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30日星期三

聖火之恥

話說昨天香港奧委會宣布傳遞聖火名單時,大家都覺很驚訝。驚訝的是名單內有很多與奧運無關痛養的人,更甚的是從事淫業鈎檔的人也可以當聖火傳遞手,真的不能不配服我們的香港正腐和噢違會。


當然,與中共政府和代表香港的人物傳遞聖火是沒有甚麼出奇的事,如汪明荃,方力申和陳奕迅幾人,一個人大政協委員,一個是奧運主題曲廣東話版主唱者以及前香港游泳紀錄保持者。曾憲梓入選本人也覺得沒有甚麼異議,但為何一個區區馬夫可以入選當傳遞手呢?真真正正的與奧運和參加過各大小型運動比賽的運動員真是可以十隻手指也可以數得到。

香港難免給人一種鄉下仔大鄉里出城的感覺。

有新聞報導指出,中國某些省份會以當地人及不同行業的人傳遞聖火,以表示眾樂樂。原意是好,但這份心意來到香港就不好咧!香港奧委會受制於政治和商業贊助的因素,在選取各聖火傳遞手時,少不免會受到各方的壓力,完完全全沒有了自由意志的存在。也許它們覺得有,但在筆者眼中卻沒有。

找一個馬夫當聖火手,筆者可以衰一點建議,不如找來愛迪生陳和黑包喬來送吧!同樣都有代表性,又或者可以找回當年字母小姐案的錢生也可以。既然要找,那又為何要找一些虛偽至極,當全世界天真和傻的人來做呢?

問心一句,鄉港這次活動,本是聖火之始,但如今的鬧劇卻變成「性和之始」或「聖火之恥」。也許有人說筆者激進,許有人說筆者不愛香港,但真的為香港設想的人有多少個呢?不是沒有而是只有冰山一角。

2008年4月19日星期六

01 Professional

究竟,甚麼是「專業」呢?任何職業都可以叫作「專業」嗎?還是要有美國或歐洲專業協會(亞州是機乎沒有世界應可的專業協會)頒發的文憑或証書才叫專業呢?在英文叫作 "professional"時,那麼,這個所謂「專業」的定意是其麼呢?

在辭典中,"professional" 解作以下︰
engaged in a profession or engaging in as a profession or means of livelihood; "the professional man or woman possesses distinctive qualifications

所謂 "professional" 就是要達到一定的水準才叫作「專業」。Mr. S 有個疑問,是社會定義還是由某個人定義出來的呢?沒有專業文憑和証書就不可以稱作「專業」嗎?

在香港,人們定義那個人是否「專業」有幾個層面,一是那個人從是甚麼職業;二則是那個人有沒有應可的專業資格。回歸到中上環工作的筆者,又再次投身於所謂(真的是所謂)專業考試當中,這些是以往讀書時期常聽到的協會,也有些是近來才知道原來雞毛蒜皮的東西也有專業考試。

不是筆者不想考試,而是當眾人打開某個求職網站,要求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最少也是大學畢業的程度,這個編作者自己則不用擔心,反而是其他附帶技能和專業資格才是嚇怕了筆者。大家有否想過,一個普普通通的 data research 也要求大學畢業兼最好懂得 premiere 或者 CFA 等。學懂前者不是一件大難的工作,後者則是合格率不足 10% 的 CFA。

另一個例子是,筆者現在工作的位置也讓好多人混淆竟究是甚麼東西……那就是 web-coordinator。筆者公司視 coordinator 為 data entry 角色,但是其他公司則視作中介人和 account servicing 的角色。誰對誰錯真是不好說!要好說的就是香港好多人是資源錯配

有專業資格不代表會做回那項專業的工作,正如筆者的朋友常常問道本人,為何一個擁有專業會計師資格的人會不做會計師,而去了多媒體公司做一個渺小俾人看不起的編輯。一來筆者沒有興趣當會計師,二來筆者對於六個位數字以上的東西會出現頭痛的情況。會計的前路當然會比編輯的前路好,若兩者付出的努力和勞力相同,會計的回報一定會比作編輯的更大更多。

