatively large group, because jobs are more similar and employees can be briefed in groups. But a boss supervising people with sharply different duties may reach capacity faster. At the extreme, a chief executive overseeing the heads of finance, operations, sales, research and the like must spend time on time-consuming, one-on-one dynamics.

Not all companies are eager to give bosses more subordinates. Sun Microsystems Inc. prefers work teams of 10 people or fewer, says Ann Bamesberger, vice president, Open Work Services group, at the Santa Clara, Calif., computer company.

Sun lately has put more energy into redesigning work environments, so that teams can expand or contract more easily as projects evolve, says Ms. Bamesberger. Among those initiatives: better support for engineers who sometimes work from home and flexible seating so that growing teams can fit in new members without losing proximity.

One boss with more than two dozen people reporting to her is Cindy Zollinger, president of Cornerstone Research, litigation-consulting firm.

'I don't really manage them in a typical way,' Ms. Zollinger says. 'They largely run themselves. I help them in dealing with obstacles they face, or in making the most of opportunities that they find.'

Cornerstone provides expert testimony in court cases. Its officers and project managers have a clear enough sense of how to tackle each project, Ms. Zollinger says, that she doesn't need to micromanage the process.

'We do have executive-committee meetings,' where major policy matters are discussed face-to-face, she says. 'But most routine issues can be dealt with by email. That's a time-saver.'

George Anders
WallStreet Journal 2008-03-26

2008年5月26日星期一

胡錦濤總書記在河北廊坊考察救災過渡安置房生產情況

胡錦濤指出,現在,安置好受災群眾的任務十分艱鉅,十分緊迫。希望承擔過渡安置房生產和裝配任務的企業挖掘生產潛力,確保產品質量,抓緊搶運裝配,力爭提前完成任務,為奪取抗震救災鬥爭的全面勝利作出積極貢獻

胡錦濤強調,當前,要堅持一手抓抗震救災工作,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全國各地要大力支援抗震救災工作,同時要保持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本身就是對災區人民的有力支持

新華社廊坊5月25日電(記者孫承斌)妥善安置四川汶川大地震災區1400多萬被轉移的受災群眾,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高度關注的問題。繼3天前赴浙江省湖州市考察救災帳篷生產情況後,胡錦濤又於25日來到河北省廊坊市,實地考察救災過渡安置房生產情況。

為了讓這1400多萬受災群眾在恢復重建過程中能夠安頓下來,中央決定,在向災區提供大批救災帳篷的同時,安排專項資金,為災區首批建造100萬套救災過渡安置房。

上午10時許,胡錦濤在河北省委書記張雲川,代省長胡春華等陪同下,考察了雅緻集成房屋(廊坊)有限公司。位於河北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這家企業,承擔著13500套過渡安置房的生產任務。廠區內,到處碼放著生產用的鋼材,泡沫板,運送原材料和製成品的貨車來來往往,全廠1000多名員工正晝夜不停地加緊生產。

胡錦濤走進焊花飛濺的鋼構車間,一邊觀看生產過程,一邊向企業負責人詢問情況。生產班次是怎麼安排的,原材料有沒有保證,生產上還有什麼困難… …總書記問得十分仔細。他叮囑企業負責人說,過渡安置房生產任務非常重要,關係抗震救災工作全局。一定要開足馬力,加緊生產,提前完成任務,以實際行動支援抗震救災鬥爭。

在板材車間,胡錦濤同幾位正在忙碌的工人親切交談,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對大家說,現在受災群眾急需過渡安置房,希望大家抓緊生產,為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貢獻一份力量。

隨後,胡錦濤走進一間搭建好的樣板房,認真察看過渡安置房的質量。看到樣板房潔淨明亮,通風良好,胡錦濤對企業負責人說,過渡安置房一定要確保質量,具備防震,防水,防火,防風和隔熱,保溫等功能,盡可能改善受災群眾臨時住處的居住條件。

離開雅緻公司,胡錦濤來到中太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家企業承擔了6000套過渡安置房的安裝任務,目前已有200多名職工在四川地震災區進行基礎施工,還有300多名職工即將奔赴災區安裝過渡安置房。

中太建設集團樓前廣場上,鏟車,吊車等大型施工設備整齊排列,即將啟程的安裝救援突擊隊員精神抖擻,整裝待發。胡錦濤走到他們面前,大聲對大家說,當前,安置受災群眾已成為抗震救災最突出的任務,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缺少臨時住房。抓緊建設過渡安置房,就是中央為解決受災群眾臨時住房問題作出的重大決策。希望同志們到災區後,急受災群眾之所急,解受災群眾之所難,爭分奪秒,加緊工作,出色完成任務,讓受災群眾早日住進“新家” ,為奪取抗震救災勝利作出更大貢獻。

總書記為突擊隊員壯行的這番話,使大家倍感振奮。

在中太建設集團一個會議室裡,胡錦濤同河北省,廊坊市有關負責同志和這次考察的兩家企業負責人圍坐在一起,共同研究搞好過渡安置房建設問題。

在聽了大家的情況匯報後,胡錦濤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給災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堅強領導下,全國軍民緊急動員,打了一場抗震救災的攻堅戰。現在,安置好受災群眾的任務十分艱鉅,十分緊迫。中央對承擔過渡安置房生產和裝配任務的企業寄予厚望,災區群眾也對你們寄予期待。希望你們把受災群眾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把受災群眾的需要當作自己的需要,全力以赴,日夜奮戰,保質保量並力爭提前完成任務,為奪取抗震救災鬥爭的全面勝利作出積極貢獻。

胡錦濤就過渡安置房建設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挖掘生產潛力,克服各種困難,千方百計增加產量,努力完成過渡安置房生產任務。二是要把質量放在首位,符合防震,防火,防水,通風,採光,衛生等方面的設計要求,堅持質量不合格決不出廠。三是要抓緊搶運裝配,運輸部門要擴大運力,特事特辦,優先保證生產出來的過渡安置房第一時間運往災區;裝配企業要及時組織隊伍趕赴災區一線,迅速把過渡安置房裝配起來,讓受災群眾盡快住進去。四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部門要為過渡安置房生產企業提供服務,幫助這些企業解決原材料供給,零部件配套和流動資金等問題,為他們按期完成中央下達的任務創造有利條件。

胡錦濤強調,當前,要堅持一手抓抗震救災工作,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全國各地要大力支援抗震救災工作,同時要保持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本身就是對災區人民的有力支持。目前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很重,希望大家努力工作,切實把本地區本部門的事情辦好。

人民日報 2008-05-26

強烈餘震導致四川一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週日﹐四川地區發生的一次強烈餘震導致一人死亡﹐數百人受傷﹐多處房屋倒塌。這也是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最強烈的餘震之一。與此同時﹐為消除洪水隱患﹐一隊中國士兵身背炸藥﹐向一處堰塞湖徒步進發。

據政府主管的中國新聞網報導稱﹐在週日下午發生的餘震中﹐共有260餘人受傷﹐其中24人傷勢嚴重﹐同時不少房屋倒塌、一些公路斷道﹐但未提供具體數據。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稱﹐此次里氏六級餘震是5月12日大地震之後強度最大的餘震之一。而使用另一套檢測系統的中國國家地震台網表示﹐此次是強度最大的一次餘震。週日下午的餘震還導致800英裡外的北京地區的寫字樓出現搖晃。

中國國務院在週日早些時候公佈稱﹐汶川大地震確定死亡人數升至62,664人、失蹤23,775人。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表示﹐死亡人數可能會超過80,000人。

地震導致數百萬人無家可歸﹐地震產生的堰塞湖還令部分居民面臨洪水的危險。

另據新華社報導稱﹐在震中以北﹐1,600名官兵和武警正徒步前往位於北川附近的一處堰塞湖﹐他們每人攜帶了十公斤炸藥﹐希望通過爆破疏通淤積的泥石、防止洪水的產生。由於天氣惡劣﹐官兵無法乘坐直升機到達此處堰塞湖。

中國氣象局預報﹐週日晚間到週一﹐四川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並可能出現泥石流。

中國水利部總工程師劉寧在北京向記者表示﹐有大約20,000人因洪水威脅被迫轉移﹐需要重新安置轉移的人數可能會上升至100,000人。水利部週日還表示﹐四川境內有69座水庫面臨潰壩風險﹐同時還有320座水庫處於高風險狀態。

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表示﹐一旦這些水庫潰決﹐將對下游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同時還可能影響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的供水。有關部門此前表示﹐位於震中以東560公里的世界最大水利工程三峽大壩沒有受到破壞。

同時﹐國有電視台週日報導稱﹐一位在5月12日的地震中被困逾11天的老人上週五在綿竹成功獲救。這位老人名叫肖致戶﹐今年80歲﹐長期癱瘓在床﹐地震時被壓在自家倒塌的房屋下。他之所以能堅持11天﹐是因為他老伴每天穿過廢墟為他送水送飯。但電視台沒有介紹更多細節、也未解釋沒有在第一時間報導這一消息的原因。

一些人週日停下手中的工作到教堂參加禮拜。在成都﹐信徒們聚在平安橋天主堂為死難者禱告。

人們相互傳遞著一個募捐的盤子﹐盤中捐贈的錢數從幾角到百元不等。58歲的信徒廖碧青(音)說﹐這場災難改變了她對中國在世界中位置的看法﹐全球各地的人們面對的問題是一致的。她說﹐這表明﹐當遇到災難時﹐根本沒有界限、國別之分。

同樣是在週日﹐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負責人周小平向新華社表示﹐他們已經安排了新鮮的竹子運抵中心。在此次地震中﹐臥龍自然保護區受到嚴重損壞﹐有5名工作人員死亡、還有兩只熊貓依然下落不明。

在接下來的六個月中﹐來自保護區的八只奧運熊貓將在北京動物園里渡過。這也是在地震之前就已經計劃好的。這批熊貓已於週六下午乘坐包機從成都飛到了北京。

WallStreet Journal 2008-05-26

1800官兵攜炸藥攀上堰頂

距離北川縣城僅6公里的唐家山堰塞湖,今日水位再上升2米至海拔723米,加上之前採用的挖渠洩洪因天氣原因受阻,已於24日出現滲水的堤壩隨時可能萬鈞之力崩於一潰。為此,唐家山堰塞湖應急處置指揮部今天上午緊急調整搶險方案—派出逾千突擊隊員徒步前往壩體,實施爆破洩洪。水利部總工程師劉寧表示,若情況繼續惡化,或須再轉移群眾10萬人。

目前,唐家山堰塞湖水位距離堰頂最低處只有29米的距離,蓄水量已超1.3億立方米(相當於半個萬宜水庫的儲水量)。據中央氣象台最新消息,四川地震災區將出現震後最強降雨。預計今日夜間到明天白天,北川(包括堰塞湖地區)、理縣、汶川、都江堰、茂縣、綿竹的降雨將達20至60毫米,險情十分嚴竣。

惡劣天氣 阻直升機空降

原擬向堰塞湖堰頂投運大型挖掘器械的軍方直升機,已嘗試採用低空雲層行進、高空尋找雲縫、其他方向迂迴三種方式突進大壩,但由於能見度低、雲層厚,均未取得進展。在綿陽機場待機執行唐家山堰塞湖搶險任務的俄羅斯米—26直升機,也因天氣原因取消飛行計劃。

目前,唐家山堰塞湖搶險方案已從開始的以大型機械設備開挖導流明渠為主,變為施工與爆破兩個方案同時進行,以爆破為主;人力和設備的開進途徑從過去的空運為主,變為空運與徒步運輸同時進行,以徒步開進為主。

應急方案 或再撤10萬人

來自搶險指揮部的消息稱,至25日15時,武警水電部隊以及成都軍區為數1,800人的突擊隊攜帶炸藥、乾糧、十字金欣鎬,經茂縣及漩坪等地徒步趕赴堰塞湖堰頂。「每名突擊隊員攜帶10公斤炸藥,預計今晚能到達指定地區」,總參謀部有關負責人說。

水利部總工程師劉寧今日在國新辦組織的發佈會上表示,四川34處堰塞湖中已發現3處有潰決,而唐家山堰塞湖風險最高,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已制定各套應急方案。他強調,將絕對保證民眾的生命安全,會從最不利的狀況著想,「寧可讓百姓在災前罵,也不能讓他們在災後哭」。

根據目前的3套應急方案,如果唐家山堰塞湖發生三分之一垮塌,會撤離大概11.3萬人,淹沒房屋370萬平方米;如果發生一半垮塌,會有64萬人需要轉移,涉及20個鄉鎮;如果壩全部垮塌,可能要轉移72萬人,涉及22個鄉鎮。據悉,唐家山下游幾個水電站現已全部放空,希望騰出庫容來減少洪水發生時的衝擊力。

記者今日上午在成都的兩個軍用機場看到,負責運送救災物資和受困民眾的直升飛機全體現場待命,等待天氣好轉隨時出發。

文匯報 2008-05-26

災後最強烈 死傷逾 580 人

6.4 級餘震 塌房7萬間

正當10多萬軍民在地震災區如火如荼進行救災,逾千萬災民為家園被毀愁眉不展之時,昨日下午四川地震災區再度發生餘震,震級達黎克特制6.4級,四川各地及臨近的重慶、甘肅、西安等地均有較強震感,就連幾千公里外的北京也感到震動。這是「5.12」8級特大地震後,災區發生最強烈的一次餘震,昨晚已知至少導致2人死亡,逾580人受傷,7萬多間房屋倒塌;內地專家警告,汶川大地震餘震可能高達7級,且極可能突然來襲,須高度警惕。

昨日下午4時21分,四川北部廣元市的青川縣(北緯32.6度,東經105.4度)發生6.4級餘震,距離5.12地震震央汶川約200多公里,地震持續時間約1分鐘。餘震發生時,正在成都採訪的本報記者也和很多市民一樣,體驗地動屋搖和急急逃生的場面;大廈內天花晃動,繼而感到整棟大廈都在搖,人們紛紛跑到街上,街頭逼爆人潮;部份大廈在餘震後停電。

「我當時正與女友逛街,餘震時馬上手扶欄杆才能站穩。」成都市民桂先生心有餘悸地說。在商業街任售貨員的鄺小姐則稱,由於之前已多次發生餘震,當局又一再強調成都並非震區,因此不是很擔心。

建築物現裂縫傾斜

昨日,重災區綿陽震感強烈,許多人感覺站不穩,房子都在搖,紛紛跑出建築物;北川縣城也震感明顯,通訊阻塞,當時有幾百名解放軍正在集結準備趕往堰塞湖搶險;與青川相鄰的甘肅文縣錄得震級為4.7級,人們站立不穩,不少建築物出現裂縫,部份房屋明顯傾斜;甘肅省會蘭州震感強烈,蘭州大學校園空地擠滿驚恐的同學。距青川約500多公里的西安等地震感明顯,樓房抖動,持續近10秒,居民紛紛從樓裡跑出。「與5月12日相比,今天下午的震感不是很厲害。」家住北京朝陽區的林女士稱,餘震沒有引起市民恐慌,交通和通訊正常。

這次餘震是5.12以來最強烈的一次。餘震再添新災區,至少造成廣元市1人死亡,260人受傷,其中24人重傷,一些公路再次被堵塞;青川縣則有195人受傷,其中17人重傷;甘肅隴南1人死,109人傷,其中兩人重傷;甘肅文縣17人受傷,兩人重傷。當局指死亡是因房屋倒塌造成,傷者多為滾石造成。餘震還對災區殘存的房屋造成二次損壞,至少7萬間房屋被震塌。其他地區災情目前暫時不明。記者發現,餘震雖沒引起民眾恐慌,但不少人心理又回到緊張情況。

晚期強餘震可達7級

5.12特大地震發生後,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中科院院士陳運泰曾警告,根據統計資料,大地震很多是以「雙震」形式出現,汶川大地震後將有較強餘震,而且震級可能高達7級,更重要的是,強餘震多是發生在大震後幾天或幾十天後,「當人們逐漸淡忘時,也許會來一個晚期強餘震,那將是非常致命的。」官方公佈,截至昨日,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2,666人遇難,35.9萬人受傷,23,700多人失蹤。溫家寶總理前日更表示,死亡數字有可能超過8萬人。

此外, 宗本篤十六世昨再度對遭受磨難的中國天主 信徒與四川大地震災民表示關切。他強調,他與受磨難的中國天主 信徒及四川地震災民同在。

地震最新災情
死亡:62,666人
受傷:359,397人
失蹤:23,775人
挖出生還者:6,537人
接受國內外捐贈:290.55億元人民幣
實際到賬捐贈:237.20億元人民幣
資料來源:新華社(至昨日數據)

蘋果日報 2008-05-26

2008年5月25日星期日

認識了解自己多一些

~ 負面性格是可以改變的 ~
造成缺乏自信、不安的負面狀態之原因何在呢?根據日本著名心理學家多明湖的看法,第一樣造成缺乏的東西,就是個人的「性格」,如神經質的人。

神經質的人非常膽怯,而且凡事小心謹慎,有時會猶豫不決,對將來感到悲觀。最讓人感到困擾和擔憂的是,這類型的人擁有「完美癖」和「固執」。噢!正正我就是這類型人咧!

缺點︰
從別人眼中看來已覺得我做得很好,但是我自己卻覺得還不完美,總是會想「這件事若這麼做,就會更好」或「那件事若再稍加處理一下,會更完美」,而且對於無法改變的事情,經常會感到後悔;經常對自己會有一種負面的自我暗示,所以充滿著自卑感,也有意志薄弱的傾向。(完美癖)

另一個缺點,這類人「霸氣」太重,絕不會在人前表現軟弱的一面。「愛出鋒頭」和「情情倔強」都是非常之自私。簡單說,就自我意識非常強烈,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猜忌心也強,絕不會將事情委任他人,頭腦固執,凡事只有自己的解釋,結果造成他人的麻煩。

這兩個缺點,他們本人自己真的察看不到呢!日本心理大帥多湖輝說到,此性格是後天的因素而仍成,所以是絕對有能力透過輔導和暗示,修正其軌道,是可以成功治癒這一種心靈瘡傷呢!面對這個問題,勇於改善,重新建立一個根深蒂固的自信,這才是現在逼切解決的問題。

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1:21)

~過度保護的負面狀態~
另一個做成自己有這負面狀態的原因,就是「自律心」或「獨立心」。開始看時,筆者都不知道是什麼,但當筆者詳看下去後,神的智慧真的無人能及,只是簡單的幾句說話,就讓我明白為何咧!

