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7日星期二

王石“捐款門”與總裁博客

我上週寫的一則新聞中提到﹐四川大地震後﹐在中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捐款熱潮之時﹐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因為在個人博客里為萬科捐款二百萬辯護﹐說了一些自己事後都覺得不合時宜的話﹐激起了民憤﹐成為眾矢之的。一些網民甚至稱此事為王石的“捐款門”﹐借喻“水門事件”和“伊朗門事件”對尼克松和里根兩位美國總統的影響。

王石絕不是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因為網上不慎言論而惹火燒身的商界人物。公司總裁和高管寫博客﹐在論壇上發表意見的越來越多﹐效果如何卻尚無定論。

做得好的﹐象這次“捐款門”之前的王石博客﹐有助於加強與公眾、員工和投資者的交流﹐幫助公司樹立好的品牌形象。但做得不好時﹐輕則損害個人和公司形象﹐重則惹官司上身。

美國商界寫博客的人也很多﹐比較有名的有Sun Microsystem留馬尾辮的總裁Jonathan Schwartz(http://blogs.sun.com/jonathan/)﹐Marriott國際酒店年逾七旬的董事長J.W. “Bill” Marriott Jr.(http://www.blogs.marriott.com/)﹐和億萬富翁、NBA達拉斯小牛隊老板Mark Cuban(http://www.blogmaverick.com/)。他們既寫商務理念﹐人生參悟﹐也吹捧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或攻擊對手。

有時侯﹐他們博客的內容會成為新聞。我曾報道過時任摩托羅拉首席技術官的Padmasree Warrior(現任思科首席技術官)﹐在她的博客里批評競爭對手蘋果公司的iPhone。

我一度最喜歡讀的總裁博客是“Steve Jobs秘密日記”。這個博客開始是由一位自稱“假Steve Jobs”的匿名作者寫的﹐口吻模仿有尖酸刻薄、狂妄自大名聲的蘋果公司總裁Steve Jobs﹐以獨白的形式﹐對硅谷各色人等﹐從比爾-蓋茨到甲骨文公司創始人Larry Ellison百般奚落﹐對我們這些報道科技公司的記者也不放過。去年初﹐這位寫手的身份成為硅谷一大懸念﹐引起很多猜測﹐一些人甚至堅信作者就是Steve Jobs﹐連比爾-蓋茨都開玩笑聲明自己不是假Steve Jobs。最後寫手現身﹐原來是《福布斯》雜志的一位資深編輯。

雖然越來越多的公司高管開始寫博客﹐但有意思的不是很多。在很多美國公司﹐這類博客在每次發帖之前都會由公關部和律師審閱、修改﹐以免造成公關危機或惹上官司。但這種做法與博客本身的特點有很多沖突。好的博客需要觀點鮮明﹐至少要有色彩﹐這樣讀起來才有意思。經過公關和律師之手改過的文章還能剩下多少可讀性可想而知。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般不喜歡讀這類博客。如果可能的話﹐我願意讀沃倫-巴菲特的博客﹐因為他夠智慧。還有真的Steve Jobs博客﹐因為他夠尖刻。

但偶爾也有不循規蹈矩的高管寫出格的話。在美國﹐因網上亂發言跟頭栽得最大的要數綠色食品連鎖超市Whole Foods Markets董事長兼總裁John Mackey。他從1999年到2006年在雅虎財經網上的股票論壇以假名發了幾千條帖子﹐多是說Whole Foods的好話﹐反駁網友的批評﹐或是貶低競爭對手。後來被我們報社一位記者披露﹐掀起軒然大波。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曾調查他用假名發帖子時是否不恰當地披露過信息。Whole Foods董事會也對他進行了內部調查。他去年7月因為這些調查停止寫博客﹐上週開始續寫。第一句話是:“我無法形容能重新開始寫我的博客感覺有多好。”

說實話﹐一直以來﹐我還比較欣賞王石的博客﹐因為它符合觀點鮮明、有色彩這兩條標準。他的直率和公開無論在中國商界還是在美國商界都算少見。讀他的博客﹐你對他這個人會有比較清楚的認識﹐當然喜歡不喜歡是另一說。我曾經跟美國朋友戲言﹐如果中國有總統選舉的話﹐那幾個寫博客的商界大腕們當選的機會可能會比較大﹐因為起碼中國網民們對他們的瞭解比對政府高官多得多。(現在的情形已是完全兩樣)

我上週就“捐款門”採訪王石時﹐他說他沒有想到自己針對網民評論的一個回帖會引發如此大的反應﹐他現在意識到那些話也許幾年以後可以說﹐但在當前這種情況下說確實不合適。他擔心這次事件對公司形象造成壓力﹐還令很多善良的人失望。但現在他再做什麼﹐都會被說成是做秀。

但他最後還是堅持﹐中國的網上論壇不應該實行實名制﹐雖然有些人會不負責任地發泄情緒﹐但更重要的是這種做法能鼓勵更多的人發言、講真話。

我希望王石能象保持他博客的風格﹐也希望網民們給他個機會﹐因為中國社會需要透明和公開。沒有前幾年大家為公開和透明做出的努力﹐今天就不會有企業與富人應該怎樣回報社會這個討論。

袁莉 2008-05-27
WallStreet Journa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