說回正題,在香港這個品牌效應的社會中,有專業資格比沒有的好。不論是醫生、律師或是會計等行業,只要你是擁有專業資格的,別人就會對你阿叟奉誠。這不是中國人的錯,而是給西方文化荼毒後的惡果。

2008年4月14日星期一

副學士怨聲載道

對於副學士這個產物,有人歸咎於盲目追求達到升讀大專上院校人數的指標,所以才會濫竿充數,在學士課程以外再製造一個副學士以期達標。這個推論基本上不能算是錯,但卻不能以此來否定當初設計副學士的構思。

每個社會都有發展指標,升讀專上院校的人數和比例可反映當地人口的教育質素,所以為升上專上院校定下目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現實情況卻不能不考慮,其一是投放的資源,現時培養一位大學本科生,每年政府大概要津貼二十萬元,增加一萬個學額就需要二十億元,在資源無法照數增加時,便需另想辦法。而副學士的原先設計,是希望發展成為終身教育的一環,兼且照顧一些工作上的實際需要。

不是每一工種都要求大學學歷,所以外國就有社區學院之設,開辦類似副學士的課程,讓學生可以學習非純學術性的專門知識,例如一些社區學院專門訓練電腦動畫設計師,成為動漫界的少林寺,這就是社區學院和副學士設計的原意。

在外國,社區學院的畢業生可升讀大學二年級,這其實是在終身教育概念下的一個必然環節。學生不以副學士為追求教育的終點,那自然需向更高資格作出銜接,但副學士畢業生卻不是學士課程的先修班和預備班,大多數副學士畢業生在修畢課程後都會投身工作,再進修是以後的發展計劃。

但在香港,整個副學士的概念被扭曲,部分開辦副學士的機構視此為新的財源,又或者以此擴張地盤,攻讀者大多數失意於高考,無緣進身大學,所以才轉攻副學士,希望以此為踏腳石,兩年後可闖進大學之門。

原本副學士可產生分流的作用,但結果是拐了一個彎,又再匯流到大學學位課程。大學根本沒有打算接收所有或大部分副學士畢業生,不得其門而入者,自然生怨,積聚幾年,那就怨聲載道了!

張志剛
東方日報
2008年 4月 14日

對於筆者 Mr. S 而言,編作者不會不知道副學士生的感受。筆者何嘗不是中五畢業後,升不上中六轉戰文憑課程和副學士課程。大學學位在香港不足是鐵一般的事實,但就如張先生所說,副學士不但沒有解救高考和會考失意之人,反之卻弄成怨聲載道。

不說前陣子,科專的護理系副學士忽然不入流之事,基本上香港大部份(應該是百份之九十九)對副學士畢業生採用歧視的態度。也許香港是名牌效應之地,就算大學畢業,只要在工作面試時說自己不是出自名門「香港大學」或「中文大學」,人家就會覺得那個人是次一等,更甚的是若是教育學院出來的畢業生,更被視作九大院校的「蘿底橙」。

副學士成為各大院校的賺錢產品,還記得筆者因為文憑和副學士的某些課程合格,上到正規院校就讀時就得到括免 exemption ,但對於一些專業學會來說,如 ACCA 和 HKSI 等,都要求會員出示由校方所出,因 exemption 而括免不用考試的 paper 。不過,筆者前陣子打了電話回母校問及有關問題時,校方並不是太願意出信去証明。

既然可以 exemption 為何又要大費周章拿封 exemption letter 呢?答案是……專業協會不想揹上這個黑鍋,隨隨便便的就可以給副學士學生得到 exemption 的優惠,所以它們會把這個責任推會大專院校身上。正如科專的護理系副學士學生一樣,醫管局和護管局都不想揹黑鍋,故就乾脆說護理系的副學士沒有資格得到專業的認可。那麼……香港人真的如某明星所說,新一代是「天真」和「很傻」嗎?八九十萬完成一個副學士學位不是每一個學生和家庭也能負擔得起。

既然不承認,為何要繼續存在於這個社會上,每年蠶食香港人的血汗錢呢?