受家人過份的保護︰家人或身邊的人替自己拿主意,都是引至我自己做成負面性格的原因。除家人order命令式說話,什麼都要跟他們的步伐行走外,自己對別人的一份「尊重」也是做成負面性格的原因之一。看到這裡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笨拙和愚昧,自己為滿足周邊的人需要不是錯,但長期是這樣就會出現慾望無法滿足的地步。為何這麼多人要走去賭錢等,就是這個原因,因為他們想再多些,再多些。

人是會自己和自己家人充滿仇恨,對身邊所有人諸多不滿,對我生存係世上根本就係一個缺憾時,我就要將心內這種忿怒投諸於其他人身上嗎?家強道出,我強行壓抑下來,出現兩個極端「自然」和「自大」,就是我長期心靈得唔到滿足下的結果。

說到這裡,聖經新約的大大提醒「愛人如己」,包括筆者和很多的人一路以來都是做錯的,其實我是在傷害自己,傷害他人連自己都不知道呢!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傳 3:1~9)

「成功和失敗都是一個人本身主觀的考驗,也就是說,這不過是個人的感覺罷了。」太過受制於外來的環境影響其人的發揮,當有別人給與壓力下,其人就連自身一半的能力都發揮不出來。

~克服負面狀態~
一.分析自己的現狀,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加以處理。

二.不要逃避這種負面狀態的現實。

三.重新思考自己的想法。

四.讓自己踏出第一步,以及重覆實行。

編作者 Mr. S
2008-05-25

2008年5月23日星期五

要求繼續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

會議強調,在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的同時,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一手抓抗震救災工作,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全力以赴支援災區,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努力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中央有關部門要指導受災地區在深入調查,綜合評估,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及早規劃和適時開展災後重建工作。
會議號召,各級黨組織,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共產黨員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難,團結帶領廣大群眾繼續信心百倍地同地震災害作鬥爭,克服一切困難,排除一切險阻,堅決奪取這場抗震救災鬥爭的全面勝利。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5月22日上午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繼續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

會議聽取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關於當前抗震救災工作的匯報。會議強調,四川汶川等地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後,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堅強領導下,四川等受災省份各級黨委,政府和中央各有關部門緊急行動,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公安民警頑強奮戰,廣大醫療衛生人員,新聞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齊心協力,災區廣大干部群眾奮勇自救,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全力支持,海外華僑華人踴躍捐助,國際社會積極施援,抗震救災各項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為打勝這場抗震救災的硬仗奠定了堅實基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以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偉大精神譜寫了一曲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鬥的英雄凱歌。

會議指出,當前,抗震救災形勢依然嚴峻,任務十分艱鉅,要繼續把抗震救災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紮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要繼續搜救被困群眾,切實把搜救工作落實到每一個鄉村,特別是要抓緊徹底排查邊遠鄉村,努力做到無一疏漏。要繼續抓緊救治傷病群眾,盡快將重傷員轉送到條件較好的醫療機構救治,保證災區醫療急救物資供應,盡最大努力保障受傷群眾生命安全。要繼續做好衛生防疫工作,盡快充實專業防疫力量,強化災區防疫,加強疫情監測,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要下大氣力做好受災群眾安置工作,抓緊調運糧食,食品,飲用水,衣被等物資,加快帳篷,活動板房等急需物資的生產和調運,切實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確保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安全住處,特別要精心安置好孤兒,孤老,孤殘。要繼續搶修因災毀損的基礎設施,特別是要搶護發生險情的水庫,水電站和堰塞湖,嚴防次生災害造成新的損失。要繼續做好思想工作,注重做好心理安撫和思想疏導,加強社會管理,維護好社會秩序,確保災區社會安定,人心穩定。要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組織災區幹部群眾盡快恢復生產,積極幫助廣大農民搶收搶種,恢復農業生產,積極創造條件幫助災區學生恢復上課,努力把這場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會議強調,在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的同時,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一手抓抗震救災工作,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全力以赴支援災區,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努力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中央有關部門要指導受災地區在深入調查,綜合評估,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及早規劃和適時開展災後重建工作。

會議號召,各級黨組織,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共產黨員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難,團結帶領廣大群眾繼續信心百倍地同地震災害作鬥爭,克服一切困難,排除一切險阻,堅決奪取這場抗震救災鬥爭的全面勝利。

人民日報 2008-05-23

賑災行動迅速 政府形像提升

自然災害不僅會留下一派破敗景象﹐有時政府的形像也會因之遭受重創。不過﹐在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一週多以來﹐人們可以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此次大災實際上鞏固了中國政府的領導。

中國政府對地震做出了快速反應﹐同時﹐以國有媒體為主的各家媒體不遺餘力地把政府最好的一面展現在了空前團結的中國民眾眼前﹐這一切都有助於提升中央政府的形像﹐彰顯其負責與高效。與此同時﹐全球在此次災害面前所表現出的極大同情至少在眼下平息了針對北京在西藏等問題上的批評之聲﹐而此前的種種非難為北京成功主辦今夏奧運會蒙上了陰影。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East Asian Institute)中國政治問題專家黃靖表示﹐雖然中國領導人顯然更希望不要發生這種造成慘重人員財產損失的災難﹐不過此次地震為北京方面提供了一個政治良機﹐他們可以藉此證明自己有能力照顧好中國人民﹐有能力解決這樣的危機。

此次里氏7.9級的強震是中國30年多來所遭遇的最嚴重的自然災害﹐週三時因災遇難人數仍在增加﹐營救生還者的努力往往無功而返。截至發稿時﹐國有媒體新華社報導僅救出了一名困在一座毀損水電廠管道中的女性倖存者。對更多生命奇跡的期待恐怕只能以失望收場﹐因為此次大地震畢竟已經過去了九天時間。

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1日中午12時﹐地震遇難人數已經達到了41,353人﹐另有32,666人失蹤﹐超過270,000人受傷﹐其中仍在接受治療的有將近26,000人。

未來數年中國將花費巨資進行災後重建﹐並重新安置多達500萬的無家可歸的災民。挑戰之艱巨從重建北川的工作中即可見一斑。中國官員週三表示﹐將在異地重建北川縣城﹐這場地震造成當地約70%的建築物毀損﹐13,000居民中三分之二不幸罹難。

中國總理溫家寶週三宣佈﹐中央國家機關今年的公用經費支出一律比預算減少5%﹐用於抗震救災。這些結餘將幫助中央籌集人民幣700億元(約合100億美元)的災後恢復重建基金。

此次嚴重災害激起了國際社會中人權團體及其他一直猛批中國政府的組織的高度同情。自從今年3月份西藏爆發反政府流血暴亂、中國政府進行鎮壓之後﹐外國就一直在譴責中國政府﹔而今震災至少是中斷了這種負面聲音的積聚。

對中國政府態度的轉變從西藏流亡政府的表現上就不難看出。被北京方面指為西藏騷亂幕後策劃者的西藏流亡政府週三表示﹐它已經指示駐各國官員為災民組織祈福法會、籌集善款。設在印度達蘭薩拉的西藏流亡政府在其官網上表示﹐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藏人應該避免到所在地的中國使領館門前示威抗議。

美國參議院週一通過了一項提議﹐向汶川大地震的遇難者表示哀悼﹐對中國人民表示慰問﹐並呼籲總統布什(Bush)響應中方提出的任何人道援助請求。

外界的態度轉變可能只是暫時的﹐西藏流亡政府就表示他們至少會在5月底前不再會舉行抗議活動。此外﹐如果中國政府在艱巨的災後重建工作中表現不力的話﹐則有可能激起來自人民內部的不滿。中國政治問題專家黃靖表示﹐中國民眾在此次大災面前史無前例地積極行動了起來﹐雖然這和政府當前的努力很合拍﹐可這個先例一旦創下或許會令北京方面以後感到後悔。

他指出﹐人民會受到鼓勵﹐要求政府未來變得更加開放、透明和負責任﹔這將產生深刻的影響。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總的來說﹐中國政府的救災反應似乎有望為它在獲得支持方面帶來意義深遠的、可能頗為持久的推動。這和布什政府2005年應對卡特里娜(Katrina)颶風時形成了鮮明對比﹐許多人都批評美國政府反應遲鈍、效率低下。災前布什的支持率就因為經濟問題和伊拉克戰爭而表現萎靡﹐而賑災不力所引發的公眾反感令他的支持率更遭到重挫﹐至今都沒有恢復。

在中國政府上週所採取的迅速行動中﹐最經常看到的是溫家寶總理的身影﹐他的言行已使他成為了中國人民心中的英雄。溫家寶在地震發生後僅僅幾個小時就乘機趕往災區﹐在接下來的四天時間里一個接一個地走訪受災鄉鎮﹐如果道路受阻就坐直升飛機“空降”災區﹐為災民們帶去安慰﹐並向他們保證政府會提供更多幫助。而反觀布什總統﹐他在卡特里娜颶風登陸後兩天才前往遭受重創的新奧爾良﹐而且他的專機都沒有降落﹐布什只是從空中視察了一番。

大批救援人員在進駐重災區時須克服道路阻斷和天氣惡劣的不利影響﹐這佔用了寶貴的時間﹐在有的地方甚至花去了數天的時間。直到本週二晚間﹐政府才宣佈營救人員已經到達了所有1,044個四川受災最重的村庄。上週二﹐通過空中方式於震後第一天即趕到震中附近城鎮的救援部隊發現﹐他們在巨大的地震破壞和慘重的人員傷亡面前顯得如此無能為力。

不過﹐總的來說﹐中國政府為救災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包括派遣超過10萬的解放軍、武警及消防戰士)仍獲得了包括地震倖存者在內的中國人的贊揚。國有媒體上滿是年輕的士兵和其他救援人員努力工作的畫面。中國國有媒體也對溫家寶視察災區進行了密集報導﹐隨後包括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內的中國高層領導人接連走訪災區﹐他們的行程均被廣泛報導。

任何對救災不力的指責似乎都瞄準了當地官員。國有報紙報導稱﹐在鄰近震中的旅游城市都江堰﹐三位本地官員已因救災不力而遭解職。

週一﹐一些剛剛經歷了喪子之痛的家長哭著站在四川綿竹五福鎮第二小學的門口示威﹐他們表示﹐校舍質量低劣才是奪取孩子們生命的罪魁禍首﹐而不是地震災害。該校週圍的大多數建築物都只是在地震中輕微受損﹐沒有出現垮塌。

在地震中失去了13歲女儿的畢凱維(音)就站在廢墟旁﹐他說﹐這不是中央政府的錯﹐是本地貪官的問題﹔我們要嚴懲這些人。家長們說本地記者來採訪過他們﹐但沒有報導他們的遭遇。

中國政府在地震發生後第一週給予了本地記者前所未有的報導自由﹐並因此受到了主張新聞自由團體的稱贊。在每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都有若干官員回答記者的提問﹐他們在回答從傷亡數據到現場救援困難等各類問題時都表現出了少有的坦誠。

不過﹐有一些跡象表明中國方面這幾天已經開始對報導有所限制。官員們似乎正努力勸阻那些可能對政府形像造成負面影響的報導。因此至少有些人不太敢於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一位在漢旺鎮中學倒塌校舍旁的臨時太平間里收斂一具遇難女孩遺體的男子表示﹐我什麼也不想說﹐那樣好像是在攻擊政府﹐會給我惹麻煩的。

目前看來﹐此次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沒有一些人最初預計的那麼嚴重﹐這主要是因為受災最重的地區大多是農村﹐沒有大型工業設施。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主任李榮融週三表示﹐地震造成的國有資產損失至少為人民幣300億元﹐主要集中在電力等基礎設施領域。相對於中國龐大的國有企業資產而言﹐這樣的損失規模較為有限。

Jason Dean / Gordon Fairclough
WallStreet Journal 2008-05-23

北川重建 新縣址初定安縣

「5.12」世紀強震,矗立在龍門山斷裂帶上的北川縣城受到撞擊力最強烈,全城夷平,地表破壞最為嚴重。北川縣政府已考慮對北川縣城實行異地選址徵地,在鄰縣安縣一處平地規劃重建。現在已將縣政府臨時辦公地改在安縣城安昌鎮,通信管理部門正全面建設和完善通信網絡,以向北川縣委縣政府和各部門提供綜合通信服務。

昨日凌晨,綿陽市外宣辦稱,四川省、綿陽市的兩級專家和相關技術人員,已於近日編制完成「『5·12』地震災害災後重建規劃方案」。22日下午,四川省政府已組織專家,開始對北川縣城選址等一攬子規劃建議進行研究論證。

整體徵地 規劃新城

該方案分為3個專題:北川縣城選址、鄉鎮重建規劃、災民臨時安置。根據初步規劃,北川縣城新址位於鄰近的安縣一處平地。方案稱,政府將考慮整體徵用土地,實施新城規劃並建設。

中科院成都環境與山地災害所陳國階指出,原北川縣城為在山凹中依托兩邊山體修建,山腳土方和植被破壞,很容易在地震和洪水到來時引發山體滑坡和泥石流。

北川縣委書記宋明亦表示,目前北川縣城不僅房屋等基礎設施破壞嚴重,而且周邊環境也已不適宜在原地重建一個新城,肯定要重新選址。

保留廢墟 建紀念碑

震後的北川縣城老城區,將被保留下來建一座紀念碑,把這次遇難者的姓名刻在碑上,供死難者親友憑弔。「目前要全部挖出『5·12』地震遇難者的遺體不太可能,最佳方案就是將這片廢墟盡量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讓這座50餘年的老縣城,作為永久遺址,警示後人。」宋明說。

目前,北川縣城已進行「封城」防疫,禁止外人進入縣城區內。參與防疫的部隊人數達到850名。武警官兵穿上防化服,戴上口罩、眼鏡等,背著一桶桶藥液,已進入北川縣城。這些防疫官兵完成任務後將接受嚴格消毒,所穿防化服將全部集中銷毀。

文匯報 2008-05-23

溫家寶出席北川中學復課儀式 (中國)

再到四川地震災區視察的國務院總理、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23日早上前往綿陽有關醫院了解受傷群眾收治情況,並出席北川中學的復課儀式。

溫家寶表示,希望學生把今次地震當作一堂課,銘記於心,將來學好了本領,再幫助更多的人。溫家寶還答應,會再到北川中學,看望師生。

溫家寶星期四下午乘專機再赴四川地震災區,慰問受災群眾和參與救援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公安、醫護人員,指揮抗震救災工作。

星島日報 2008-05-23

天國家書感動千萬人

孝子撰寫的一封天國家書,震撼了災區所有人的心靈。這是對母親生命的悲愴呼喚,也是對一名 師的致敬。在奪去千餘名師生性命的北川中學,有不少老師為救學生而捨命,當中一名中年女 師如今連屍首也未找到。她的兒子在絕望和哀傷交織中,親筆一封「寄往天堂」的信箋,感人肺腑的一字一句,代表了萬千孝子的心聲。但十一天過去了,他母親與天國之路,已愈走愈近了。

北川縣城是大地震中受災慘重,不少學校變成師生的墳墓。北川中學二千九百名師生,至少一千三百多名師生在死亡及失蹤。五十歲的女 師張玉清在北川中學任 ,五月十二日地震發生時,她正在課室上課,與學生們同被活埋,大批救援人員連日挖掘,生還的及死去的都有,但如今張玉清仍不見蹤影。她的二十歲兒子王韌在德陽讀書,在地震中幸免於難,他心急如焚,但翌日才聯絡到父親,但母親卻再也找不到,隨 北川開始封城滅疫,失蹤者生還的機會已非常渺茫,其母親可能無法重生,王韌嚎啕大哭,淚如雨下。

呼喚「我不能失去您」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王韌每晚閉上眼,憶起過往與母親種種的點滴,悲從中來,無法入睡。他深明母親很可能已離世,於是揮淚寫信給母親,信首寫到:「親愛的媽媽……這也許是一封寄去天堂的信箋,但兒子還要把它寫下來。」「您是懷我、生我、養我的親生媽媽,……我不能失去您……兒子還未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啊!」「媽媽,兒子真的好想你,……我再也不能聽見您對我關切的話語,再也吃不上您給我做的飯菜,明年的母親節,我不知將電話打向何處,也許是天堂吧!」

強忍悲痛毅然做義工
為了堅強活下去,為了幫助更多人,王韌強忍悲痛選擇留在學校的義工服務隊,協助傷者及搬運物資,他寫到:「媽媽,去天堂的人很多,你是否乘上了去天堂的快車,兒子不能陪伴您,……我會活得好好的。」「媽媽,如果有來生,我們一家人還在一起,媽媽,一路走好,兒子給您磕頭了!」這封信在當地廣為傳播後,引起大批師生和災民的共鳴,不少人感動落淚,也給幸存的北川中學師生帶來精神的支持。

另外,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的妻兒亦在地震中死亡和失蹤,但他仍強忍悲痛,不斷在災場拯救和安慰被困學生。而日前北川中學一千三百多名幸存學生已被安置在長虹培訓中心,高三年級學生已復課。

港廚師發起食肆救災
劫後餘生,不少災民每日只依靠政府賑濟的一、兩樽樽裝水、一些乾糧及即食麵過日子,四川飲食業人士發起愛心食堂行動,這個溫情行動中出現了港人的身影,十三年前由香港到成都發展的大廚李國勝是行動策劃人。

為二千災民送熱飯
大批廚師集合各界捐贈的食物,在中央廚房處理再配送給各個災民收容站,為災民送上暖食。這次愛心行動已在都江堰做試點,為二千名災民送熱飯,希望將愛心食堂的模式推廣至其他災區。目前計劃得到很多四川餐飲業響應。

策劃中央廚房及配送站模式賑災的香港大廚李國勝,在成都工作了十三年,由廚師做到開酒樓,李謂沒有想過會身歷大地震,盼可出一分力幫助災民。

鬍鬚叔叔收留40學童
四川龍池鎮的居民劉中勇,在大地震發生後,立即駕車到災區內的各間學校尋找無依無靠的孩子,之後救出四十多名學童,安置在他遠離地震災區的餐廳內,將自己的餐廳變成救濟孩子們免費住所,孩子們都將他視為救命恩人。

駕車到學校找孩子
劉中勇為龍池村的村民,長了一把長鬍鬚,被村中小童稱為「鬍鬚叔叔」。汶川地震發生當日,他未有即時與太太聯絡就立即駕車,到村內學校巡視是否有學童需要援手。

他其後在災區發現約四十名學童因仍未聯絡到父母,又或父母身在山區未能前來接走子女,頓成舉目無親,他遂將該批小童接到他自己餐廳暫住,等候小童父母的音訊。小童對這位「鬍鬚叔叔」救命恩人非常感激,否則就要被困在學校捱餓。

14歲女生負傷救同學
在都江堰,一名十四歲女孩,校舍在地震中倒塌,她被困在瓦礫下的狹小空間十多小時,不但未有放棄生存意志,更負傷將身旁兩名同學拖出,最後爬出廢墟重見光明,女孩顧不得傷勢,只謂:「能救到他們,我很高興!」

勇敢的十四歲女孩楊琳是都江堰聚源中學初二八班的學生,地震發生後,學校倒塌,楊琳恰好被埋在一個狹小空間,在廢墟 的十多小時,她不但沒掉過眼淚,還把兩個被埋在身旁的同學救出,自己卻被餘震中掉下的石塊砸中,動彈不得。

之後楊琳在瓦礫下看到絲絲燈光,於是她小心翼翼地把石塊移開,拖 傷痕纍纍的身軀爬了出來。經診治後,發現楊琳的下巴、顱骨、雙腳多處被壓傷,但小妮子忍 傷痛,臉上沒有一絲痛苦和驚恐。

村民謝絕善款轉交重災區
四川眉山市山祠村離震央較遠,受災不重,五十三名村民雖然有權接收賑款,但比起水深火熱中的同胞,他們謝絕了三千元的救災款項,更自掏腰包籌募善款,並要求把款項轉贈受災更重的災民。
山祠村共有六百七十三戶農戶,受到汶川地震波及,有五百九十戶受災,其中有六戶重災戶,房屋已經全部倒塌。但村民竟然異口同聲說:「我們看了電視,比山祠村受災重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們希望把這筆錢,用到重災區的災民身上。」

53人更出錢賑災
村民除捐出三千元救災款項外,五十三名村民代表還紛紛慷慨解囊,籌募了三千七百多元,消息傳出後,五皇村、群英村的村民代表亦把救款捐出,三個村共籌了一萬三千多元。

東方日報 2008-05-23

物資疑遭侵吞惹騷亂

數千川民砸警車 縣公安副局長被打穿頭

四川地震重災區之一德陽市前日發生地災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騷亂,民眾當日發現有貨車私下向商舖卸下救災物資,懷疑有人侵吞轉賣賑災物資,數千憤怒的民眾包圍了運送物資的貨車和一家商舖抗議,演變成流血衝突。

憤怒的民眾不但痛毆前來現場勸阻的官員,更與數百公安及武警對峙,還砸爛警車,場面一度失控,一名公安副局長受傷送院。騷亂最終在當局承諾查明真相後才告平息。

據內地互聯網消息,在全國哀悼日的第三日,四川重災區德陽轄下羅江縣城,當時一輛貨車在一家商舖卸下大批物資,包括火腿腸、八寶粥、即食麵、樽裝飲用水等。有居民懷疑這些物資很有可能是救災物資,在質疑聲中,未卸完貨的卡車匆匆開走。有民眾撥打110報警,在警員到來後,又有一輛沒有牌照的軍用吉普車開來,來人向警員示意是縣武裝部的,同時把卸在店舖門口尚未搬入店內的物資運走,此時民一哄而上,攔住了這輛軍車。其後,在民眾的口耳相傳下,大量居民包圍店舖和車輛,情緒激動。軍車之後在公安引導下從人群中駛出,而那家商舖則被憤怒的民眾圍得水泄不通。

自稱縣武裝部車輛搬走物資

據目擊者稱,現場群情激憤,要求當局交代真相。那家因居民怒罵而被迫關門的商舖又被警察強行開門,在場民眾都歡呼鼓掌,而店內的大量物資又激起大家的憤怒。民眾痛斥這種趁火打劫的行為,而店主隨後被警方帶走。

據目擊者指出,那輛軍方吉普車後來又開進派出所大門,民眾懷疑他們想要銷物證,這時愈來愈多民眾聚集,有關官員及大批公安都來向民眾解釋,希望平息事件,但勸說無效,而且大批民一直跟在官員背後,一路上高喊反貪污口號,引來更多的民加入隊伍。

與數百警對峙 高喊反貪口號

目擊者稱,遊行隊伍走至一個十字路口時,一個官員突然遭人毆打,旁邊有人大叫「打得好」。場面開始混亂,其中有人拿起一個酒樽打在公安副局長的右額上,他頓時鮮血直流。有官員在捱打後開始逃跑,但沿途仍遭憤怒的民攻擊,現場一片混亂。後來有數十名警察到場支援,首先就把副局長救出,在他指認了4至5個名行兇者後,警察試圖拘人,與民眾發生衝突,雙方大打出手,演變成混戰。後來,從德陽市開來數車增援的武警,見場面混亂,亦未敢輕舉妄動,只在一旁戒備。一眾官員在警察的簇擁下,緩緩地撤至政府大樓。

當夜幕降臨時,數千民眾將一輛警車砸。最後, 有官員出面表示,一定查清事件, 給民眾明確的交代,事件才得以平息,人群逐漸散去。

明報 2008-05-23

渡盡劫波兄弟在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26年前這兩句話,傳誦一時。

1982年7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登廖承志7月24日致蔣經國一封公開信,上款書「經國吾弟」,信末一段,值得大家重溫﹕

「人到高年,愈加懷舊,如弟方便,余當束裝就道,前往台北探望,並面聆諸長輩教益。『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遙望南天,不禁神馳,書不盡言,諸希珍重,佇候覆音。」

這兩句話傳誦一時,不僅因為公開信情文並茂,更多的是因為這十幾個字道出絕大多數國人的心聲。我想起這兩句話,是由於5天前,台灣有一個大型的為四川地震籌款賑災的活動,在中視攝影棚舉行,全程4小時,由於認捐者眾,原來的88條電話線不敷應用,要加設至123條,由300多位台灣藝人輪流接聽民眾的認捐電話,當晚募得善款共約5000萬港元。馬英九、周美青夫婦兩人,台北市長郝龍斌和台北縣長周錫瑋等,也擔任接線生。

台灣政界、商界和民眾對四川地震賑災的反應,是兩岸關係互動發展中的一種新氣象,如果大家積極看待,很有可能成為新趨勢的一部分。

兩岸關係在過去幾個月的發展,很有時代意義。在兩個月前的選舉中,統獨問題、兩岸政策和主導兩岸交往的能力是選民的焦點,也是候選人的必答題。揭盅之日,選民以意料之外的大比數選出馬英九,清楚說明人心背向。3日前,陳水扁卸任,馬英九就職,結束了民進黨過去8年在兩岸關係上造成的嚴重倒退和緊張的局面。陳水扁剛卸任幾小時,就因貪瀆問題被調查,民進黨聲譽雪上加霜。一星期前,民進黨選出蔡英文為主席,蔡英文曾任陸委會主委,就任民進黨主席後,有關兩岸關係的言論,還算比較和。受主觀和客觀因素影響,日後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是否會有明顯變化,新的政策是否可以統合深綠選民,能否牽引國民黨的政策動向,制約國民黨的步伐,這些島內正反力量的發展,都有待觀察。幾日前,台灣《聯合報》引述藍營消息,指中斷近10年的海協、海基協商機制可望再次啟動,兩會將在6月恢復會談,兩會領導人陳雲林和江丙坤正式會面前,會由秘書長級人員簽署復談協議。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短期內將訪問北京,台灣媒體披露吳伯雄為會晤胡錦濤總書記所作的準備。

凡此種種,都是兩個月內的新發展,構成兩岸關係良性互動的新條件和新形勢。台灣社會,尤其是工商界,認為大選結果是台灣對大陸在最大程度上釋放善意,因此對選後的兩岸關係,尤其是經濟關係抱有極大的期望。

過去20年,我由於專業業務上的需要,每年赴台灣幾次,有機會趁公幹的餘閒,到台灣各地旅遊參觀,對這片土地和人民很有感情。平日每天訂閱台灣報紙,看得比較仔細,雖然沒有親身接觸台灣的政治,對當地事物,總算有點認識和看法,因此想借「筆陣」的篇幅,用一個香港人的觀點,談談對台灣和兩岸關係,尤其是兩岸關係對香港未來發展的看法。

香港在兩岸關係有角色

台灣前途,繫於兩岸關係,兩岸關係,統獨問題是差不多唯一的矛盾。百多年前中國積弱,外強侵略,造成割讓和國家分裂的港澳台問題,三去其二。台灣是中國完全統一的最後和最重大課題,妥善解決台灣問題,有兩層重大意義﹕一是中國的完全統一;二是整個亞洲地區的安全。過去的港澳問題,完全沒有用武力解決的可能,但在台灣問題上,中國政府自始至終沒有排除這個可能,國際社會和台灣社會也沒有排除這個可能。因此妥善解決台灣問題,可以一舉解決亞洲地區的一個重大安全問題,是亞洲地區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最大和最積極的因素。從香港出發,台灣問題如何解決、兩岸關係如何發展、發展速度的緩急等,對香港的未來也有重大影響。

台灣問題,轉折了差不多60年,大多數香港人支持國家統一,反對台灣獨立,但不少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兩岸關係的歷史和近年的發展認識不深,因此對新趨勢對香港可能造成的影響,不大了了。台海兩岸,曾經長期處於敵對狀態,軍事上,現在五六十歲的人還會記得1950年代的「金門炮擊」,較年輕的,也會記得1995年的幾次導彈射擊。今天,大家對國民黨的連戰或吳伯雄訪問北京,習以為常,但1993年的新加坡「汪辜會談」,就已經哄動一時。台灣在1987年才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當時,深圳經濟特區已成立9年,香港不少廠家已經在大陸安家落戶。1989年,兩岸正式開放間接通話、通報和改進郵寄信件手續。1991年,台灣宣布終止動員勘亂時期,同年,大陸方面的海協會和台灣方面的海基會宣告成立。2001年1月,金門馬祖實施「小三通」,但「大三通」至今未實現。馬英九最近就周末包機、平日包機和正常航班都有相當具體的說法。兩岸關係的這段歷史,造就了香港的折衷和緩衝角色,台灣居民,企業、資金和貨物往來兩岸,香港一直是重要的中轉站。

香港人在四分之一個世紀以前,開始邁向回歸。20多年來,香港人通過探索、爭辯和實踐,有不少經驗可以總結,無論台灣方面對「一國兩制」是否認同,也無論台灣和香港有多少異同,香港過去20多年的經驗,仍然值得兩岸領導人和民眾的重視。

兩岸關係的發展,無論是大的趨向,或者具體的事件,對香港未來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作為香港人,充分了解台灣,準確評估和預料兩岸關係的走向,不僅是關心國家,更是關心香港的應有之義。

明報 2008-05-23

北川新縣府一檯一部門

溫家寶返回災區 重建工作展開

四川大地震死亡人數持續上升,截止昨日已突破5萬人,加上失蹤人數,已高達逾8萬人,超過當局日前估計逾7萬人的數字。災區搜救工作仍在繼續,重建亦已陸續展開,其中重災區的北川縣縣城已選定新址;都江堰市也展開在原地的重建。地震至今踏入第12日,總理溫家寶昨日重返災區視察;國家主席胡錦濤也親到工廠,催促加快救災帳篷的生產。

官方宣佈,至昨日上午10時,四川大地震造成全國51,151人遇難,288,431人受傷,累計失蹤29,328人。死亡與失蹤人數總數逾8萬人。災區的搜救工作仍在繼續,但更多的是挖到遇難者屍體,再無聽到有生還者獲救的消息。

安置災民是艱巨任務

目前,災區重建已拉開序幕。其中重災區北川縣縣城已決定選址在距原縣城曲山鎮20公里外的安昌鎮重建,新的縣政府昨日掛牌恢復工作。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當局租下整幢天龍賓館作為縣政府臨時辦公點,賓館大堂擺 多張長 ,每張桌子就是一個政府部門,上面放置部門名牌,如公安局、法院、民政局等,其中民政局最忙,一早便有超過100名民眾到來,進行失蹤人口登記。

32歲的任開春是單親媽媽,本與15歲兒子相依為命,經營一個小士多店。她悲痛地稱,地震不但奪去她的兒子,還有她的兩個哥哥、一個嫂子、一個弟弟和弟弟的9歲兒子,「都不見了,我現在甚麼都沒有了!」她含淚登記6個失蹤的親人名字,希望奇 可以出現。官方數字顯示,北川縣因地震死亡逾8,100人,失蹤人數超過1.5萬人,佔北川縣總人口一成。北川縣城在兩日前封城,撤走所有不必要的人員,縣城廢墟僅少量不肯離去的尋親災民,以及5,000名要對全城進行消毒防疫的軍警。而同屬重災區的都江堰也開始重建,當局表示廢墟下再無發現倖存者,搜救已結束,進入重建階段。

近千輛各式車輛和推土機、挖掘機進入廢墟清拆斷牆殘垣、平整土地,500多名建築專家開始對樓房進行評估。當局稱要爭取三年內「讓人們看到一個嶄新的都江堰!」不過,國土資源部官員昨日在記者會上警告,四川震區屬中國地質災害高發區,有關部門正為災後重建選址做地質環境評估工作,「如果有不當的建設活動,仍然會引發地質災害。」此外,地震當日旋即抵達災區考察的總理溫家寶,昨日再度返回四川,首站茂縣,乘直升機前往唐家山的堰塞湖考察。溫在專機上表示,在完成救人這個首要任務後,安置災民和恢復重建,「將是更艱巨和長期的任務」。而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昨日也到浙江湖州,視察救災用的帳篷生產情況,要廠家加快生產,每個月生產90萬個帳篷,滿足災區需要。

唐家山堰塞湖恐決堤

由於唐家山堰塞湖有決堤危險,當局昨晚緊急疏散下游江油市1.3萬人。而解放軍工兵利用爆破方式破壞四個堰塞湖,防止險情,以及清理水庫內的淤塞物。其中,在黃公坪水庫,工兵在一條長16公尺的樹幹綁上炸藥,伸入水庫的閘門位置,然後引爆,再清走淤塞的泥石和樹枝,讓水庫順利排洪。

蘋果日報 2008-05-22

港搜救隊返港 感觸落淚

「死亡實在好接近呀!」這是一名香港特別搜救隊成員在完成四川任務後的感受。46名分別來自消防處、衞生署和新聞處的搜救隊成員,昨晚7時由地震災區返抵香港。消防處處長盧振雄與多名高層人員,以及搜救隊成員的家屬,一行數十人到機場迎接。一時間,同袍握手、夫婦相擁、父子親吻等等溫馨場面,充斥了整個接機大堂。有22年經驗的助理消防隊長鄭煥傑,講述第一次因天災到外地執勤的經歷。他指災場環境十分惡劣,無水無電,又不時有餘震,感受是:「死亡實在好接近」。

緊抱妻兒 恍如隔世

鄭煥傑說,搜救隊到 由解放軍指派到綿竹漢旺鎮東方汽輪機廠,搜救24名失蹤工人,結果全部都找到了,可是都是一具具的屍體。說到這 ,鄭忍不住流下男兒淚,同袍見狀即上前拍拍他的肩膊,加以安慰。有17年經驗駐守黃大仙消防局的消防員鄭國柱有一名9個月大女兒,他說當在災場挖出屍體時,災民都衝上前查看是否自己的親人,他覺得很感動,亦因此令他更加掛念 在港的妻女,一有空便致電回港報平安。昨晚他的妻子帶 女兒來接機,他立即緊抱妻兒,恍如隔世。

蘋果日報 2008-05-23

2008年5月22日星期四

50萬人亟待心理救援

地震後遺症 幻覺被追殺


四川地震已進入第十天,昨日全國第三日哀悼死難者,北京和成都都有市民自發參與的悼念活動。根據官方公布,遇難人數上升至41353人,超過三萬二千人仍然失蹤。地震之後,受災民?心理受到重創,尤其是兒童出現恐懼與不安或自言自語,內地專家預計,地震中直接和間接受到心理傷害的民眾及救災人員逾50萬人。

昨日是全國哀悼日最後一天,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下午1時後,陸續有人群聚集,人數超過一萬人,當中不少是學生,有市民說,昨日是全國最後一日哀悼地震死難者,下午2時28分,地震發生的一刻,人群肅立,為死難者默哀三分鐘,默哀之後,他們揮動手上國旗,高叫「中國加油」、「汶川加油」。

默哀過後高喊加油

四川成都天府廣場,數以千計民眾哀悼大地震死難者,又叫口號鼓勵災民放下傷痛,開始新生活。有老人家用自己寫的歌唱出哀痛。在成都天府廣場,這幾天不斷有人前來,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死難者的悼念,四周都掛滿白色的花,希望藉此表達悼念。

目前,雖然獲救的的災民多數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但他們現在還必須挺過嚴重的心理創傷。中科院心理所所長張侃預計,汶川地震中直接和間接受到心理傷害的群?及救災人員將不少於50萬人,有些人會留下長期的心理問題,因此中科院心理所已經制定了5年的研究計劃。

據新華網報道,綿陽市中心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孫新一稱,孩子們幾乎天天都在呼喚爸爸媽媽,只要病床一動就以為是地震,更多的孩子半夜被噩夢驚醒,心理健康狀況堪憂,目前災區最急需的是心理專家對患者展開應急救助。

北川曲山小學六年級的12歲女生龐雅芝,地震中被埋在學校倒塌樓舍的廢墟中。40多個小時後,她成功地被救援人員救出后送到醫院進行救治。不幸的是,龐雅芝的雙腿因擠壓時間過長,腿部肌肉已嚴重坏死,雙腿不得不截肢。然而,一旁的龐雅芝卻在不停瘋狂地大叫:「我要用腳走!我不截肢!」

據悉,綿陽市多家醫院對十多名在地震中受傷住院的中小學生調查時了解到,有超過八成的人都有或深或淺對地震中所遭遇的慘狀和經歷表現恐怖與不安的症狀。

社會工作者警告說,盡管有許多人毫髮無損地逃過了地震災難,但幾乎沒有人可以幸免於心理創傷。在成都,至少有一家醫院承認一些成年幸存者在過去一周一直遭受神經衰弱的困擾,其中有些人抱怨有不明身份的襲擊者或殺手在追他們。

「在生命安全基本能夠保證,而生活安排也開始穩定的時候,心理問題會突然浮現,」香港無國界社工負責人Terence Chen說,「大多數人在經曆了慘劇后的三到九個月時才開始與情緒問題斗爭。」

心理專家挨戶走訪

台灣心理專家金韻蓉在赴綿竹災區,與災區孩子做過心理互動後指出,「僅僅給受災的孩子發糖吃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需要的是長期的心理救援。」同時,金韻蓉指出:「但這些孩子的心理完全康復的時間可能需要7年或更長時間,這需要我們做出長期救助計劃來幫助他們。」

另據《東方早報》報道,為了對這些被噩夢困繞的災民,被稱為「心理救災隊」的專家組19日和20日分成多個小組,走進平武縣城最大的受災民眾聚集區——報恩寺災民安置點,一個帳篷一個帳篷地展開訪談。

成報 2008-05-22

永訣北川

最後搜救未發現倖存者

救援部隊陸續撤出縣城

殘餘建築物將爆破掩埋

昨日,北川縣城內救援官兵對廢墟進行了最後的拉網式大搜救,截至下午6時左右,沒有發現倖存者,救援部隊陸續撤出。屍體掩埋工作正在加緊進行,一些屍體出於防疫考慮就地焚燒。據了解,北川縣城廢墟內殘存的建築,將會被爆破處理,地震中滑坡嚴重的縣城兩旁大山,也將會被部分爆破,用於掩埋廢墟。這意味著,這座建築在地震帶上,建縣1400多年的狹小縣城,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徹底消失。

“可能存在倖存者! ”昨日下午5時左右,成都軍區駐重慶某部的官兵們在北川縣城新城區時,一條小狗數次咬住官兵們的褲腿,然後往坍塌的中醫院宿舍廢墟中跑去,救援官兵分析可能是小狗的主人尚在廢墟中倖存。

最後搜救未發現倖存者

下午5時15分,省綿陽消防的4名官兵,攜帶生命探測儀趕來,在仔細搜索近30分鐘後,沒有發現生命跡象。據消防官兵透露,這棟家屬樓廢墟已進行過3次生命探測儀的探測,都沒有發現生命特徵存在。

這也是昨日的北川縣城最後大搜救中,最後一次針對發現可能存在生命特徵的搜救。截至昨日下午6時,為期一天的最後大搜救,沒有發現倖存者。

放棄救援官兵陸續撤出

昨日下午4時26分,武警南充支隊救援官兵撤出北川縣城;下午4時33分,三一重工集團救援機械撤出北川縣城;下午5時36分,成都軍區駐重慶某部救援官兵撤出北川縣城。

前日下午開始,聚集在北川縣城中的上萬名救援官兵和醫護人員,開始分批次撤離北川縣城。在地震救援中有著突出表現的全國各地消防官兵,基本上在前天撤離完畢,解放軍和武警官兵也在昨日開始逐步撤離,地震救援中最關鍵的挖掘機,起重機等重型機械,也在昨日下午逐批撤出。

“接下來將會封鎖縣城,主要是出於防疫的考慮” 。昨日下午,北川縣委書記宋明和北川縣縣長經大忠對記者表示。實際上,北川縣城的防疫工作已經成為目前最重要的任務。

昨日,包括救援官兵在內的任何人員,進入北川縣城必須持有特別通行證,縣城內幾乎全部官兵都身穿特製的防化服,口罩也換成了特製的防毒口罩。

在掩埋屍體的北川中學新區學校前的大坑內,官兵正在加緊施工,大量的消毒石灰堆積在廢墟前。據工作人員解釋,出於防疫需要,一些屍體只能就地焚燒。

爆破廢墟選址另建新城

目前,北川縣城廢墟已經基本確定不會重建,而將會另尋選址再建。北川縣城廢墟將會如何處理,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昨日下午,駐守縣城上游大壩的官兵和另外一些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正在協商處理方案,按照現有方案,北川縣城廢墟內的剩餘建築,將會被集中爆破,屆時還會將縣城兩邊的景家山和王家岩大山進行部分爆破,以掩埋廢墟。在完成消毒和掩埋工作之後,可以隨時應對上游的堰塞湖大壩崩潰的危險。

這也意味著,這座建築在地震帶上,又被兩座大山包圍的狹小縣城,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徹底消失。

南方日報 2008-05-22

China Acts Quickly To Resettle Refugees

The earthquake that hit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last week has spawned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refugee crises in recent memory -- now an estimated five million homeless people. China's government is responding by applying Communist Party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and lots of $460 houses.

The total number of homeless, announced by a Civil Affairs Bureau spokeswoman Tuesday, means China is facing a larger-scale homeless problem than the more-than one million displaced in the U.S. after Hurricane Katrina in 2005 or the three million left homeless by the Pakistan earthquake the same year. The tsunami that hit 12 Asian countries the previous year left an estimated one million homeless.

Eight days into China's worst natural disaster in decades, the task of saving lives from the destructive quake is quickly being replaced by an equally difficult challenge -- a massive relief effort for millions of survivors.

'We are focusing our attention on the relocation of affected people and ensuring their livelihood,' said China's vice minister of civil affairs, Jiang Li.

To address homelessness, China is applying hallmarks of its economic miracle: low-cost, fast production, propelled by state involvement.

In Dujiangyan, a neighborhood of $460 Styrofoam houses is the near-term answer to the housing problem, and its walls are going in as quickly as concrete floors can dry. At a stadium in Mianyang, where more than 25,000 refugees have sought shelter, institu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have divided the floor space into 'districts' that will soon take over handling refugee affairs, including doling out food and cash.

The $460 houses in Dujiangyan are designed to be ready for 2,000 families in fewer than two weeks, says chief engineer Huang Liang. The 15-square-meter structures will each have front and back windows, as well as electricity, with public kitchen and bathroom facilities at the end of each block. The design is usually used for construction workers.

Since Saturday, workers have been on the job 24 hours a day, smoothing the grounds of what was a construction dump until last week and then immediately pumping concrete into wooden frames from what will ultimately be cement from 60 mixing trucks. Then, with the concrete only partially dried, workers bolt down walls made of about 30 centimeters of Styrofoam that is sandwiched between thin layers of drywall, all of it held up by metal frames. Tinted green windows are hauled off a truck and pressed into the walls.

There are few answers to more-permanent solutions to the widespread displacement of people, many of whom have no insurance or resources to fall back on because all their savings were invested in building their now-destroyed homes.

Mr. Huang, the engineer, says his state-run, Chengdu-based construction company has suspended more than 90,000 square meters of other construction to devote its time to relief-related building. Mr. Huang says he isn't sure who will ultimately bear costs, noting 'first we build it.'

As construction begins, tent cities are sprouting up everywhere, making sidewalks and parks look like campsites. The government estimates as many as 1.5 million tents will be needed, some of them for people whose homes in places like Chengdu are standing but who are fearful of aftershocks.