2008年4月13日星期日

豬腩肉

今回想談各位兄弟的「豬腩肉」是也。外國醫學辭語叫男人肚腩「豬腩肉」為「中央肥胖」( Central Obesity )、「中央脂肪團」 ( Central Fat Mass ),以至「腹部脂肪」( Visceral Fat ) 但我覺得沒有一個形容詞好得過「豬腩肉」,事關「豬腩肉」令我們男子想起自己突然變「豬」,自己不發奮運動收肚腩,後果真的如「豬」。

中央肥胖
首先,男為為甚麼出現「中央肥胖」呢?

情況就是這樣的,若果人們每天進食的卡路里和他們用於行動及工作上的卡路里消耗不相等的話,換句話來說人們「食多用少」之後,卡路里便會以脂肪的形態積存在我們身體的脂肪細胞中。男士們比較不幸,脂肪總會依著基因指令積存在小腹周圍,成為了「中央肥胖」又或者「豬腩肉」是也。女士們比較幸運一點,脂肪會「外圍化」,大部分情況只積存於女士的手臂、臂部、大腿等區域。於是某專家們就用「蘋果型」者形容男士「中央肥胖」,而用「啤利型」者形容女士們的「外圍肥胖」。

男人中風率較高
這也解釋了為甚麼男士會比女士多心臟病與中風的機會,全因為「中央脂肪團」!

這裡也首先我和大家介紹一下「胰島素」( Insulin )。它基本上是一種荷爾蒙,而它的主要功用就是幫助身體細胞吸收消化系統消化食物出來的「葡萄糖」( Glucose )。換句話說,「胰島素」指令肥胖人士長時期將「好嘢」放入身體,細胞會開始不聽「胰島素」指令,這個時候,細胞變成了「耐胰島素」( Insulin-resistant ),而血液入面擁有過多糖份,就會形成出名的「糖尿病」。

醫學研究顯示,若果「豬腩肉」出現了之後,它本身就會成為我們身體入面一個「超級器官」,自己也來分泌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更會破壞「胰島素」的運作,令到情況更壞更糟。相反來說,如果男士又或者女士可以擁有與「中央肥胖」相反的「周邊肥胖」,其分泌出來的荷爾蒙卻不與「胰島素」為敵,解釋了女性心臟病發以及中風率較少的一部分原因。

代謝綜合症 (Metabolic Shndrome)
無獨有偶醫學家們用X光分析流經「豬腩肉」那段大動脈硬化鈣化的程度時,亦發覺「豬腩肉」愈勁,動脈鈣化亦愈高。事實上,醫學界一早亦發覺,「豬腩肉」愈多,個人身體將會同時出現各紅高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合其大成成為「代謝綜合症」,這時老實說,大家離開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又或者死亡已經不遠。

有人或者會說︰如果我有「中央肥胖」,我要做點針對「中央肥胖」的運動如仰臥起坐又或者使用熱能震動腰帶震散「中央脂肪團」不就可以了嗎?

答案是︰永無可能。

與脂肪積存的道理如出一轍,假若男士及女士們貯存脂肪的方式及位置都有所不同,那麼人們減肥以至「毀滅」脂肪的方法亦不會如我們的主觀意願,只會緊緊的跟隨某些規則來加以進行。若果男士想減掉「豬腩肉」猛造運動,聽聞真減掉的只是面部肥肉,最後才瘦至「豬腩肉」,大家不是經常會在和大傳媒見到某些肥胖男人未減掉「豬腩肉」之前,面部肥肉已先消瘦嗎?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邵國華
HIM

2008年4月11日星期五

GREED, The Real Pandemic, Rears Its Ugly Head At Last

I shared my professor, Nury Vittachi's feature. It came from Hong Kong Standard.

The specific feature of my professor is "Dissident's Diary". Hope you guy enjoy it.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last night issued an urgent medical alert about a dangerous virus that could have a catastrophic effect on the world economy. "We've seen massive outbreaks in numerous countries," said a spokesman. "While we're hoping for the best, this could be the pandemic we've been dreading. We urge all member governments to take preventative action immediately."

Doctors are calling the virus Generally Reductive Economically Enervating Dementia, or GREED. If left untreated, it almost inevitably leads to full-blown economic deficiency syndrome.

Overview: Extraordinarily, the GREED virus avoids children and poor people, and has hit the West far more heavily than Asia. Almost all the victims are upper middle class or wealthy, and usually male. Scientists are investigating whether some part of the yuppie lifestyle - designer suits, sports cars or first-class air tickets - is triggering the disease. Ironically,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it eventually causes a dramatic shrinkage of the bank account and can lead to total cashectomies, which is the reduction of the sufferer's net worth to zero.

Early symptoms: In the incubation stage, the sufferer starts to make clearly absurd decisions, such as believing he can make money by granting massive home loans to people who cannot possible pay them off. This was first observed in New York's Wall Street, but spread to banks all over the world, including Asian banks such as HSBC.

Advanced symptoms: As the disease takes hold, the sufferer will choose to make "safe bets" by buying property in cities which are already the most expensive in the world.

In the later stages of the disease, he will put the remainder of his cash in hedge funds with names such as High Risk Probable Asian Disaster Fund. Throughout this period, any attempt to warn him of the inherent dangers in such moves will typically result in an increase in bizarre investments.

Transmission: "Now here's the really bad news," said Dieter Boringly, spokesman for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e can confirm that we have numerous documented cases of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Certain sufferers have been designated "super-spreaders," having been observed to spread the disease to the middle classes. Intriguingly, many of these carried business cards bearing the phrase "Financial Planner."

Contagion: Doctors warn that the condition can be spread in numerous ways. "It seems to be carried by financial newspapers, where it settles on pages with titles such as 'Your Money' or 'Stock Tips,'" said Dr David Daft, a virologist.

High-risk behavior has exacerbated the spread of the condition among people of various classes who make unprotected investments. "Always use protection," he said. "That's our advice to everyone, including the pope."

Treatment: Doctors says sufferers need to be isolated - with electric cattle-prods if necessary - from newsstands selling financial papers, screens showing stock market data, and the storefronts of real estate agents.

"But prevention is the best cure," added Mr Boringly of the WHO. "Make sure you eat several portions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a day, and above all, never, never, never come into contact with a stockbroker, investment banker or financial planner without washing your hands with powerful anti-bacterial cream."

Meanwhile, people in "low-class" jobs such as toilet-cleaning and journalism are watching with astonishment as wealthy financial people lose everything. "My heart bleeds for them," said columnist Nury Vittachi, expressing his deep sympathy by laughing hysterically.

Nury Vittachi, 11 April 2008
Hong Kong Standard
www.vittachi.com

2008年4月9日星期三

什麼是我愛你

和 Miss C 分手後到現在,編作者都是不懂得怎樣去愛人呢!其實,編作者應該在和 Miss C 拍拖時,就應該互相遷就和互相信賴。看合神心意的男人和女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內裡其中的 一些教導,就是叫男女雙方怎樣扶持對方,一同經歷、一同成長、一同感恩、一同見證等。而在合神心意的男人和女人二書入面,Jim George牧師和他的太太伊利莎伯就為如何愛對方而寫下的愛詩︰

我愛你……
不只是因為你是怎樣的人,
也因為我和你在一起時我成為怎樣的人。

我愛你……
不只是因為你的特質,
也因為你正賦與我的特質。

我愛你……
為了你從我裡面激發出來的性格。

我愛你……
因為你將我手放進我滿滿堆積心
忽視所有你無能為力
愚昧而軟弱的事。

為了隱約得見的
以及顯明在光明中的
一切美好關係
其他任何人都無法尋得的

我愛你……
因為你正幫助我
用我生命中的樑木
不是建造客店,而是建造聖殿;

從我每日的工作為中發出的
不是責罵而是詩歌。

若果兩人是真心相愛,又是蒙神喜悅的情侶,那麼這一切一切以往發生的不悅快和痛苦事情,都是神所應許的。同樣,接受別人意和忠告,放下自己自私的一面,敞開心菲,也是神要我們在拍拖時所要學習的功課。因為二人的生活和怎樣待對方,就是愛人如己所說,自己會張最好的一面俾對方,若對自己深愛的人也是如此,那麼對其他人也會如此呢!