In Shifang, red, white and blue tents stretching for kilometers were being secured by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oldiers on Tuesday afternoon as rain started to fall. The area is anchored with a new town center, overflowing with free food and water, plus ample medical attention from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volunteers, a post office and even cellular-phone cards from China Mobile Ltd.

The effort has impressed some outsiders. 'There's a sense of order and organization,' said retired U.S. Marine Gen. James Jones on Tuesday in Beijing.

More than 25,000 people are already decamped to a silver football stadium on the outskirts of Mianyang. Most say they are from the mountains of Beichuan County, where whole towns were left in ruins and flooding forced many to flee, first on foot and then by military vehicle. Families say they are grateful for the shelter.

Wang Yu, senior legislator in Mianyang, said the government aims to get people off the stadium floors and into tents in four or five days. The perimeter looks crowded with the 1,000 tents already there.

For now, on the stadium's upper deck, Zhu Huangcui shares two small pieces of cardboard with several family members, including her husband's brother, a 40-year-old retarded man eager to show off a cut on his arm suffered during the quake. 'There's no water, and all houses collapsed,' Ms. Zhu said of her village in Beichuan. 'Where the government tells us to go, we will go.'

At the stadium, the bathrooms smell and reflect heavy use, and there is nowhere to take a shower. But volunteers deliver candy bars to children, continually empty garbage and sweep the floor. So many people have been given a change of clothes that the old stuff is shoveled onto a dump truck for disposal elsewhere.

The government has a big head start in organizing the people at relief stations like the Mianyang stadium: a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ion known as the household-registration system, a system that basically keeps track of people with a government-issued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card.

Like any Chinese city, the Mianyang stadium has already been divided into districts. At the east gate of the stadium, District 16, run by local officials of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registered the ID-card details of more than 180 people with the promise they will get a 'relief card' in coming days. The card will govern distribution of a 10-yuan, or $1.43, cash subsidy per day, plus one jin, or 500 grams, of food that Beijing has promised quake victims. The districting system will also help divvy up tents and other more permanent housing, officials say.

The government's quick mobilization is credited to officials like Wu Xiaolin, a depu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Shifang. Stationed at a donation center adjacent to a strip of tents erected by the local 78187 regiment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he relies on a wallet-size book with all essential telephone numbers. She notes that the mayor's first meeting was conducted in the parking lot of government headquarters minutes after last week's quake. Now, the town is caring for at least 50,000 refugees, drawn from six nearby villages who are temporarily housed in 26 centers.

Ms. Wu proudly guides a visitor to the sports arena, where families have turned the running track into a tent city. 'This is the center of town, and it has a lot of space,' says Ms. Wu.

Housed on the edge of the track under a green banner advertising beer, 25 former residents of the mountain town of Honghai say they are happy to be there after an ordeal that killed many in their town, including more than half the children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A group of neighbors had hiked down the mountain, walking five hours until a volunteer put them in the back of his truck and delivered them to Shifang. 'The government told us to come here,' says a young woman in the group who declines to give her name. Asked when and where they will go, she says, 'how can we know?'

The government isn't alone in building homes. Behind a tent city in Shifang, a chemical company is clearing a field it owns to set down a new tent village designed for the households of 300 employees who were displaced by the quake. Earthmovers smooth the ground, and a backhoe is digging drainage, in hopes that people can move in fewer than five days, says Ma Xiaonian, a finance director on the job. 'We should finish the job as soon as possible because so many people are still homeless, and we can't wait for the government to arrange it,' says Ms. Ma.

But Ms. Ma's quick action also has had an additional impact on 48-year-old Qiu Yan. Until last week, she grew rice on the land. She and her husband knew they would someday be moved off the land, but it has all happened too soon. Since her home is unsafe, with a big slab of ceiling hanging over the stove, the couple is sleeping instead in a crude wooden lean-to and worrying her own plan to move into an apartment has been rendered impossible by the quake. 'Now we're landless farmers,' says Ms. Qiu over the din of earthmovers.

James T. Areddy
WallStreet Journal 2008-05-22

是自私?還是無私?

經過一年數天的四川地震新聞剪報給各大小讀筆者網頁的看眾後,筆者 Mr. S 出現了一種想法,就是平時看編作者這個網頁的人多數是筆者的好友。可是,近來因四川地震後的剪報出街後,讀者人數突然增加了,我相信無心看報的人多於看報的人。是否大家也很忙連看報紙選擇看甚麼的東西也要人幫忙呢?編作者對此產生了好大的疑問。

四川地震災情告急,但從筆者眼中看到的東西是,有心人和真心想去教災的人有多少呢?那些所謂非謀取暴利機構說的賑災數目,是否真的如那個數巿民損多少,他們就送多少過去賑災呢?筆者由少到大都有一個問題到現在都沒有解決的,就是非謀取暴利機構經常說人們損了多少多少,實際上那個數字是否一定準確是一個問題。故勿論那個數字是否等同人們捐獻的數目,最重要的還是賑災款項確實能幫到災民。

說到災情的另一個議題,就是災後的重建項目。不少商人正著手計劃災後重建的工作,包括筆者的老闆,但是編作者亦都想問一句,就是你們商家有多少人是真心為幫助中國不是為錢而幫手重建四川人民的家園和院校呢?其他的商家筆者並不知道,但筆者的老闆意向則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也。

對於一個四川人,四川地震發生後他所擔心的並不是自己的鄉親而是自己在四川的工廠有沒有事,當他知道工廠(其實是老闆情婦所有的公司)下塌後,他埋頭煩惱的只是自己從地震中損失了多小金錢。另一方面,為了要籌集資錢重建自己的工廠,周圍找水魚上釣,最後他真的釣了一名外國商人,名義上是幫四川工人和巿民重建工場,但實際上則是重建自己的工廠從中省回不少的成本開資。

再不說自己的老闆,說說香港的投資人士,他們看到災後需要重建的問題,大量放資金在基建股中從而獲利。這種心態可以稱得上為「發災難財」又或者是「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對於這類人,編作者是極之鄙視他們的,試想想自己出事後,別人同樣對待他們時,他們就會感受到當中的辛酸滋味。

國難當前 匹夫有責

究竟港人是捐款賬災是真心,還是只是希望建立好自己一個良好的印像呢?不管誰對誰錯,救災的事情應該放在第一位,至於那些重建項目則安頓好川民後才一步一步的進行吧!國以民為本,若國家沒有人民的支持,那只會從蹈歷史的足跡,走向滅亡的道路。要記得「得人心者,得天下也」,故溫總一句「是人民養活你們的,你們看著辦吧!」觸動了全國人民的心靈和安慰了受傷的四川災民靈魂。有多少人明白溫總的說話則不得言之,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句說話套用在各層面也是適合的。

有人無私的奉獻,甚至將性命也獻上去救人;有人則自私的,看著災難而發災難財。要做個自私的人,還是做個無私的人,則是上帝給人類的自由,你有權去選擇做自私發災難財的人,也可以選擇做無私身心金錢捐獻精忠報國的人。是留方百世,還是遺臭萬年,則是你自己的選擇和思考的地方!

Mr. S
2008-05-22

中國對生命的尊重讓世界動容

5月19日-21日
全國哀悼日

三天,國旗半懸,寄去共和國對汶川地震遇難公民的痛惜與思念;

三天,黑白成為國土的主色,肅穆成了萬眾的真情;

三天,中國對生命的尊重讓世界動容。

全國哀悼日中,悲痛生長堅強,信念凝聚力量!

堅持,一定會有光明

21日晚上8時整,伴隨低沉鐘聲,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華人,華僑,留學生代表,港澳學生代表500餘人齊聚北京華文學院。搖曳的燭光中,靜默肅立,為遇難同胞默哀;留言板上,書寫來自海外的真誠祝愿: “要有勇氣!加油! ” , “四川人民要堅強,我們就在你身邊” !

據悉,由國務院僑辦倡議,世界各地華僑華人社團分別在當地時間5月21日晚,舉行燭光悼念汶川地震遇難同胞的活動。

今晚同一時間,身著上白下黑服裝的上千江西南昌市民,來到軍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祈福“所有的華夏兒女平安健康” 。

遼寧大學今天下午舉行“百米長卷,萬人簽名”活動,沉痛哀悼四川汶川地震罹難同胞。在響徹天宇的“中國加油”聲中,他們在170米長的白色綢帶上,簽下自己的哀悼之情。

低緩的音樂聲中,重慶市九龍坡區楊家坪小學1600多名師生圍成一個“心形” ,為汶川地震死難的同胞默哀。從今天起,他們開始了一場以“為生命祈禱,將愛心傳播“為主題的賑災捐款活動。

校方還表示,將對災區學生特事特辦,無償地為他們提供學習生活用品,解決生活費用。至今,學校已接收災區7名學生。

千只蘊含平安的紙鶴,無數象徵祈福的蠟燭,幾行浸透血淚的詩句,百份飽含真情的慰問… …吉林社會各界以多種方式,表達對地震遇難同胞的哀悼之情。街路兩旁,閃爍的霓虹燈貼上了“中國,挺住!四川,加油! ”的條幅;商場門口,紅十字會的捐款箱旁總是聚集著慷慨解囊的人;社區內,許多志願者鎖緊眉頭,認真研究如何幫助倖存的同胞熬過心理關。

北京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眼科中心大樓外,白菊怒放,松柏蒼翠。 1000餘名醫務人員和患者含淚祈願,悼念亡靈。骨科主任劉忠軍說: “災害帶來苦難和傷痛,也激發愛心和力量。 “他還談到,時至今日,即便已超過生命存活的極限期,黨和政府還是不惜代價,拯救生命。

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認為,近些年黨和政府一直強調“以人為本” 。此次抗震救災中的許多行動,極大豐富了以人為本的內涵。

在河南鄭州,公共娛樂活動停止3天。威威娛樂廣場,德億歌劇院等自發組織悼念活動。廣場總經理呂彥冰說: “本來還準備在21日進行賑災義演。這3天被確定為哀悼日後,我們推遲了義演計劃,但一定要演,而且要演得更好“ 。

湖南省圖書館知識廣場的一棵雪松,掛滿了祝愿卡。

明佳是今天來圖書館還書的一名大學生。她在卡片上寫道: “希望災區同胞堅強渡過難關。 ”這樣的祝愿,還有很多很多,凝聚了湖南人民對災區同胞的愛心。

“堅持就會有奇蹟” 。全國哀悼日這幾天,廣西盲人協會主席陶進組織殘疾人為災區獻愛心的活動,通過義診,義賣等形式募捐。作為一名盲人,在陶進的世界裡沒有光明。他說: “我特別理解那些失去親人的同胞。我很想對他們說一句話:一定要堅持!堅持就會有光明” !

支援,我們並不孤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門廣場,有4株祈福樹。這是全國哀悼日第一天同學們剛種下的。

短短3天,同學們絡繹不絕來到祈福樹旁,把寫滿對災區人民祝福的卡片掛上去。來自四川德陽的學生張建平說,大地震讓我們的家園毀於一旦,數以萬計的親人失去生命。 “全國人民的傾力相助,人民子弟兵的冒險救援,讓我感受到骨肉親情,讓我知道在災難面前並不孤單” 。

據不完全統計,北航學生自願捐款200多萬元,主動報名獻血千餘人次,已有百餘人獻血。

這些天,四川汶川的地震牽動山東兗礦集團職工家屬的心。早在14日下午,兗礦集團就先將300多萬元捐款匯往山東省民政廳19日下午一統計才發現,捐款已達640.6萬元,超過預期一倍以上。

北京史家小學的孩子們自製的300張卡片,厚厚一摞,寫滿祝福和心願,希望能轉送到災區孩子的手中。 “如果有需要,我們學校的很多老師願意去當志願者,去支教“ ,學校黨委書記王繼榮言詞懇切。

位於湖前路58號的福建省紅十字會,這些天成了福州市最繁忙的地方,來自全省各地的人們不斷趕來獻愛心。截至20日11時,福建紅十字會系統募集款物價值合計2億元。

地震還牽動了在福建的台灣同胞。震後,廈門,福州,泉州,漳州等地台商協會迅速發出倡議書,號召在閩投資的台資企業和員工向受災同胞伸出援手。目前,福建各地台企,台胞捐款捐物已超過4000萬元。

雪域高原,拉薩的股民們用一種獨特方式支持災區重建:購買川股。

從今天起,由拉薩市個體私營經濟協會發起倡議的募捐活動,又一次掀起獻愛心的熱潮。西藏國興拍賣有限公司決定,把近期一次拍賣活動的佣金,全部捐獻給災區。

山東威海人這三天紛紛在胸前或胳膊上佩戴“黃絲帶” 。威海市區一家超市裡,反复播出一則廣播通知: 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這期間,免費提供黃絲帶,請大家到服務台索取佩戴。 “黃絲帶'是親人離散後的求助標誌,也寓意對災區親人的祝福。 ”在超市服務台前,工作人員一邊講解: “黃絲帶“的含義,一邊幫顧客把”黃絲帶“系好。

連日來,山東許多黨員自願交納“特殊黨費” ,表達對災區人民的深情厚意。截至今天17時, “特殊黨費”已達1481萬元。

交納“特殊黨費” ,也成為江蘇共產黨員的自覺行動,截至今天共交納2431.6萬元。吳江市在美國探親的離休幹部王永誌打來越洋電話,委託兒媳代為交納“特殊黨費” 2000元。

天津大學內燃機研究所今天正逢建所50週年,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所慶” :取消一切慶典活動,改以專業研討會的形式舉行。用於慶典的10萬元,全部捐贈給四川災區。

南粵大地,伸出雙手;黃浦江畔,愛心湧動。

今天上午9時,由廣東捐贈的總計1500萬平方米活動板房起運,將直接運往汶川災區提供臨時居所;與此同時,第九批援助災區物資及大批藥品醫療器械緊急起運的。截至今天14時,廣東社會各界向災區捐款超過20億元,救災物資折款1.1億元;紅十字會系統接收超過3億元,政府捐款超過1億元。

哀悼日第三天,數以百萬計的網民踴躍參加“同飲長江水,川海血脈情-上海千萬網民抗震救災愛心集結”活動。到昨晚,上海各界為災區捐款總計約1 1.43億元。男子110米欄世界紀錄保持者劉翔委託父母,以個人名義再度追加捐款300萬元, “想用自己的力量為災區再做點事” 。在洋帆實業有限公司, 1000多名工人加班加點,將趕製出7萬頂帳篷運往災區。一支支醫療,防疫,社工,供水搶修,建築施工等援助隊伍,連日來紛紛緊急進發。

奮進,幹好本職為災區

面向汶川方向,脫帽,低頭,默哀。

哀悼日三天,這已成為山西煤礦工人下井前的一項莊嚴儀式。

今天下午,在山西焦煤集團官地礦的南坑坑口,掘進一隊的45名礦工默哀後下井。隊長武強賈深情地說: “我們對天塌地陷的災難有更深的感受。這些天,我們捐款捐物,所有人都出滿勤,力爭多出煤,用行動為災區做貢獻“ !

截至今天,山西僅同煤集團,焦煤集團的礦工就為災區捐款1820萬元。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全力以赴當“後盾” ,幹好本職為災區,成為許許多多人的自覺行動。

北京鐵路局北京客運段王博軒車長帶領全體乘務人員,開行北京至成都臨時旅客列車,運送救災醫護人員奔赴前線。他說: “面對罕見的自然災害,鐵路職工當先鋒,此刻必須衝上去“ !

大災面前,鐵路部門全力以赴,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向災區搶運急需的帳篷,衣被,食品,藥品,油品,救護設備等,從災區緊急轉運大批傷員。

在黑龍江,齊齊哈爾醫學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一,二,三,四院這兩天分別組成救援隊,人員,藥品,器械都已準備完畢,準備隨時奔赴災區。

“儘管油品外運非常困難,但我們要盡最大努力,全力做好抗災保供工作。 ” 20日,在大慶石化公司銷售部,主任路井雙緊張地協調油品外運工作“ 。我們不能到抗災一線去,但是一定會努力幹好本職工作,用特有的方式與災區同胞並肩作戰“ 。堅守在生產一線的員工表達出同樣的心聲。

中國地震局幹部職工為遇難同胞哀悼,許多人流下悲傷的淚水。局長陳建民哽咽著說: “防震減災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永遠牢記汶川8級大地震,永遠牢記黨和人民對我們攻克地震預報這一世界科學難題的期盼。要加倍努力,百折不撓,勇攀高峰,以實際行動做好抗震減災工作“ 。

默哀一結束,中國氣象局上千名幹部職工就快步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自5月12日16時45分起,中國氣象局進入ⅱ級應急響應狀態,全力做好地震災區的氣象服務工作,指導災區各級氣象台站的抗災救災和氣象服務。

這些天,工作大平台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員數量比平時增加一倍以上。汶川地震後,中央氣象台每天7時, 11時, 16時30分各製作發布“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氣象服務專報“的一次,包括天氣情況,雲況,降水量,風向和風速等多個內容。預報要求非常精細,甚至細化到災區的某條河,某條公路。

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四國接壤的4000多公里邊界線,各通外山口的哨所均下半旗誌哀。公安邊防官兵們表示,要為災區的恢復重建和祖國的繁榮富強,堅守崗位,努力工作。

團結,我們共建家園

“逝去的親人們,讓我們的心與你們相會在海洋;拼搏在一線的戰友們,祝福你們吉祥安康” 。

今天清晨,位於祖國北疆內蒙古邊防總隊恩和哈達邊防派出所的7位官兵低聲啜泣,把精心雕琢的小木船放入額爾古納河,寄託對四川震區遇難同胞的哀悼與祝愿。

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他們馬上就寫請戰書,希望能到一線抗震救災。戰士孫祖岳說: “我們相信,有了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有了人民軍隊的奮不顧身,有了全國人民的萬眾一心,抗震救災一定會取得最後勝利“ !

今天下午,杭鋼集團轉爐廠的煉鋼爐前, 100多位本地職工和進城務工團員青年一起宣誓: “別怕,還有我們,力量和勇氣;還有我們,團結和信念;還有我們,愛心和關懷“ 。熊熊爐火見證,奮發自強,愈挫愈勇的鋼鐵般的偉大民族精神永不熄滅。

截至20日12時,浙江省累計接收捐贈款物10.919億元,近幾日捐贈數額每天都增加1億多元。杭州市81歲的顧維德老人說: “災難是一件壞事,也是一次極大的磨煉,激發了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力量“ 。

悲傷昇華為愛心大潮,在遼沈大地湧動。 20日上午,沉陽市勞動模範劉桂秋在向市職工愛心慈善基金會捐款5000元後,又讓家人送去5000元。截至今天,遼寧省捐款捐物已超過5億元。

“全國共同悼念罹難同胞,更加激勵起我們團結一心,支援災區,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 ”遼寧省政府研究室幹部楊揚說, “我們要盡快為災區提供更多的精神和物質援助,和災區人民一道,和衷共濟,渡過難關“ 。

中科院北京奧運村科技園區內國旗低垂,一片寧靜。在對地觀測中心,遙感所,地理所的辦公樓內,已經連續奮戰100多個小時的專家們還在忘我工作:接收,處理災區的遙感數據,解譯,分析圖像,並及時交送有關部門,為抗震救災提供源源不斷的決策依據。

剛從災區趕回的對地觀測中心主任郭華東說: “嚴峻的災情更讓我們覺得責任重大。我們將繼續加班加點,通過遙感技術實時監測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把最新災情及時送交有關部門,為保障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災後重建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

河水嗚咽,燭光點點。 1996年,雲南麗江曾發生大地震。哀悼日,對震災有著慘痛經歷的麗江民眾,用放河燈這樣古老的儀式,表達自己的哀思。一位納西族群眾說: “我們麗江也是在災難中奮起,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重建起美麗的家鄉。四川災區人民一定要加油” !

福建省永定縣的貝溪村,裡興村2006年曾遭遇重大洪災。這幾天,在村民集中安置點裡,捐款的人絡繹不絕。村民盧天寶說: “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許多人向我們伸出援手。今天,我們要幫助震區渡過難關。請轉告災區人民,只要堅強面對,我們一定會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

遇災讓人痛苦,抗災催人奮進。中華民族的脊梁,永遠不屈!