如神愛我們比每一樣東西都更深,因為神除了當我們是祂的子民外,還當我們是祂的愛侶般看待咧!

愛與恨

」其實來自七個根源。但說七個根源前,我須向神禱告,因這些分享有建立和拆毀,故求神給與智慧給孩兒與人分享。

若說「」,我們必須認識什麼是「」。這樣可以讓我們更能明白,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人會「小氣」和「野蠻」呢!

」是怎樣產生呢?根據聖經裡面第一個恨人的就是阿當之子 ── 該隱。那他的結果如何呢?該隱殺了自己最親近的人。

創4︰3-6
3:有一日,該隱拿地裏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
4: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
5: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的發怒,變了臉色。
6︰耶和華對該隱說︰「你為什麼發怒呢?你為什麼變了臉色呢?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

哈!哈!最後當然係該隱殺了亞伯啦!但重點唔係後面殺人,而是之前的幾段經文,同命運、同家庭、同地位、同有一個生命之根源的兄弟,應當彼此相愛的狀況失去了。這給我們一個啟示,整個人類所有「」的開始可以從這個例子裡面找到原則。就是當你的「」和「己的利益關係」受到另外一個「」威脅的時候,「己」就與「恨」連結在一起了。然而,這個「」與「恨罪惡」是風牛馬不相及的事。

這個「」包括︰小氣、野蠻、暴力等。透過經文,在一對情侶的關係中,該隱就是男性,而亞伯就是女性。當然,某些情況下,男女的角式會互換,但大多數的情況就是男是該隱,女是亞伯。不要以為男女拍拖會是永遠的和平、永遠以愛相待。這是沒有可能呢!

男女拍拖就是一個小家庭和與朋友相處的影子。男性比女性更加小氣,是男性比較容易產生「嫉妒」。男性的野心是很重,比任何的生物都重,縱然現代社會提倡「男女平等」,但無何否認,有野心的男性會比女性的多。男性之所以「小氣」產生「嫉妒」,是因為男性盼望他是最好的,結果卻發現女朋友或太太有野比他們重要時(如︰用我自己做例子,女朋友請願要男朋友等多一個小時或更多,也心甘請願被同學或朋友拉去食飯或其他活動,但事前大家是約好在什麼時間約會的),男性發現無法達到自己野心裡面所盼望達到的地步,就開始「」那些對我自己地位有威脅、取代自己應當有的地位的人。當然女性亦然咧!

無論男女朋友、家庭、工作圈子、或教會,怎樣過一個和平共處和一個更美好生活呢?我愛你,你愛我;我關心你,你關心我;我尊重你,你尊重我;這樣我們就過一個彼此相愛的生活了。

弗4:2-3
2: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3: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神會提昇你、使你明白︰愛不是從自己作為源頭來解決問題,愛應當用神作為源頭來分給眾人,然後,被分給的愛再彼此結合歸一、歸回神自己的一。

愛 的來源是一個恩典嗎?愛的來源是一個突發嗎?我們的感情需要聖靈,否則我們就是隨著生命中許多未知數的突然來臨,變成一個沒有人格的人。生命滿大挑戰是 好,生命滿是平穩也是好,但當中缺乏愛就是不美好。男性愛挑戰,女性愛平穩;男性愛平穩,女性愛挑戰;兩者都愛挑戰或平穩;這四種情侶的風格,表面上看來 沒有什麼問題,但當中卻出現了一個非常之大的問題,是「自我為中心SELFISH」。男女之間出現這麼多的問題,莫過於此呢!

我們之所以「小氣」和「野蠻」,就是我們行得不好,不蒙悅納。

來11:4-6
4:亞伯因著信,獻祭與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
5:以諾因著信,被接去,不至於見死,人也找不著他,因為神已經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已先,已經得著了神喜悅他的明證。
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有信,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噢!悅納是因著「」,而不是因著「行為」。男女之間如果有信,就能得神的喜悅,而神亦會顧念。也許,教會所能教導信徒的東西實在有限,而我們的心又不能存在著真正的「接受」,故我們才會這樣,有「恨」的存在。而第一個被我們發洩的對象,就是 神和我們至親的人,如家人和愛侶。正因為我們沒有信心從神那裡得到滿足,故我們常常都會有埋怨和覺得好多事都不合自己心意呢!