人民日報 2008-05-22

困196小時 義犬救六旬婦

據《瀟湘晨報》報道,5月20日18時許,成都軍區空軍救援小分隊在彭州銀廠溝營救出一位60歲的老婦王友瓊,她被困石縫中196小時,再次創造生命奇蹟。21時30分,老婦被送到彭州市人民醫院,經醫務人員觀察後,速送往華西醫院搶救。

據了解,當日下午,搜救人員在彭州銀廠溝風景區遇上福音寺住持,他反映山上有聲音。搜救隊隨即往山上爬了一個多小時,順著前方的狗叫聲,發現了被卡在兩塊大石頭中的王友瓊。老婦雖然身體極度虛弱,但頭腦較清醒,基本能說清事發經過。老婦因信佛,於4月30日到福音寺拜佛。本打算到6月1日再回家。地震時,王友瓊受了輕傷,被泥石流捲走,卡在兩塊大石中動彈不得,只露出上半身。

地震後,當地人都已撤離,王友瓊呼救無門。在絕境中,兩隻流浪小狗成了她的夥伴。在搜救隊營救時,兩條小狗仍未離去。在過去的8天中,兩隻小狗不斷地吼叫,並且用舌頭舔王友瓊,濕潤她的臉和嘴。王友瓊渴了餓了,只能靠喝雨水充飢。

轉院途中 清醒聊天

搜救隊不到半個小時便將她救出,現已送往成都華西醫院。帶隊的湘雅二醫院副院長周勝華介紹,王友瓊獲救後,生命體徵出現衰竭狀況,左面部淤傷,可能還有盆骨骨折,但總體上,身體狀況非常樂觀。

醫療救援隊護士趙麗萍介紹,老婦在急救車內意識較清醒,但煩躁不安,有嚴重脫水表現。為使她保持清醒意識,趙麗萍便和她聊天。趙麗萍說:「老婦告訴我,她有兩個孫子和兒子,這是她堅持下來的動力。」在去成都的路上,趙麗萍為老人輸了一瓶液,同時,為避免燈光刺激眼睛,她還給老人戴了眼罩。

存活最長 災區奇蹟

在實施營救時,王友瓊顯然非常激動,不停地說話,還告訴了醫護人員自己兒子的手機號碼。老婦兒子曾令華獲知母親的消息後,立即趕來醫院。「我母親知道我的電話,我一直在等這個電話,沒想到,奇跡竟然發生了。」據搜救人員介紹,這是目前搜救隊伍解救的存活時間最長的一位受災群眾。

文匯報 2008-05-22

低 調 富 豪 賣 靚 地 賑 災

四川地震喚起港人熱心募捐,本地富豪紛紛一擲大手筆捐款賑災,低調富豪兼慈善家余彭年更別樹一幟,以「賣地」形式賑災,招標出售旗下五幅九龍塘豪宅靚地,地皮總市值逾十三億元,入場價最低的金巴倫道四十一號地皮,市值亦達億元。余氏一口氣推出五幅地皮,並只要成功售出其中一幅,便會捐出近三千萬元作四川賑災,而賣地所得的收益亦會全數撥作慈善用途,開創另類以出售地皮行善的先河。

  四川災情觸動國內外華人的心靈,過往出錢出力進行慈善工作的余彭年,在昨日公布一項別開生面的招標會,招標五幅九龍塘豪宅地全用作為慈善用途,並承諾只要售出其中一幅,便會捐出二千九百八十八萬元,作四川災後重建之用,而賣地所得款項會撥歸「余彭年慈善基金」。

余彭年昨日召開記者會指出:「現時四川災情嚴重,我有責任做出貢獻,為四川災民重建學校,而將來如果錢不夠,我會再捐三千萬元,即使再捐一個億,我也願意,這是我的願望,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實現。」

有見市區豪宅土地供應不多,加上內地企業到港上市掀動豪宅需求,其實余彭年早已有意於現時豪宅售價增長期拍賣這五幅地皮,而近日四川地震,更加強余氏將地皮推出招標的決心。他表示,即使知道該批地皮未來仍有升值潛力,但為了賑災,決定招標出售。

而除五幅標售地皮外,余彭年旗下深圳彭年酒店及發展中的大鵬灣項目,亦會交由豐銀行「余彭年慈善基金」作託管監管,據了解,該兩個深圳項目市值超過四十億元,連同是次招標地皮,估計余氏最高有五十五億資產注入該基金。

是次推出招標的五幅地皮,均位於九龍塘豪宅地段,有測量師估計,全部地皮總市值約達十三億至十四億元,價值最貴重的地皮為根德道三至七號,亦為各地皮中面積最大的一幅,佔地近四萬六千方呎,估計市值可達七億至八億元,重建價值相當高,而余氏當年分期購入,總價只為一億八千六百五十萬元。

至於金巴倫道二十一及二十三號及金巴倫道四十一號地盤,面積分別約二萬及九千方呎、羅福道九號,面積約一萬方呎、窩打老道一百三十一號,面積約一萬一千方呎,合共總面積高達九萬六千方呎,這批地皮大部分於七、八十年代購入,現時便已大幅值升。

是次標售代理置業國際主席蔡涯棉表示,截標日期為下月二十五日,買家可分別出價,由於全部可以住宅形式發展,加上位處九龍塘豪宅地段,相信會成為發展商目標。

對於今次捐款以「零頭」的二千九百八十八萬元捐出,余彭年解釋說,因早前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曾認捐三千萬元,故是次捐款特別將金額象徵式調低十二萬元,至二千九百八十八萬元,以示對李氏的敬意。

星島日報 2008-05-22

中央緊縮開支 騰出千億救災

據中通社21日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當前抗震救災和經濟工作。會議決定,中央財政今年將先行安排700億元,建立災後恢復重建基金;國家機關經費支出一律比預算減5%。在此之前,全國財政部門已累計投入128億元用於抗震救災。

會議分析了當前的經濟形勢,指中國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總體平穩態勢,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是價格上漲壓力仍然存在,部分地區煤電油供應較緊、財政支出壓力較大等。

地震無礙經濟基本面

會議指出,汶川地震對災區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也對整體經濟運行增加了一些新的不確定因素,但不會改變經濟發展的基本面。當前,要切實加強農業生產,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項準備,努力奪取全年農業豐收。

會議決定,中央財政安排250億元,加大對抗震救災的資金投入。此外,中央財政今年將累計安排700億元,建立災後恢復重建基金,明後年還將繼續作相應安排。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管好用好捐贈款物。災區幹部群眾要自力更生,奮起開展生產自救。

中央行政費用一律減5%

會議強調,抗震救災仍處在刻不容緩的緊要關頭,要繼續把抗震救災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要抑制物價過快上漲,強化物價管理,加強重點商品價格監測預測預警,依法嚴厲打擊價格違法和囤積居奇。確保煤電油運穩定供應,把保障電煤供應作為今年迎峰度夏的首要任務。

會議要求,在全國開展支援災區全民節約活動,各級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要減少會議、接待、差旅和公車使用支出,壓縮出國團組。嚴格控制公車購置,暫停審批黨政機關辦公樓項目。中央國家機關今年的公用經費支出一律比預算減少5%,用於抗震救災。

文匯報 2008-05-22

調集160法醫處理遺體

今次大地震震中地區傷亡嚴重,要及時和妥善處理屍體,已成為當局一個棘手難題。為此,公安部由重慶等省市調集一百六十名法醫,對四川重災區的遺體進行編號、記錄、拍照,並提取DNA樣本存檔,以供遇難者的親友將來辨認。

民政部副部長姜力表示,對遇難者的遺體「我們很慎重」,民政部已與公安部、 生部聯合制訂了「五.一二」地震遇難人員遺體處理意見,並緊急調運了四十八部遺體運輸、火化、處理設備到災區。對無法辨認身份的遇難者,處理辦法是由公安和 生部門根據災區的情況,對遺體進行編號、記錄、拍照,提取可供DNA檢驗的材料,由公安部門統一保管和檢驗,建立地震遇難人員的身份識別DNA數據庫。

由重慶、湖南、雲南、貴州等省市抽調的一百六十名法醫和刑偵照相專業技術人員日前已抵達四川綿陽、廣元、阿壩和德陽。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協助當地公安部門對地震遇難者身份進行識別。

另外,遇難者經確認是外國人的,遺體將由中國殯葬協會進行防腐處理,遇難者身份確認、通知、遺體運輸等問題按有關規定處理。

東方日報 2008-05-22

北川封城滅疫

全國悼念汶川大地震的三天哀悼期昨晚屆滿,大地震發生至今已踏入第十日,搜救人員尋獲被困的生還者愈來愈少。大地震死亡人數至昨天已上升至逾四萬一千人,救災行動漸次進入另一階段,災區幸存者目前要面對另一場硬仗——疫症爆發。抗震救災指揮部為免疫情擴散,決定封鎖北川縣城撲滅疫患,北川縣城村民及救援人員要全部撤走,軍方已緊急運送五千套防化衣到北川,封城滅疫行動迅速展開。

國務院應急辦昨傍晚公布最新地震死亡人數上升到四萬一千三百五十三人,超過三萬二千人仍失蹤,逾廿七萬人受傷,軍警由災區救出三十九萬多人,從瓦礫挖出六千四百多名生還者。

防疫人員邊噴邊嘔

逾三萬人失蹤,估計埋在瓦礫下的人生還機會極微,由於大量屍體仍被瓦礫掩埋,加上無法及時處理挖出遺體,災區天氣時晴時雨,溫差極大,疫症一觸即發。地震重災區北川縣城率先封城消毒,冀望盡快制止疫情。內地傳媒從北川抗震指揮部獲悉,為防疫情發生,北川縣城前日清晨已經封城,除村民需要暫時告別家園外,救援人員及解放軍均已全部撤出「疫區」。

由前日上午開始,軍警在距離北川縣城三公里處開始架設首度封鎖線,只有得到通行證車輛可以放行,武警四處巡邏,不時勸返試圖從小路進入縣城尋親的幸存者。

昨日從北川縣城逃離「疫區」的村民王先生向記者表示,縣城內幾乎已空無一人,帶 細軟及雜物的他只知因縣城需消毒而要緊急撤離,但未有人告知他何時可重回城內。據四川當地傳媒報道,由於北川災區多處傳出屍臭,有防疫人員因難忍刺鼻氣味,一邊噴消毒藥水,還一邊嘔吐。

另一逃離的村民陳先生則稱,縣城內只餘小數公安及武警,官兵陸續撤離,縣城「有出無入」,他們全穿上保護袍,頭戴防毒面罩及手持消毒器,而解放軍每次從縣城執勤返回營地,必須在營地前徹底消毒才可內進。

急調五千套防化衣

據了解,抗震指揮部已緊急調配五千套防化衣到北川縣城,以確保救援人員一旦需重返縣城時的安全,一名來自浙江的搶險人員稱,他的任務就是控制疫症爆發,平日本來可自由進出縣城,但自前日清晨開始就不能再進入縣城。

北川抗震指揮部新聞發言人證實,指揮部於前日清晨決定封鎖北川縣城,救援人員亦需暫時撤離,但否認縣城可能有疫情的傳言,封城是因為近期仍可能發生強烈餘震,以及北川周邊的堰塞湖已出現險情。
而在什邡市紅白鎮,原本約有二萬名居民,地震後仍有數百人失蹤,死的死、活埋的活埋、逃的逃,紅白鎮昨日杳無人氣,只有救援人員在瓦礫每日消毒三次,噴曬消毒藥水。為免疫症從外傳入,紅白鎮昨雖未有封鎮,但進出該鎮的人和車均需消毒。

當局嚴陣以待,疫症似乎已經出現,對於傳言,德陽市宣傳辦雖引述防疫中心代什邡市澄清全屬謠言,但據什邡市官員透露,該市多個鄉鎮日前開始已有疫症爆發,當中以腸道感染為主。

東方日報 2008-05-22

好兄弟救死黨一命

托鹽水激勵求生 「我不想你死」

地震災場,廣闊千里,無數震撼人心的真實故事分分秒秒上演,無論是救援隊和老百姓,同樣本人道精神努力搶救生命,在不平凡的時空,演繹平凡人的真和善,綻放人性光輝,每一幕都值得回味。

5月14日《明報》頭版照片在讀者中引起了極大震撼,本報記者特意深入地震災區,查訪兩名相中人的下落,昨天終於在綿陽找到兩名北川中學高一學生——手托鹽水瓶協助救人的李陽,和被埋在瓦礫下的廖波。

「你是我的好兄弟,我不想你死!」就是這一句生死誓約,北川中學高一(2)班的李陽苦苦鼓勵他的同班同學廖波,並協助救援人員為廖波輸液,使廖波終於逃出生天。李陽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說,廖波的得救使他非常開心,很掛念這個同學。

記者昨日在綿陽一處安置中心見到17歲的李陽,他是北川茅壩村人,父母都安在。在地震當天,他與另外5個男生因要到北川縣委禮堂排練街舞,因而逃過一劫。「我第一個反應是,爸爸媽媽一定會沒事的。」李陽第一時間跑回北川中學,「我當時一口氣跑了十多二十分鐘,幾乎都是上坡路」,李陽說,自己心情很焦急,但餘震仍在不斷持續,有山泥從旁滾下來阻住他的去路,他唯有繞開,但仍一路往前衝。

趕回學校﹕我來救你們 要挺住

李陽說,他到學校時只見一片廢墟,「當時我就大喊,我是李陽!我來救你們了!你們要挺住!」李陽指記者帶去的5月14日《明報》頭版說,廖波當時整個人都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下,他背後那塊巨石下還有4名同學,不斷發出呼叫聲。

武警趕到現場後,將廖波身上的重物略為清除,令他可以像在照片一樣探出頭來,並接受輸液和餵食。李陽回憶說,廖波左腿被壓住,「他一直在說『很痛!』我就跟他說,你是我最好的兄弟,我不想你死!」李陽一直和他聊天,並鼓勵他要撐下去。李陽表示,自己其實並不知道被攝入鏡頭中,當時他為廖波手持鹽水瓶約半小時,之後還有協助其他的救援工作。

李陽說,他和廖波相識已久,最喜愛做的就是一起打籃球,身為班上體育委員的李陽技術較好,「他(廖波)一拿球就給我傳,不給其他同學傳,其他同學都怨他,他就只會笑」。李陽說到這裏,露出得意的笑容。他還向記者透露了一些「八卦」消息﹕「廖波肯定有女朋友!你信不信?」

記者隨後致電廖波的父親,使兩個好兄弟得以通話。李陽笑得見牙不見眼,說﹕「廖波,你可好呀?聽聲音你又比昨天好了嘛!」他鼓勵廖波康復後重讀高中,但廖波與他開玩笑,「那我豈不成了你的師弟?你要照顧我啊,要給我買糖、買冰淇淋吃喔!」兩兄弟在電話中格格笑,完全不像剛剛經歷過幾乎奪命的死劫。廖波的父親表示,廖波現時在重慶的醫院接受治療,身體恢復得不錯,由於兩名孩子都非常想念對方,在徵得北川中學校長同意後,記者今天將帶李陽往重慶,使他們可以相見,現時廖波還未知情,就當是給他一份驚喜。

同班表妹遇難 恨自己保護不力

可惜的是,與李陽同班的表妹在地震中遇難,李陽親手找到她的遺體時,一下癱倒在地,「我覺得一時接受不了,但是我沒有哭。」李陽說,自己與表妹青梅竹馬,由於她父母離異,同住的母親對她不好,她只能向表哥李陽傾訴。「我非常恨自己,連一個妹妹都保護不了。」李陽講到此處,忍不住哽咽。

林迎
明報 2008-05-22

災民堅守危城千里尋親

北川的崩堤警告風聲鶴唳,解放軍已進駐封城,但昨日有災民仍堅守危城。《蘋果》記者昨天再次踏足北川,看見有居民千里迢迢從外趕返老家,幾經周折越過封鎖線進入災區,但已找不到親人,只在瓦礫堆中拾到一本家庭相簿。有災民的家園只震剩兩道殘牆,一家五口堅持留下,要在原地重建家園。

廢堆中拾回家庭相簿

我們大清早從成都出發,經過近五小時車程,進入北川範圍。公路沙塵滾滾,但寂靜無人,不禁令我想起,四天前,這裡發出崩堤警告,要跟隨著數千名災民拔足狂奔的情景。如今大部份居民都已撤出,軍警在距離北川縣城很遠的五家坪公路收費站設下封鎖線,只准持有特許證件的人士進入。
在附近的廢墟中,我碰到一家四代都在北川務農維生的災民黃述志。他跟妻子正拿 鐵鏟,努力地鏟塌樓的瓦礫。房子後面是一座大山,地震時,幸好他一家五口及時走到公路上避過一劫。但美好的家園,如今只剩下兩道殘牆。他告訴,我一家人經歷過無數次小地震,無論如何也不會離開,「我要在這裡重建家園!」
有一對姊妹也走進封鎖範圍,姊姊龐安蓉在山東做小生意,丈夫、一對子女都在北川老家。5﹒12地震後,她披星戴月奔往災區,但只尋回女兒,丈夫和兒子仍失蹤。進入災區,她眼前只有一地瓦礫,認不得街道,更一度找不到家門。好不容易,她才回到震得粉碎的「住所」,在廢堆中看不見家人的蹤影,只拾到一本家庭相簿。戴上口罩仍無法蓋掩憂 的她,向我展示兒子的照片,小孩現已兩歲,就在「家」中留下這歡天喜地的一刻,「希望你們登了報紙,別人看到可以通知我!」

蘋果日報 2008-05-22

封城

避震避疫避洪 北川戒嚴

四川8.0級大地震過後,餘震、堰塞湖、疫情對重災區北川的威脅越來越烈。當地有救援人員陸續出現腹瀉症狀;連日下雨令懸湖危如纍卵,特大汛災一觸即發!軍警昨在災後首度「封城」防疫,禁止外人進入縣城區內,全縣只剩下寥寥可數尋親的災民。危城內部份救援工作被迫暫停,抗震指揮部已急調5,000套防化衣服入城。
四川大地震至今已造成逾4.1萬人死亡。重災區北川死亡人數逾8,000人。地震後危城北川一度發出崩堤警告,數以千計災民慌忙逃生。北川抗震指揮部昨日透露,為防爆發疫情,決定封城。軍警設立了兩道防線,先在距離縣城3公里處,設置首道封鎖線,只對有通行證的車輛放行。

武警在距離縣城2.5公里處,設置第二道封鎖線。大批軍車停在兩道封鎖線之間,軍人列隊等候,或在原地休息。警方把守第二道防線,只對手持通行證,並穿上全套保護衣的人士放行。武警不時勸退希望入城返家尋親的災民。新華社記者昨形容除了救援人員,北川現在已成為空城。中央社報道稱,北川全城從地震發生後,首次實施戒嚴「封城」。

連日天雨減消毒效果

《蘋果日報》記者昨日來到北川縣城外圍,沿途所見最少有三個公路收費站都有身穿防化衣的防疫人員,為出城的車輛噴灑消毒水。一批「第二炮兵隊」軍人正在封鎖範圍內鋪設線路,未知是否準備進行引爆。現場公路暢通,但處處頹垣敗瓦,除了昆明防化部隊人員與士兵,只得寥寥數十名災民在廢墟中尋親或收拾家當。

正在北川參加防疫的內蒙古醫療救助隊隊長白寶玉向內地傳媒透露,救援人員中已出現小量的皮疹、腹瀉症狀。連日下雨減低消毒效果、擴散污染源,高溫也會滋長病菌。國家衞生部昨強調,目前地震災區尚未出現重大傳染病疫情。北川縣抗震指揮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封城期間,救援人員也要暫時撤離救援現場。封城原因是北川可能再有強烈餘震,而且多個堰塞湖已出現險情。

根據水利部的報告,直至昨日下午,四川9個縣市已發現33處堰塞湖。北川上游6公里左右的唐家山堰塞湖,庫容已達到3,000萬至4,000萬立方米,附近的綿陽市政府也恐防出現汛情,正在緊急疏散民眾。國土資源部航空物探遙感監測顯示,目前四川汶川、北川兩個重災縣城周邊發現200處崩塌、滑坡。

北川除了封城,更有可能「遷城」。縣委書記宋明表示,已向當局提交新縣城選址建議。內地傳媒報道,當局有意保留北川縣老城區的地震廢墟,並興建紀念碑。

110萬城鎮人口缺水

四川其他災區也出現險情。衞生部公佈,截至昨晚9時,因地震受傷住院人數達5.9萬人,仍有2.5萬人留院。中國地震局指,直至昨晚,共監測到162次4級以上餘震,其中有4次是6級以上。內地傳媒報道,四川整個災區有110萬城鎮人口缺水。汶川縣的通訊及電力仍未完全恢復,城市飲用水問題亟待解決。映秀鎮的搶救工作依然嚴峻,都江堰市的民眾則面臨安置和重建等難題。

青川縣因西北面的獅子梁山體出現裂縫,大量巨石懸吊在山坡,當局要急忙疏散近9,000名災民。不過,青川石壩鄉有近3,000人不願撤退。正在當地救援的香港世界宣明會青川辦主任郭柔嬋昨向本報表示,現場情況並非太危險,災民疏散到縣城後,情況穩定下來。她昨日正忙於派發救援物資。

蘋果日報 2008-05-22

2008年5月21日星期三

WSJA A Change in Tone from the U.S. Congress

Typically, U.S. congressional resolutions on China are highly critical of the nation's government and it actions. Last month, by a vote of 413-1,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passed a resolution calling on China to end its crackdown on Tibet. Other recent resolutions have criticized China's one-child policy, supported Taiwan's right to self-defense and named China as one of several 'serial abusers of human rights.'

But in another sign of softening in the tone toward China, at least temporarily, in the wake of last week's devastating earthquake, the U.S. Senate yesterday passed a resolution mourning the loss of life in the May 12 Sichuan quake. The measure, introduced by Barbara Boxer (D, Calif.) and Lisa Murkowski (R, Ark.), 'expresses the sense of the Senate mourning the loss of life resulting from the earthquake and expressing condolences to the people of China, especially those who lost loved ones,' according to a statement on Boxer's Web site. The resolution also called on president Bush to provide relief aid and expressed the Senate's willingness to provide additional resources to help those affected by the quake.

Xinhua called the resolution by the Senate 'an unusual move to express its sense.' A similar resolution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by David Wu (D, Ore.).

Sky Canaves
Wallstreet Journal 2008-05-21

殘垣之下生命奇跡再現

沈佩雲在四川大地震後被埋在一片斷壁殘垣中。這位52歲的交通稽查員一直節省體力並喝尿解渴﹐終於在被困146小時後成功獲救。

沈佩雲用自己的經歷再次詮釋了中國人傳揚的“生命奇跡”﹐他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已經超過了通常所認為的人類生存極限。一般而言﹐人在沒有食物和水的情況下最多只能生存72個小時﹐在有水但沒有食物的情況下能夠生存一週左右。

週二晚間﹐60歲的退休婦女王有群更是在被困在兩塊巨石之間195個小時後獲救。目前地震罹難人數已經超過了40,000人﹐這位婦女可能也是最後的幾起“生命奇跡”之一了。當天早些時候﹐救援人員在一棟倒塌的辦公樓下救出了被埋179個小時的電廠職工馬元江。

沈佩雲之所以能在地震中生還﹐或許得益於他是一位熱心的電視觀眾。他所在映秀鎮在這場災難中損毀嚴重。地震發生時﹐他剛好回到公司7層樓房的二樓宿舍看電視。

沈佩雲說﹐“我喜歡看有關災難和如何生存的電視節目。”因此下午2時28分房間開始晃動時﹐他迅速跨過椅子鑽到房間後部的一塊門板之下──就像好萊塢電影所展示的那樣。

沈佩雲還大聲呼喊一位站在陽台邊的年輕同事﹐讓他過來躲避。那位年輕人沒有這麼做﹐他在地震中遇難了。

沈佩雲回憶道﹐大約兩秒鐘後﹐房間就在他上方坍塌了。他抹著眼淚說﹐此後便是一片黑暗。週二晚上沈佩雲還在成都一家醫院輸液治療﹐頭部和頸部纏著繃帶。儘管為了避免刺激到他仍然敏感的眼睛﹐病房光線黯淡﹐沈佩雲仍不住的抬起手為眼睛遮光。

沈佩雲說﹐地震發生後他在黑暗中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設法救助他的同事。但他很快發現﹐自己的腿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下﹐他被卡在了一個狹小的空間內﹐只有手和頭能動。

他開始大聲呼叫他的上司何主任。但沒有任何回答。

隨後沈佩雲開始掙扎﹐試圖用手扒開身邊的石塊。但餘震使得他的努力化為泡影﹐反而帶來了更多的碎石。

因此幾個小時後──他想大概是下午4時左右──沈佩雲放棄了徒勞的努力。他不再呼喊同事﹐也不再用流血的雙手去掘土。

他對自己說﹐一切都完了。

但沈佩雲表示﹐自己並沒有消沉絕望﹐而是切實分析了自己的處境。他說﹐“我想像自己會被埋在這堆石塊下﹐最終死在這裡。我也想﹐如果有人來救我該多好。但如果沒有的話﹐我也只能在這裡等待。”

在被困的那段時間里﹐沈佩雲曾聽到一名女孩的喊聲。沈佩雲回憶道﹐雖然無法判斷女孩離自己有多遠﹐但他還是用力高喊﹐“我在這裡﹐我被埋在下面﹐有人來救我嗎?”

女孩沒有聽到他的聲音。時間繼續慢慢地流逝。

黑暗是最難熬的。沈佩雲說﹐“四週漆黑一片﹐我不知道何時是個頭。”

記不清自己在半睡半醒中度過了多少小時﹐沈佩雲說﹐他覺得又餓又渴。外面下著雨﹐他得以攏了一些沿著碎石流到手上的雨水。但這並不夠﹐因此他決定模仿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的事情。他用摸到可能是樹葉的東西接自己的尿液﹐隨後小口的抿下。

至少有其他幾位生還者顯然也是靠著喝尿堅持了下來。礦工王春邦週一在青川縣一個錳礦礦洞獲救﹔他說﹐自己靠喝尿來保持水分。新華社報導稱﹐46歲的彭志軍能夠倖存靠的是吃香煙、紙巾以及喝尿。據報導﹐彭志軍說和他一起被困的還有10多個人﹐但他們沒有聽他的建議喝尿﹐因此沒有堅持下來。

肖貞良是沈佩雲所住的成都軍區總醫院重症監護室的主治醫生。他介紹道﹐尿液是天然的殺毒劑﹐喝尿實際上是安全的。但他還說﹐為了避免細菌滋生﹐尿液最好是當場喝下。

肖貞良表示﹐沈佩雲的經歷滿足了生還的三個必要因素:掌握基本的應急措施、獲得食物和水以及節省體力。肖貞良說﹐沈佩雲救了自己一命。

地震發生大約三天後﹐中國救援人員碰巧來到他所在的樓房﹐穿行在廢墟上方。沈佩雲說﹐從救援人員的腳步聲中﹐他能判斷出他們穿的是皮靴。

但一開始救援人員的行動只導致了更多的碎石落下。沈佩雲大聲地喊著﹐“別走動了!”

據中國國家媒體報導﹐救援人員聽到了沈佩雲的呼喊﹐但他被埋在廢墟下方四米左右。沈佩雲讓救援人員從他的聲音判定位置。為了防止進一步崩塌﹐救援工作持續了數日之久。救援人員看到沈佩雲以後﹐他們馬上通過一個管子給他喂了點糖水。

沈佩雲的妻子和兒子生活在成都市。沈佩雲的兒子說﹐在得知父親還活著前﹐他一直處於焦慮之中。他表示﹐父親每天都鍛煉身體﹐身體素質相當不錯。他說﹐“我知道他是個堅強的人。”

當救援人員最終將沈佩雲從廢墟中解救出來時﹐他記得救援人員說﹐“你真的創造了生命奇跡!你是怎麼做到的?”

沈佩雲回答道﹐“哪有生命奇跡﹐我是靠喝自己的尿才活下來的”。

Geoffrey A. Fowler
Wallstreet Journal 2008-05-21

記者手記﹕WHO稱死難者遺體不會引發疫病

我們一直能看到四川救災人員向廢墟上噴灑消毒劑的畫面﹐有些廢墟下面還有很多未被救出的遇難者屍體。人們擔心﹐在當地的濕熱空氣條件下﹐遇難者的遺體會腐爛﹐從而成為致病源。但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沒有理由擔心這方面的問題。該組織在聲明中指出﹐在自然災害中遇難的人死亡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健康的﹐屍體腐爛過程不會造成公共衛生風險。

WHO在聲明中表示﹐屍體不會對公共衛生構成威脅﹐這方面的誤解會在關鍵時刻引起救災物資和其他資源不必要的分流。這些作業成本很高﹐需要大量時間﹐需要複雜的後勤和協調工作﹐需調動本來可以照看倖存者的人手﹐完全沒有必要。WHO還表示﹐從沒有資料顯示﹐自然災害後發生的流行病與遇難者屍體有關。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公室主任馮子健不同意WHO的觀點。他對《中國日報》(China Daily)表示﹐中國政府之所以決定對受災地區進行消毒防疫處理﹐也是出於文化禁忌的考慮和對腐爛屍體氣味的擔心。他說﹐採取消毒措施也是為照顧安置屍體的救災人員的健康和情感。

但WHO認為﹐更值得擔心的是安置災民的臨時場所人滿為患﹐人們缺乏安全的食品、飲用水和衛生設施﹐還有一些重災區仍無法進入。

震後管理現已進入關鍵階段。WHO說﹐災害發生後10-30天是疫病高危期。目前WHO正在與中國衛生部門合作﹐提供技術幫助和供應。據WHO的聲明說﹐該組織駐華代表韓卓升(Hans Troedsson)表示﹐中國政府在應對地震引發的衛生問題方面的做法看來是恰當的。

華爾街日報 2008-05-21

全國哀悼日第二天

舉國同悲 共渡難關 風雨同舟 眾志成城

人民日報北京5月20日電下半旗誌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踴躍捐款捐物,提供志願服務……全國哀悼日今天進入第二天。各地各族人民採用多種方式,深切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不幸遇難的同胞,給受災群眾以巨大的支持和鼓勵,展示了萬眾一心,風雨同舟,共渡難關,眾志成城的決心和力量。
汶川,我們與你同在

「汶川,我們與你同在!」走入長春一汽集團各廠區,到處是類似的醒目標語。各生產車間內,職工臉上帶著悲痛。昨日14時28分,一汽各廠區,車間上萬名職工整齊地站在各自的工作台前,「崗位默哀」三分鐘。今天,各種悼念活動仍在繼續。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寶力根蘇木75歲的蒙古族老人斯日瑪點燃佛燈,虔誠地站在家裡供奉的佛像面前,雙手合一,為汶川地震遇難的亡者祈禱。

這位老人,兩天前還專程到當地最有名的寺廟-貝子廟,按照蒙古族的習俗,請喇嘛為亡者念經超度。而在呼和浩特已有400多年歷史的大召寺大雄寶殿門口,拉起了為地震災區募捐的橫幅。兩天來,內蒙古社會各界用自己的方式,為四川大地震遇難者哀悼。

塞上銀川的南門廣場和光明廣場上,數千名回漢群眾哀悼遇難同胞,不少人流下悲傷的眼淚。在寧夏的石嘴山,吳忠,固原和中衛市,各族幹部群眾舉行了不同方式的哀悼活動。

在武漢協和醫院的兒童血液科病房,一些白血病患兒自發站到病床前,與醫護人員一道為遇難的小朋友默哀。心內科盧永昕教授說:「災區同胞遇難,我們的心情非常沉重。作為一名醫生,我已做好準備,隨時奔赴災區救治傷員「。

廣州軍區全體機關幹部深切緬懷在地震中遇難的同胞。政委張陽要求正在一線執行抗震救災任務的官兵,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奮不顧身,頑強拼搏,分秒必爭,努力把人民群眾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昨天下午,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第十一法庭正在公開審理案件。臨近14時28分,審判長姜在斌宣布臨時休庭,和雙方當事人集體起立並默哀三分鐘。姜法官說:「雖不能戰鬥在抗災第一線,但我們公正,高效審理每一起案件,維護好首都經濟,社會秩序的穩定,就是以實際行動支持抗震救災「。

這兩天,山東各界群眾紛紛以各種方式對遇難同胞表達哀思。煙台市福山區星河城項目工地上,來自綿陽的農民工許小兵和50多名四川籍民工聚集在一起,為罹難的同胞默哀。煙台市還將經過精選的100噸高品級蘋果,運往許小兵的家鄉綿陽。當晚,濰坊人民廣場依次點燃並放飛512盞許願燈,為汶川地震災區人民祈福。

從19日開始,安徽各地的娛樂場所暫別喧囂。在合肥市長江路步行街,往日嘈雜的環境變得格外安靜,音像店關掉了平日的大喇叭,歌舞廳閃爍的霓虹燈被黑白兩色的通告取代……安徽美高美文化娛樂公司董事長孔炎說:「這幾天,公司還組織所有的員工捐款,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支援災區」。

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肅立中,汽笛哀鳴,抽泣聲不時傳來。

「英雄已逝,生者猶存。」北京大學學生會發出倡議,與四川德陽市東汽中學受災同學開展「行動寄託哀思,真情聯結你我」結對幫扶,折一隻千紙鶴,寫一封信,幫他們樹立信心;在經濟條件允許下,可為特困學生提供學費資助。許多學生用象徵光明和溫暖的燦黃信紙,寫下祝福和問候。

同一時間,清華大學一片肅穆。

「當悲傷傾盡,有我們眾志成城;當淚盡血續,有我們相助守望;因為眾志成城,彰顯了和諧中國的力量,因為眾志成城,我們必將驅散痛苦與災難的陰霾,迎來光明與希望的明天……「參加哀悼的全體師生飽含深情,用詩詞表達對遇難同胞的哀悼,對受災群眾的鼓勵,對光明與希望的期盼。那聲音,迴盪在空中,敲打著大地。

芙蓉湖畔,廈門大學嘉庚廣場人頭攢動,廣場正中的國旗半垂。教師學生在這裡,深情地唱起「讓世界充滿愛」。他們想告訴災區群眾:相互溫暖,相互關懷,我們永遠是一家!

連日來,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師生有的身著素裝,有的佩戴白花,有的手捧菊花,表達對災區遇難同胞的哀思。

「祝愿災難中的同胞們,死者安息,生者堅強。祝福中國!」,「苦難重,志愈堅,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力量!」……在上海交大,白底黑字的欄板上留下一大片火紅的心,上面寫滿了真情的言語。而在復旦大學燕園,23名四川籍學生代表撞響69聲象徵祝福的復旦大學世紀銅鐘。哀婉鐘聲,代表全體復旦人心系災區,為遇難同胞哀悼,為災區人民祝福的心聲。

今天晚上7時,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大草坪上,聚集了參與哀悼和祈福活動的師生們。默哀三分鐘後,師生們合唱一曲「愛在每個人心中傳遞」。這首專門為抗震救災譜寫的歌曲,表達了一種共同的祈願:「人間有愛,汶川加油」。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的大一學生史詩說:「點燃燭光,讓它傳遞我們的愛,讓它照亮通往天堂的路。讓每一個逝去的生命知道,我們依然牽掛他們」。

廈門大學自動化系學生唐亞來自重災區四川綿陽,至今還未能與父母親取得聯繫。心情焦急的他信心仍在,因為家鄉剛傳來消息,救援部隊已開進自己的村莊「。祈禱親人平安!我畢業後一定回到家鄉幫助重建家園「。

在西安交大騰飛廣場,可看到巨大中國地圖的汶川位置上,靜靜地躺著一束白菊。兩個戴著小白花的女生,正用透明膠帶細心地把自己折疊的八朵小花粘在四川所在的位置,動作緩慢而神聖。在校園主樓東邊的一棵松樹上,掛滿了幸運星和千紙鶴,還有寫滿祝福語的小卡片:「災難中,我們和你在一起。為我們的祖國祈福,為我們的同胞祈福。願震動的土地早日安寧,願震痛的心早日平靜「!

以人為本,生命至上

今天上午,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廣西社會新階層知識界人士聯誼會會長張樹國提起這場災害,眼睛有些發紅。

「最近一直關注四川地震災區的報導,好多次都控制不住流淚」。張樹國認為,所有遇難的同胞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都是國家的一員。「一個13億人口的國家,在同一時間為地震遇難同胞默哀三分鐘,這正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最好體現「。

貴州省開陽縣平寨村的苗族教師楊全和說:「舉國哀思,告慰死者,尊重生命,說明國家把我們普通老百姓真真切切地裝在心裡」。

「聽到國家設立全國哀悼日的消息,我十分激動。」家在四川南充的華東師範大學學生呂永鵬聲音有些顫抖。

此次地震中,呂永鵬家的房屋部分倒塌,震後第二天才和家人取得聯繫。他認為,全國哀悼日的設立,對災區人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心理安慰,「讓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候,感受到來自全國各界的關心「。

哀悼日,安徽省蕪湖市人大常委會的羅本見正隨團在考察,每天都關心地震救災的情況。「昨天晚上,我還給家裡打電話,讓他們替我捐款,這已經是我第二次捐款。為了災區人民,我們應該多盡力,呼應國家倡導的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

19日,20日,遼寧沉陽市沉浸在悲痛中,城市沒了笑容,來來往往的市民臉色凝重。各機關低垂的國旗,訴說著全中國的哀傷。中山公園,勞動公園附近的居民,停止跳舞,唱歌,鍛煉等活動;出租車,公交車都系上黃絲帶,寄託哀思。

沉陽市社區幹部張舒芹說,地震後,黨和國家在第一時間派出軍隊搶救生命;國務院設立3天哀悼日,悼念地震罹難者,莊嚴的國旗為遇難者降下。「這說明黨和政府把人民群眾的生命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

明天會更好

災難面前,中華民族團結一心。

哀悼日,海南農民除默哀,還踴躍捐款,表達自己對災區人民的關心。

海南省定安縣定城鎮潭黎村黨支部,村委會發起「情系災區獻愛心」捐款活動。儘管生活不太富裕,村民們還是紛紛獻上一份愛心。村民葉育祥捐出平時省吃儉用的500元,動情地說:「汶川大地震中很多農民兄弟受災,我們全家也要盡點力,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你100元,我200元,僅一個上午,村民們共募捐8100多元。

東方市大田鎮報白村是黎族群眾居住的貧困村,村里男女老少自發地向地震災區捐款5188.5元。靠低保金過日子的68歲殘疾老人符夢弟,硬是捐出身上僅有的15元錢。他說:「災區有難,我也有責任幫助他們」。

藏傳佛教聖地塔爾寺,數百名僧侶齊集在大金瓦殿的長明燈前,為在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難者誦經超度。在深切悼念遇難同胞的同時,青海550萬各族兒女第二次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700萬元,並向陝西,甘肅兩災區各捐贈60萬元。至此,並不富裕的青海共向四川災區捐出善款1000萬元。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哀悼日中,哈爾濱市級機關工作人員再次踴躍捐款,以實際行動支援抗震救災。這座充滿愛心的城市始終心系災區,傳遞愛心,震後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搶險物資,資金,派遣公安消防,特警和醫療,工程技術人員,支援災區抗震救災。

截至目前,黑龍江省社會各界為四川地震災區捐贈款物近1.73億元。

海天陰鬱,哀笛長鳴。天津港集團公司總部,碼頭作業一線,3萬餘名員工的心與災區緊緊相連。集團公司工會副主席李紅霞表示,我們將永遠記住這個時刻,化悲痛為力量,為建設強大的祖國而不懈努力。「地震震不塌心中的信念,山搖搖不垮民族的脊梁。我們相信明天會更好」!

人民日報 2008-05-21

體傷心更傷 災童心靈待醫

四川地震已經過去九天,被拯救出來的災民多數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但在很多災民的心裡,地震遠遠未成「過去式」。有醫治災區兒童的醫生稱,比身體更難痊癒的,是孩子們的心理。據新華網報道,綿陽市中心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孫新一稱,孩子們幾乎天天都在呼喚爸爸媽媽,只要病床一動就以為是地震,更多的孩子半夜被噩夢驚醒,心理健康狀況堪憂,目前災區最急需的是心理專家對患者展開應急救助。

北川曲山小學六年級的12歲女生龐雅芝,地震中被埋在學校倒塌樓舍的廢墟中。40多個小時後,她成功地被救援人員救出後送到醫院進行救治。不幸的是,龐雅芝的雙腿因擠壓時間過長,腿部肌肉已嚴重壞死,雙腿不得不截肢。然而,一旁的龐雅芝卻在不停瘋狂地大叫:「我要用腳走!我不截肢!」

醒時一言不發 睡時狂叫爸媽

「我身邊是3個同學,下面是我的班主任,她們身上的血都流在我的臉上。」龐雅芝一邊有些失控地在自己身上亂抓,一邊淚流滿面地哭訴,「他們都死了,都死了,我的學校也沒了,真的好慘,好慘!」龐雅芝的父親告訴記者,這些天來,女兒已無數次地重複著這些動作和話語。

與龐雅芝患同樣心理症狀的小孩,在該科接受治療的還有很多。龐雅芝一旁,10歲的朱可良在入院後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朱可良目前依舊沒有聯繫上任何親人,照顧他的是年輕志願者何千。在朱可良病床旁,任憑記者如何與之攀談,身上多處受傷的朱可良始終一言不發。何千告訴記者,自從朱可良入院後,總共說的話不超過10句,睡眠更是不好,「每次睡覺後不出一個小時,朱就會突然大叫『爸爸媽媽』,或滿身大汗坐起來,等見到我在一邊時,又會一言不語躺下去。」

昨天,記者在綿陽市四零四醫院、第三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對10多名在地震中受傷住院的中小學生調查時了解到,有超過八成的人都有或深或淺對地震中所遭遇的慘狀和經歷表現恐怖與不安的症狀。

漫長心理救援 康復需時七年

「僅僅給受災的孩子發糖吃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需要的是長期的心理救援。」台灣心理專家金韻蓉在赴綿竹災區,與災區孩子做過心理互動後指出,「現階段讓孩子們盡快恢復心理創傷的最好辦法是讓他們早點擺脫非正常的生活環境,早點回到學校回到同學中間。」同時,金韻蓉指出:「但這些孩子的心理完全康複的時間可能需要7年或更長時間,這需要我們做出長期救助計劃來幫助他們。」

文匯報 2008-05-21

布殊弔唁留言:「敬佩中國人民人格」

布殊與夫人在弔唁冊上寫下整頁悼念字句,全文如下:

On behalf of the American people, Laura and I extend our sincere condolences to the Chinese people who have suffered as a result of the earthquake that shock your country.

We stand with you during this tragic moment as you mourn the loss of so many of your loved ones and search for those still missing. I admire the generosity of spirit and the strength of character shown by the Chinese people as you confront this natural disaster.

Our country stands ready to assist in any manner that China deems helpful.

George Bush

And with love and sympathy to the people of China from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Laura Bush


綜合外電20日報道:美國總統布殊與第一夫人勞拉昨冒雨驅車到中國駐華盛頓使館,在弔唁冊上留言,向中國大地震的死難者表達深切的慰問。

布殊寫道:「當你們哀悼痛失如此多的至愛及搜尋仍然失蹤人士時,值此悲傷時刻,我們與你們同在。」

布殊坐在一張橢圓形桌邊,背後是一幅長城壁畫,寫下近滿頁的文字。他告訴中國人民,他敬仰他們在地震後表現出的人格力量,在他們面對災難挑戰之際向他們致以慰問。

「我敬仰中國人民對抗天災時表現出的慷慨精神及人格力量」,他寫道,「無論中國希望美國以甚麼形式提供協助,美國都隨時就緒。美國向受地震影響的災民致以慰問,並祈求他們早日康復。」

勞拉亦在弔唁冊上留言,接在布殊的留言後,正好寫滿這一頁,她向中國人民傳達美國人民的「愛與慰問」。

布殊夫婦簽署留言後,在一面大如牆壁的黑色旗幟前默哀片刻,旗幟上寫有向5月12日地震遇難者誌哀的中文字句。中國官方預料最後死亡人數會超過50,000人。

默哀片刻後,布殊說:「我們表達最深切的慰問、祈禱痊癒,並向那些生活支離破碎的人們致以慰問。」

另訊,巴黎時間19日下午,法國總統薩科齊來到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對中國四川汶川地震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薩科齊來到悼念大廳,在中國駐法大使孔泉的陪同下,向中國地震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其後,薩科齊在弔唁冊上寫道:我們支持經受了巨大考驗的中國人民。

英首相對災民衷心慰問

英國首相白高敦亦到中國駐倫敦大使館簽弔唁冊,他寫道:「我謹代表英國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承受巨大痛苦的中國人民表示衷心的慰問。」他表示,中國人民在抗震救災中湧現出許許多多催人淚下的故事,從中可以看出中國人民的頑強精神,英國人民對此深表敬意。英國願盡最大努力,為中國人民的抗震救災提供幫助。根據中方的需要,英國已經準備進一步提供價值四百萬美元、可以安置三萬人所需的帳篷。白高敦說,所有英國人民對中國人民承受的災難感同身受,為災區大規模的救援行動祈禱。

聯合國安理會默哀

聯合國安理會20日在舉行高級別辯論會前專門舉行默哀儀式,悼念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遇難者。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9日重申,聯合國將全力支持中國救災。他衷心希望中國人民克服困難,成功舉行即將到來的奧運會,讓它成為和諧及合作的平台。

文匯報 2008-05-21

美英領導人悼念四川地震死難者 (中國)

美國總統喬治布殊與英國首相白高敦分別到英美的中國使館,悼念四川大地震中的死難者。

喬治布殊與夫人勞拉前往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悼念四川大地震的死難者。他們在寫上沉痛哀悼512地震罹難者的字之前默哀,喬治布殊又在吊唁冊上留言,他代表美國人民向地震災民表達深切慰問。喬治布殊在留言中表示,美國這一刻與中國肩並肩,又對中國人民顯出的堅毅和無私精神表示讚賞,美國準備好給予任何協助。

英國首相白高敦於星期二中午,在駐英大使傅瑩的陪同下,前往中國駐倫敦大使館悼念死難者,他又看了四川地震的救災圖片。白高敦對中國人民表示慰問,並簽署吊唁冊致哀。白高敦表示,敬佩中國人民抗震救災的頑強精神。

白高敦又指,已經準備再提供一批可以容納30,000名災民的帳篷,及通訊器材協助救災。

星島日報 2008-05-21

中國感謝國際社會慰問支援 (中國)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國際社會對中國四川地震災害的同情、慰問和支援表示衷心感謝。

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地震發生後,國際社會紛紛通過各種方式向中國政府和人民表達真摯的同情和慰問,向中國抗震救災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援助。截至目前,共有166個國家和30余個國際組織向中方表示慰問,國際社會援助源源不斷。專程前來中國外交部吊唁的各國駐華使節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絡繹不絕。有100多個國家駐華使館和國際機構駐華代表處降半旗志哀。各國各界人士還前往中國駐外機構吊唁。

秦剛表示,日本、俄羅斯、韓國、新加坡政府向中國派來了專業救援隊,他們不畏艱險,爭分奪秒,夜以繼日,連續奮戰,開展救援行動,體現出了對生命的尊重和極高的專業素質,使中國人民深受感動。中方對四國政府和人民以及全體救援隊員表示衷心感謝。

他說,根據災區抗震救災工作需要,中國政府已同意德國、意大利、俄羅斯、日本向中國派遣醫療隊,目前還有不少其他國家和組織也表示希望向中國派遣醫療隊,中方願與他們保持聯係並根據醫療救援的進展情況予以積極考慮。

星島日報 2008-05-21

川渝民眾曠地露宿自保

餘震不斷 平武縣受襲變孤城

根據內地官方的統計,四川八級大地震死亡人數昨日突破四萬人,傷者達到二十四萬多人。在地震災區,仍然餘震不斷,當地災民疲於奔命。昨日淩晨平武縣再次5.2級的強烈餘震,再次給重災區造成嚴重損害,平武縣城再次淪為孤城。而四川地震局強餘震公告,指汶川將有6至7級的餘震,數以萬計的成都及重慶市民昨日深夜逃出高樓大廈,湧往廣場等空曠地帶避震。

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昨日發布四川大地震的最新統計資料:截至5月20日18時,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已造成40075人遇難,受傷247645人。

預報汶川餘震6至7級

平武縣在昨日凌晨1點52分發生5.2級強烈餘震,造成全縣範圍內多處山體滑坡,房屋嚴重損壞,通往該縣的公路全部中斷,令平武縣再度成為孤城。前晚剛剛搶通的九環線石頭壩至南壩段十公里的道路全部再次中斷,平武經青川到綿陽方向的唯一出口被阻。部分鄉鎮的救災搶險發電設施設備損毀,交通通訊中斷。而具體人員傷亡情況還在統計中。

青川及綿竹亦在昨日上午分別發生4級以上餘震,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5月20日11時42分,在四川青川縣發生4.0級地震。北京時間2008年5月20日8時57分,在四川綿竹縣發生4.1級地震。

四川地震局於前晚11點30分通過電台及電視發布汶川將有6至7級強餘震的公告,公告提醒,各級政府要視情況做好地震應急預案,廣大群要做好防震避震準備。有關消悉令四川及重慶市民大為緊張,凌晨開始數以萬計的重慶及成都市民湧出大街,逃往廣場等空曠地帶避震。

在重慶市高樓多的渝北區和北部高新區,公園是難得的空曠場所,從高層住宅中走出的市民在公園內搭起帳篷或憑涼席入眠。儘管街頭有不少市民睡衣、短褲,但更多市民還是穿戴整齊。江北區市民馬先生二十日淩晨一時許則攜妻兒在江北觀音橋步行街散步。他表示,餘震公告發布後,一家人決定外出避險,重慶高層建築12日的搖晃至今讓人後怕。

廣場萬人席地而睡

而在成都同樣有成千上萬的市民在空曠的廣場渡過一個不眠之夜,府南河畔深夜聚集了上百人,不少年輕人席地而坐,玩起了撲克。望平濱河路邊的草地,成了許多人臨時的家。

市中心的天府廣場更是熱鬧,該廣場聚集了近萬人。有年輕人揮動右臂,高喊「中國加油」、「四川雄起」的口號,他們發洩內心的激動情緒,期盼「天佑華夏」。

成報 2008-05-21

被埋8日 六旬婦奇蹟生還

在拯救人員沒有放棄、日以繼夜拯救的過程中,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出現了,昨日再有兩人被埋8日8夜後奇蹟獲救。

昨晚6時45分,成都空軍司令部搜救隊在彭州市龍門山鎮牡丹亭,救出一名被掩埋196小時的傷者,她是60多歲退休人士王有群,獲救時神志清醒,已被送往急救。

據報道,地震時王在寺廟中遭橫樑擊暈,蘇醒後在瓦礫中爬行了800米,筋疲力盡的她被發現時身上滿是亂石,連日來靠雨水維生。另有報道指王被壓在瓦礫下時,一直有兩條大黃狗圍繞在她身邊,更不時舔她的嘴唇,倚偎在她身邊,直至她被發現獲救。

另外,31歲的映秀鎮電廠發電部副主任馬元江在地震發生時,正在辦公樓內,辦公樓坍塌後他被埋壓在廢墟中。直至前早8時,救援人員終於發現他被埋,至昨零時50分,終於將馬救出,他只受輕傷。此時,距離汶川大地震已過去8天8夜,近179個小時。

另一邊廂,37歲的彭國華是綿陽安縣雎水鎮道喜村天石礦礦工。雖然他在周日(18日)下午4時許就已經獲救,但由於他被埋的礦井位於山上,一時無法順利下山,直到昨日凌晨4時才被送進最近的醫療救護中心。經過緊急搶救後,彭國華情穩定。

靠飲尿吃衛生紙維持生命

據了解,這些超越生命極限的倖存者在廢墟中雖有不同生存方法,但相同點是﹕善於自救。地震當晚,馬元江是摸索將身邊小水泥塊和其他雜物清理開躺下,以保持體力。彭國華則利用電子表和手電筒了解時間和環境,並靠飲尿和吃衛生紙維持生命。

明報 2008-05-21

地震默哀 化解樓貸官司爭拗

為哀悼四川地震死難者,全國於前日下午默哀3分鐘,其間,北京東城區法院正在審理一宗銀行起訴業主的房屋貸款合同糾紛,法官和雙方當事人在法庭上為地震死難者默哀後,原本在法庭上爭得面紅耳赤的被告表示不該為這點雞毛蒜皮小事鬧上法庭,願意和解。

稱不願再拗雞毛蒜皮小事

據《北京晨報》報道,業主徐某因對社區服務不滿拒絕向銀行還貸,前日他在庭審時言詞激烈。至下午2時25分,審判長宣布臨時休庭,並說﹕「今天是全國哀悼日,我們雖在庭審,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應向汶川大地震死難者致哀,雙方能否暫時放下矛盾,一起默哀3分鐘?」

默哀後,恢復庭審的法官勸導雙方當事人﹕「災區同胞已失去親人、失去家園,我們還能住在寬敞明亮寓所內享受安寧,大家應當珍惜這種幸福。」最後在法官主持下,徐某與銀行達成和解協議。

明報 2008-05-21

餘震威脅四川現逃亡潮

萬名民工大學生 陸空兩路撤離

四川大地震威脅仍未解除,中央氣象台預估,兩天內省府成都會有6級或以上強烈餘震。全城居民頓時陷入惶恐,成都各級學校全面停課,市民排隊搶購露營用品,須由警方派員控制人群。近萬外省民工及大學生更展開逃亡,陸空兩路撤離四川震區。《蘋果》記者也淪為災民,跟災區的同胞一道兒設法自保。

地震局前晚深夜發出強烈餘震預警,表示汶川餘震活動水平為6至7級,兩日內都有可能發生8級地震。當局呼籲各級政府做好地震應急預案,居民要做好防震避震準備。預警透過電視發佈,深宵時分的四川首府成都,已成為驚弓之鳥的居民登時人心惶惶,全城一片驚懼。

「連住舍也怕有餘震不敢睡」

昨日清晨時分,成都火車站開始有人群聚集。他們拖男帶女,捧著一袋二袋,臉上憂心忡忡。時間越晚,火車站越哄動,至傍晚已擠上近萬人。他們大多是在成都打工的外省民工或在成都讀大學的外省學生,這裡餘震不斷,弄得人心弱怯,為了保命,為了安寧,不得不離開成都。

很多人都帶備睡袋到來,今天買不到票,明天繼續奮鬥。「公司這幾天都沒有開門了,老闆叫我們休息一下,工資也停發了。連住舍也怕有餘震不敢睡,倒不如當是春運,回鄉避一下吧。」在成都服裝店當售貨員的24歲女民工張巧如,打算坐火車返回沒有受災的四川家鄉攀枝花。

黃昏來臨時,大群青年揮舞著國旗經過火車站,他們高喊 「地震不可怕!中國加油!不可氣餒!」勸人留下來共建家園,沒有多少人動心。「我們震到怕了,我今天等了四小時,還買不到票。我會繼續等,我不想留在這兒了。」40歲的張利在成都酒家當女工,酒家暫停營業,不知何時重開。她決定投靠深圳的親戚,不再回頭了。

留下來的,也沒覺好睡。昨日凌晨開始,大批居民收拾細軟,扶老攜幼走上街頭,戶外露營。大草坪、小公園,只要是較開揚、附近沒有樓房倒塌危機的露天空地,全都擠滿露宿戶外的居民。遠離高樓大廈的行車道,停滿了各類車輛,車主與家人躲在車內度宿。

不少計程車拒絕接客,司機得悉餘震威脅,不是暫停服務趕回住所,便是接載熟客親友回家,連我們也要跟歸心似箭的夜歸人搶截計程車,結果大家都在 等。有年輕性感的夜歸少女更站出馬路,希望乘坐順風車,還是沒法打動任何司機。我們最後只得打電話吵醒日間出租車司機,才能回到酒店。

酒店職員見我們回來,第一時間勸告記者切勿在房間過夜,我們只好在大堂度宿。我們與市民心情沒有兩樣,大家都憂心仲仲,不知6級餘震何時再撲過來。時間過得離奇的漫長,好容易才熬到清早6時。酒店外傳來車輛開動的聲音,是司機度宿了一夜之後,陸續離開,準備上班。

在成都市內的五口吃,是露營戶外用品店舖的集散地。清晨時分,已有人排隊購買帳幕及睡袋,輪候人龍延滿了整整一條街,人數最少500人。排頭位的市民說,大地震後餘震不斷,加上當局預測未來兩天有6級以上餘震,他不敢在家裡過夜,但又沒有帳幕,惟有早點前來,等店子開門,搶購露營用品。

排隊搶購露營用品空地度宿

多間戶外用品店舖雖已貼出告示表示帳幕已無存貨,請勿等候,但門外還是排滿顧客。市民排隊排到肚餓,就光顧街頭小販,吃飯盒杯麵,緊守崗位。在成都市有三間分店的漫遊者店員表示,一天之內已售出幾千個帳篷。另一家荒野戶外店表示與顧客同舟共濟,告示寫 :「同胞團結,共渡難關;誠信經營,決不漲價。」
一名排隊購買營幕的市民說,大地震後,自己反應不過來,到現在才搶購營幕,有點後悔。另一位張小姐有位好老闆,特許她放假半天,排隊買帳篷。她說,買了兩個每個140元的充氣床墊,希望戶外露宿時睡得好一點,起來時有足夠精神上班。

我們採訪完畢,返回酒店,遇上酒店經理。他來自北京,撐 疲累的眼皮與我聊天,表示前晚只睡了兩小時:「在這裡心理陰影很大,我擔心自己受不住,會瘋了。」他已要求調回北京,但不獲批准,上司要他留守,安撫客人。他安撫不了我,反而令本來頗為鎮定的我,有點憂心。

蘋果日報 2008-05-21

2008年5月20日星期二

華麗孽緣



故事簡介

電影改編自英國女作家菲莉柏格力哥利(PhilippaGregory)著名爭議小說《The Other Boleyn Girl》,由荷李活兩位一級年輕女星妮坦莉寶雯、史嘉麗祖安遜和澳州影帝艾力巴拿首度携手合作,上演一幕幕宮廷男女奪愛、權力角逐戰,集陰謀、背叛、情慾於一身。

在16世紀的英國,對一個家族來說,沒有事情比得上名望、權力與財富更重要。在充滿野心的父親與叔父的悉心計劃,安妮(妮坦莉寶雯飾)與瑪莉(史嘉麗祖安遜飾)兩姊妹生來是為了成為他們最大的籌碼,管教極嚴,並讓她們接受高等教育,只為叫價更高,為家族爭取最大的利益。而活潑外向的姊姊安妮更是他們的頭號金蛋。


四川地震和香港股巿衍生工具新聞以外,近來筆者終償可以得到少許休息的空間。對於國內的同胞,筆者顯上真誠的禱告和祝福,願耶和華 神保守他們。說回近來筆者 Mr. S 看的電影,華麗孽緣可說不是太多會走去欣賞的電影。其實筆者早應在很久前想欣賞此電影,因小說所形容的東西是令人驚訝的皇室描述。

電影中, 8th Henry 在英歷史上是本應是暴君一名,他讓英國脫離羅馬教庭的統治卻是一件讓後世人歌訟的事情。可是,電影中把 8th Henry 修飾為一名獨裁中有愛存在的君主,真實的人是怎樣的真只有時光機回到過去看見真人和真人對談數刻才知事實如何。

本戲的故事發展其實好容易令人猜透下一步是如何,若想看劇情的人士不彷買票進場一看,但若想看甚麼激情或血腥鏡頭,那倒會令你失望。作為男性而言,筆者鼓勵你們不會陪同女士入場觀看,那只會自暴其短;反之男士在片中可以學到的東西則是好多,讓你學習如何面對女性。另一方面,女性則會在主角身上學到作為一個女士,如何在一個男士的世界中,得到權力和取其歡心以及是甚麼是可以做和不能的東西。

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

當陽光再臨大地,時針指向2008年5月19日4時57分40秒,天安門廣場,鮮豔的五星紅旗緩緩下降。

當笛聲警報長鳴, 13億中國人齊身肅立,低首默哀,歷史定格在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

這一刻,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神州共悲;這一刻,山巒無語,江河嗚咽,舉國同哀!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們同胞失去的生命,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們同胞遭受的災難… …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次為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傷亡舉行的全國性哀悼活動,也是第一次為自然災害中罹難同胞降半旗誌哀。

我們向遇難同胞致哀,向那些在黑暗中寂滅的生命致哀!截至5月19日12時,汶川大地震已造成34073人遇難,而這冰冷的數字還在無情地增長。他們是父親,母親,兒女,兄妹,是我們血脈相連的骨肉同胞,是共和國無法割捨的摯愛。這份痛楚,將由13億中國人共同承受;這份哀傷,將由中華民族一起分擔。
我們向遇難同胞致哀,向那些與死神不屈抗爭的生命致敬!汶川大地震,是對脆弱生命的無情摧殘,也是對生命意志的永恆見證。殘垣斷壁之下,多少生命依靠頑強的信念苦苦支撐,不管是否創造了生命奇蹟,但他們都與死神搏鬥過,與命運抗爭過。他們的執著,他們的不屈,他們的堅韌,他們的渴望,都將作為人類的共同記憶,永遠留存在我們的生命裡。

我們向遇難同胞致哀,向那種生死瞬間的人間大愛緻禮!山崩地裂,造成了猙獰恐怖的自然斷裂,卻也呈現了可歌可泣的摯愛真情。在災難來臨的瞬間,多少人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在生與死的邊緣,多少人將死的選擇留給自己。讓我們記住他們的愛,記住這些普通生命綻放出的溫暖光輝,記住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精神疆界。

人民高於一切,生命高於一切。一個文明進步的現代社會,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黨,必定把人的生命置於最高的價值地位。因為每一個公民都是國家的主人,失去任何一個生命,都是國家的損失,都是民族的哀傷。尊重生命,銘記苦難,將使一個國家在挫折中奮起,將讓一個民族在磨難中前行。

7天7夜,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氣壯山河的生死營救,感天動地的舉國馳援,愛心湧動的無私奉獻,激發了中國人民和衷共濟,萬眾一心的民族精神,再現了我們民族在艱難困苦面前不屈不撓,團結奮鬥的光榮傳統。歷史會證明,地震能摧毀一些東西,但它必將以另一種形式重塑。世界將看到, “一個能夠出動十多萬救援人員的國家,一個企業和私人捐款達到上百億的國家,一個因爭相獻血,自願搶救傷員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 !

救援還在繼續,挑戰仍在眼前。願全民哀悼凝聚起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頑強信念,用我們的不屈鬥志和實際行動激勵國人,告慰逝者-

“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 !

人民日報 2008-05-20

一線希望百倍努力

時間已經整整過去7天,抗震救災進入最緊急時刻。當此之時,搶救人民群眾的生命仍然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我們仍然要繼續爭分奪秒地搜救被困群眾。這是黨中央著眼於抗震救災全局,堅決打勝這場硬仗提出的明確要求。

人民生命高於一切。作為國家的主人,作為國家的公民,每個生命都擁有尊嚴,都必須格外珍惜。這是黨中央實施千里大救援展示的生命宣言,是全體救援人員賴以頑強拼搏的堅定信念。

對於在大地震中的遇難同胞,我們設立全國哀悼日,國旗為罹難同胞而降,汽笛為罹難同胞而鳴,防空警報為罹難同胞而響,全國人民為罹難同胞而哀。這彰顯的是生命的尊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對生命的尊重。而在每一片廢墟之上,救援人員仍在竭盡全力搜尋,只要有一線希望,就絕不放棄;只要有一點生還可能,就付出百倍努力。這是我們珍惜生命的最好體現,是對廢墟下仍然頑強堅持的每一個生命的莊嚴承諾。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儘管現在早已過了震後7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但受困人員獲救的喜訊仍然不斷傳來,至少在一些廢墟下仍然發現有生命的氣息。埋壓在廢墟下的生命的堅持和抗爭,不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展現了頑強的生存意志,更體現了對黨和政府,對人民子弟兵的高度信任。 “我就等你們來救我,我相信你們會來救我! “這是埋壓在廢墟下人們的期待和呼喚。

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困人員搶救成活率會越來越低,這不以人的意志和情感為轉移。現在,最緊要的就是要充分發揮人民子弟兵的突擊隊作用,在救援隊伍進入所有鄉鎮的基礎上,盡快進入所有村莊,排查每一處倒塌房屋,竭盡全力搜救被困群眾。要充分發揮專業救援隊伍的優勢,實行科學救援,盡最大努力搶救被困群眾的生命。只要還有一個生命,只要還有一息尚存,我們都要不惜一切代價,付出百倍努力。

對人民生命的珍惜,必將贏得人民的尊重,極大地凝聚起人民的力量,極大地凝聚起壓不倒,摧不垮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這種力量,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薪火相傳的寶貴財富,是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困難,風險和挑戰的強大動力。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體軍民的頑強拼搏,有全國各族人民的同舟共濟,我們就能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堅決打勝抗震救災這場硬仗。 我們禮讚生命,我們期待奇蹟!

人民日報 2008-05-20

災民悼念倍沉痛:「我們不哭!」

當淒厲的警號在空中悲鳴,撕心的哭聲於四周起伏,在都江堰、綿陽、成都、北川……千千萬萬個「5.12」四川地震的親歷者、生還者彷彿又重回168個小時前那夢魘般的一刻。8級地震撕裂了「天府之國」的山川河流,摧毀了這裡的城市村莊,但今日的默哀,四川各地的悼念卻不僅是淚水……在幾百名學生遇難的都江堰漢旺鎮聚源中學,在安置了3萬多災民的綿陽九洲體育館,在數萬人聚集的成都天府廣場,所有人都呼喊出同一個聲音:「四川,雄起!我們,不哭!」

一大早,都江堰聚源中學倖存的80多名初一學生就陸續來到鄰近的聚源小學,在操場上的帳篷教室裡,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了震後重返校園的第一課。
復課學生 冀「重拾希望」

一位學生在黑板上寫到「放下沉重的心,重拾希望」,鼓勵同學們調整心態,早日恢復正常生活。14歲的雷爽告訴記者,同學們一直不願回顧那場地震,「上初三的表姐就被壓在樓裡面,沒逃出來」,「希望同學們在天堂也能幸福快樂地學習知識。」

14時28分,在垮塌的教學樓前,倖存的老師和失去孩子的學生家長集體哀悼遇難的師生。按照當地祭奠風俗,大家在默哀後放起鞭炮,送遇難者們最後一程,祈願「孩子們,走好」,「老師們,走好」。家長們在孩子生前教室的位置上獻上花圈,點燃蠟燭香火,呼喊著孩子的名字悲痛欲絕。

在四川最大的災民安置中心綿陽九洲體育館,14時28分,1.6萬名災民和上萬名工作人員、志願者也頂著炙熱的陽光,舉行簡單肅穆的默哀儀式。雖然親身經歷了地震的恐懼和失去親人、家園的悲痛,大家面帶憂傷,但普遍情緒平和,沒有出現過於激動的場面。一些母親,更是緊緊抱著孩子,眼神中充滿了對親人的愛和對生活的珍惜。
手持百合 祝福「同胞走好」

在距離震央汶川僅百多公里的四川省會成都,從下午1時許起,市中心的天府廣場前就開始聚集起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民眾,或持一束百合,或繫一朵小花,默默地相互禮讓著站好。廣場中央,兩個青年豎起一幅輓聯,書「同胞,走好!」見狀,一位女警官主動走過一旁,幫忙拉起鮮紅的五星國旗。

2時28分,警報響起,人們低首哀悼,人群中傳來低沉的泣聲,不知是哪一個心痛難忍的市民先行拉起身邊人的手,整個哀悼的人群紛紛拉起手來,十指緊扣。

2時31分,鳴號畢。在寂靜中悲痛的人們突然爆發,「同胞,走好!」,「四川,雄起!」「中國,加油!」淚流滿面的人們誰也不願意放下高舉的雙手,放聲表達對同胞的哀悼,為四川和中國抗震救災加油。

文匯報 2008-05-20

天安門前悲吼「中國加油!」

國旗低垂,汽笛長鳴,山河齊哀,舉國同悲……5月19日14時28分,遼闊的中華大地格外肅穆,13億中華兒女都沉浸在深切哀悼中,為在一周前同一時間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的數萬同胞默哀3分鐘。

這是共和國歷史上首次為自然災害遇難者舉行全國默哀,也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為死難黎民百姓舉行的最大規模的哀悼活動。

中南海懷仁堂前,黑底白字的悼念橫幅下,胡錦濤等國家領導人面向國旗肅立,寄託哀思。

全國默哀 汽笛長鳴

在首都的心臟—天安門廣場,降半的國旗下,從各方自發湧來的數萬民眾聚集有數十層之多,他們都身著素裝、胸佩白花,表達對逝者的悼念和緬懷;北京的各個角落:大到國家體育場—「鳥巢」、王府井大街、中央機關,小到公交車站、胡同、十字路口,過往行人佇立,車輛停駛鳴笛,交通警察行脫帽禮,悼念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亡靈……

上證所、深交所在這一刻起臨時停市3分鐘,其間所有證券交易暫停;祖國各地各省市,不論大街小巷,不論社區廣場,不論樓宇庭院,不論學校工廠,不論城市鄉村,民眾垂首默哀,淚如潮湧。

在香港,時代廣場行色匆匆的港人停下了腳步,輪船、火車和非運營狀態中的公交車輛同時鳴笛, 港島中環特區政府大樓前,行政長官曾蔭權亦率百餘名公務員肅立在半垂的國旗和區旗下,同全國人民一道為遇難同胞默哀。

默哀鳴笛3分鐘後,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的民眾久久不願離去,大家自發留下來,揮舞著五星紅旗,齊聲高呼「加油!四川加油!中國加油!」 震耳欲聾的呼喊迴盪在廣場上空;而災區搶險現場,警報聲尚在蜀中盆地迴旋,救援勇士立即擦乾眼淚,重返工作崗位,投入新一輪戰鬥……

有一種力量 令國人抖擻

是的,釋放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的汶川地震奪取了同胞的生命,毀滅了美麗的家園,但也凝聚了中華兒女的力量:一種堅毅、友愛、直面災難、相互扶助、組織有序、抗災有力的強大力量!

總有一些力量令我們淚流滿面,也總有一種力量令我們抖擻精神。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奮發!

文匯報 2008-05-18

達賴向四川地震災民致哀 (中國)


正在德國訪問的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對四川大地震的死難者表示哀悼。達賴在柏林市勃蘭登堡門向2萬人發表講話,向四川大地震中失去親人的災民致哀,他呼籲要以對話結束暴力,又重申並非尋求獨立,只是要求西藏自治,以保護西藏獨特的文化傳統。另外,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長海德瑪麗,在柏林與達賴會面45分鐘,是唯一會見達賴的德國內閣成員,中國駐德國使館已多次向德國政府提出交涉。

星島日報 2008-05-20

傷心大地靜下來

舉國同哀!為悼念四川地震中的遇難者,昨日下午二時二十八分,即上周一四川發生地震的一刻,全國汽車、火車、艦船汽笛和防空警報齊鳴,全體中國同胞集體默哀三分鐘向汶川地震遇難者致哀,時間在這一刻凝結,全國人民的心連繫為一,同悲同哀,為中國人首次用舉國哀悼方式向在自然災害中的遇難者,表達悲痛和懷念。

為表達全國人民對汶川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將昨日至二十一日一連三日定為全國哀悼日。期間全國和各駐外機構下半旗,停止公共娛樂活動,外交部和中國駐外使領館放置弔唁冊。北京奧組委亦宣布,奧運聖火在內地的傳遞活動暫停三日。

下半旗致哀

在昨日凌晨四時,天安門廣場已有二千多名市民守候。山東的退休教師于會林坐了七個小時車特地趕到天安門廣場見證這次特別儀式。北京市民馬振峰偕妻子蔣曉霞也一早來到天安門廣場。馬振峰感慨地說,他與妻子習慣每日早起參加升旗儀式,但昨日心情特別沉重。

在四時五十八分,升旗禮開始,五星紅旗在升到旗杆頂時即緩緩下降,至旗杆中段始停住,為汶川地震遇難同胞致哀。除北京的天安門、人民大會堂及中南海新華門外,全國各機關及所有駐外機構均下半旗。

至昨日下午二時,天安門廣場上又再聚集上萬市民,當中很多人身穿黑衣、手持白花和五星紅旗。一名在唐山大地震當年出生的女士說:「那一次災難已經讓很多人失去親人,所有記得那次地震的人至今都無法忘記當時痛苦,沒想到在我們有生之年發生這樣大的地震。」

在下午二時二十八分,防空警報鳴起,天安門廣場氣氛即時變得肅穆,漫長的三分鐘鳴笛聲夾雜 哭泣和抽噎聲。不過,儘管廣場喇叭響起「默哀畢」,但仍有大批群眾不肯離去。

時鐘停擺動

除北京外,各地都同時舉行哀悼活動,昨日,地震重災區四川青川民眾在青川中學舉行哀悼儀式。在河北唐山,市民湧到抗震紀念碑廣場默默哀悼。在江西南昌,華東交通大學師生用蠟燭砌成心形,再在「心」中用蠟燭拼成「四川」,再在燭光中集體默哀。

在浙江寧波,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團隊舉行默哀儀式,聖火傳遞活動在寧波暫停三日。在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所停止三分鐘交易默哀。在四川綿竹漢旺鎮漢旺廣場的大鐘前,當地民眾與救援人員一同默哀。地震發生後,大鐘時針停止擺動,永遠指向二時二十八分這個災難來臨的時刻。

另外,全國多個城市昨晚均有燭光晚會,上海市政府大廈前的人民廣場有逾萬群眾聚集,點燃洋燭,而在成都亦有逾千名民眾走到天府廣場,用洋燭砌成「512」,即四川大地震的發生日子,悼念死難者。
世界衛生組織一百九十三個成員國代表,昨日在瑞士日內瓦開大會時,全體起立為四川地震默哀一分鐘。

東方日報 2008-05-20

讓筆墨對得起靈魂

多年以來,特區學生於課堂上都要讀錢鋼的《唐山大地震》,而且需要考試,人物時間地點情節,透過筆力千鈞的紙上報道,莘莘學子,遙遙追認30多年前的一段可哀歷史。

然而誰都沒料到,30多年後,紙張上的歷史變成現實裏的噩夢,像魔幻電影的恐怖鏡頭,文字間的記述統統蘇醒過來,由平面而立體,每個方塊字皆扭曲變形如怪獸,伸出魔爪,跨出書頁,張開猙獰的眼睛和大嘴,向小孩子們作勢欲噬。

孩子們把身子往後靠仰,自然反應地予以躲避,但不可能避得開,因為滿山滿湖的災難充斥於報紙上電視上以至街道上的募捐箱內,小小的心靈明白,這次是真的了,不再是筆墨遊戲,歷史原來可以就地重演、捲土重來。

翻開《唐山大地震》,滿目瘡痍的廢墟素描跟當前所見幾乎全無兩樣,都是哭聲震天,都是血流成河。或許最大的所不同只是,當時的消息基本上是被封鎖的,故只能依靠像錢鋼這類有心有勇有智有謀的記者,承擔巨大的這樣或那樣的壓力,拿鏡頭,提紙筆,踏在廢墟的瓦礫上,彎下腰,把染血的磚頭一塊塊地撿起,努力拼湊還原一場悲劇的本來面目,但我們又必須無奈地相信,在鎖國的政治氛圍下,他所遺漏的或沒法被呈現的災變真相,恐必遠比他所能勾勒的多出許多、許多。而這一次,30多年後的這一次震災,新聞工作者總算有了比較寬鬆的採訪空間、比較充裕的探索權力、比較合乎文明期待的行動自由;災難相同,不太一樣的是時代與政策。

是的,時代變了,政策變了,評論者的觀感遂也不得不變,故連極具批判力的內地新聞工作者李大同先生亦在本報「世紀」版上予以肯定,撰文感嘆「這次總算比較有點像樣」;即連經常批評北京封鎖新聞的國際傳媒,包括CNN、BBC、《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等,亦用了「unusually open」之類形容詞來稱讚那幾分讓人喜出望外的進步。這些正面的形象和熱烈的掌聲,得來不易,聽進中南海的開明掌權派的耳裏,想必心甜受用。當別人沒有把你「妖魔化」的時候,你是有權利感到高興的;當你終於沒有給機會讓別人從「妖魔」的角度評價你,箇中高興,更有資格升級為自豪。

可是,記不記得中學裏那位四眼老師經常提醒你什麼?自豪可以,卻千萬別淪於自滿。自豪感是一種榮譽,代表進步與昇華,但假如自豪一旦定格為自滿,那便必意味故步自封、甚至進兩步退三步。在這期許下,今天鼓掌的人有充足的理由密切注視你何時跨出下一步、如何跨出下一步、怎樣在這一步的基礎上開拓下一步的軌;一旦出現沒法讓人滿意的風吹草動,今天把掌拍得愈起勁的人,明日很可能便是把噓聲發得愈尖亮的人。

這絕不是杞人憂天的過慮,因為內地網站已經流傳不少新聞工作者的抱怨貼子,他們普遍表示,是次震災採訪的自由度遠比想像中高,各級官員的合作度亦遠勝於前,或許在災變面前,人的心,變軟了,人的臉孔也慈祥了,中國記者與境外記者並肩作戰,互相提攜也互相挑戰,令內地的新聞報道像被放進微波爐般被高速加熱,叮一聲,變得前所未有地積極、動態、進取。中國記者們目睹震區慘,固感悲慟,但於悲慟裏親歷新聞進步,難免亦隱隱感覺到欣喜與安慰。但中國終究是中國,內地記者所面對的「國情」終究跟境外同業不盡相同,其中最重要的是,採訪完畢,返回報社,境外記者基本上能把眼見的耳聽的都寫下來,並可尋根究柢,深入探索新聞背後的線索結構。中國記者呢,返回報社,則仍框限重重、禁忌多多,在不同層次上遭受權力壓預,下筆實難盡言,落墨無法暢快。

有一個網站甚至貼出了一段留言,發訊者表示,報社高層直接下令,報道災民慘,可以,但切不可對災變的預防不足和救治缺失妄加評論,更不可質疑分析災區官員是否有貪污瀆職;至於賑災款項的調度、樓房建築的規範、中央應變的效率等,亦是提也別提。留言者說,報社高層所提出的理由非常簡單,當下之急,在於「救人」二字,除此以外,別無其他,而當有記者問及「救援工作結束之後,能否評論?」,高層沒有回答,只是冷哼了一聲、狠瞪他一眼。

這樣的指令純粹出自報社高層之口,抑或他只是轉達中宣部的意旨,誰也沒法查明追究。真正重要的是,有了諸如此類的指令,等於把得來不易的新聞寸進再度封住了、縛住了,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辛苦採訪得來的那點成績,因為,有新聞採訪而沒有分析追蹤,有悲情感性而沒有理性評論,等於下雨時帶了一把破傘出門,極難阻擋風雨濕身;也等於演出了一齣賺人熱淚的悲劇,哭完了,把紙巾掉棄了,再讓一切回到原點。

新聞自由進步了?Good。但真正該做的是great。 既然踏出了一步,請別吝嗇,請再踏出一步,別讓自豪變成自滿,要讓自豪變成驕傲。大地裂變,唯望中國重生,至少,唯望中國新聞重生,且讓中國記者的筆墨對得起被大地吞噬的中國靈魂。

馬家輝
明報 2008-05-20

香港掀起救災熱情 與其勸退不如善用

昨日下午2時28分神州大地一片哀鳴,有人抱頭痛哭,有人在默禱。悼念過後,不少人還在想,面對無情的大地繼續在震,大家可以做什麼?由成都到北京的街頭,群眾高喊﹕「四川加油、中國加油……」這些激情可說都是在沒有藥引的燒點下自然地從人民的內心爆發出來,因為這次四川地震災情委實太慘了。官場中人透風謂,香港也有一股類似的救災熱情在升溫中。

四川大地震令舉國悲慟,災場滿目瘡痍的情景,再加上災民道來一個又一個令人盈淚鼻酸的求生故事,牽動了不少港人的熱忱。在不到一周裏,香港不同的團體與組織估計已為今次地震災民籌集了逾10億港元的善款,差不多等於民政部至今收集到的108億人民幣總捐款的十分之一。對於一個只有700萬人的小社區來說,逾10億元的捐款肯定不能說是一個小數目。

官場中人透露,近日更有不少熱心的香港市民,有的甚至是孑然一身者,主動聯絡政府不同的部門,自動請纓嚷希望北上協助災民。不過,由於內地仍在努力進行搶救及災場搜救工作,不少災區環境仍非常危險及惡劣,甚至沒有可睡的地方,或較好的食物供應,而且內地有關部門實在無暇接待一些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士前往災區協助救災。各界及市民的一番好意,內地有關部門唯有請特區政府代為婉拒及致謝。

官場中人續稱,即使是特區政府,目前也都只有等候內地「落單」,通知香港可以從哪方面施加援手。直至昨晚,內地還沒有提出新的救災要求。不過,政府相信,稍後特區還可為國家多出一點綿力,尤其當四川災場進入清理及重建的階段,因香港在土力工程、建築方面,尤其是對於如何處理坍塌的山坡,是擁有相當高的專業技術。

不過,一如溫總理所言,今次的救災工作是要舉全國之力來進行的。一位有管道直通北京的政壇中人就指出,目前災區一帶便有多達二三百萬名無家可歸的災民,單單要為他們構建容身之所,便是一項極之浩大的工程,何幾個月之後,秋涼的天氣便會重臨這片苦難的土地,因此住的問題絕對刻不容緩。另外,在今次地震裏,不少學校均倒塌了,頃刻間活埋了無數可貴的生命。這些殘酷現實再次提醒大家,過往內地不少地方政府在資源缺乏的情下,為了讓更多孩子可以上學,根本只能興建這些每所只需二三十萬港元的簡陋校舍。這時,當大家都在說,要為孩子上學的地方加進防震的設計,那麼全國數以十萬計的中小學又如何呢?一旦要全面升級,那麼所涉及的巨大資源又從何而來?

正因為善後工作如此巨大,因此有政壇中人明言,與其勸退港人的救災熱情,倒不如把這些善心人士組織起來,有計劃地把力量投放到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去。在這個問題上,中聯辦明顯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李先知
明報 2008-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