馬丁路德說︰「The acceptance of the acceptance信心就是對「接受」的「接受」。好難明白哦!是啊!原來學習「接受」都已經是一件很困難的功課咧!正如我一開始就說,好唔想這樣,但卻偏要這樣一樣,包括我自己在內,各位弟兄姊妹就是要學習「接受」。

當我們能明白什麼是「」時,我們就自自然然地學會怎樣「」呢!

恨的六個根源︰
1.自身受到不公義的對待
2.所愛的人受到傷害
3.自尊受到侮辱
4.物質與利益被剝奪
5.所願的未能達成
6.達不到果效的愛


愛的七個根源︰
1.愛是從父的本性而來
2.愛是從「道」而來
3.愛是從基督的激勵而來
4.愛是從聖靈的澆灌而來
5.愛是從聖靈所結的果子而來
6.愛是從經歷十字架的異像而來
7.愛是從苦難中的得勝而來

愛偏差了

有人問編作者,男人為何會比女人小氣呢?

當教會注重愛卻忽略恨時,我們就偏差了;
當教會注重恨而忽略愛時,我們又再偏差了。(唐崇榮牧師︰基督徒的愛與恨)


有人用上帝的愛來捆綁祂的義,所以上帝不應當有地獄的刑罰、對罪的審判;又有些人用上帝的義來捆綁祂的愛,所以他們對罪人只有審判沒有赦罪,對人的錯失只 有追討沒有寬恕。這不是男女之間所要學習的東西嗎?斷言我們已經忘記了這些東西很久,又或只是常掛在嘴唇旁而未能做到。

縱然我們可能一面熱心事奉上帝,另一面卻做了越過基督教訓的工作;我們很可能一面自以為是為神大發熱心,另一面卻逼迫我們的弟兄姊妹。這正好是我們弟兄姊妹相處之時,經常所犯的通病。我不能說所有人都是,但所有人都有自己軟弱的一刻,只是大家自身未能察看,所謂「旁觀者清」就是這樣的意思。

救主領我們回到基督所設主的榜樣;恨惡的罪惡,喜愛的是罪人。當你愛的人,不是物,恨的是罪,不是人,我們的感情就聖化了。

男 人之所以比女人小氣,某程度上是神所創造的特性,也許姊妹們並不相信,但你們所面對的弟兄們,卻是比女人更小氣的男性。我們不能和神討價還價,為什麼祂要 這樣創做男性,但可以肯定的是,神本身並不是這樣,這就是神叫我們所學習的地方。人類之所以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人追求改善自己的心比任何各生物都要來得強 烈,對任何東西都有宏觀和微觀的看法,但請緊記,我們是沒有絕對的客觀卻有絕對的主觀。因人就是這樣,說自己客觀其實就是把自己的意見加諸於內,所以客觀 只是用來修飾的用詞。

說到底,這個分享也帶著編作者的觀點和意見咧!

男性比女性更加小氣

在編作者的理論中,男性一定比女性小氣,但好多女性朋友(包括 Miss C 在內)都會說︰「男人唔應該小氣呢!」但事與願違,男性從創造天地以來,就比女性小氣,這個可能只是巧合,但第一個有文本記載小氣的事情,就是在「創世記」中,阿當的小氣和羞家事情。

經文︰創3:11-12
11︰耶和華說︰「誰告訴你赤身露體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嗎?」
12︰那人(阿當)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夏娃),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


WELL! 是啊!男人就是這樣,第一個被神創造的男人如此,他的後代也如此。男人最大的敵人除了自己外,另一個最大的敵人就是女人。古今中外,有多少男人不是衰在女 人手上呢?!中國的周雍王、唐玄宗等;以色列的大衛王、所羅門王等……數之不盡。試問,連得神喜悅的大衛王都曾衰在女人手上,更往論我們一班平凡中不平凡 的弟兄呢?

男性就是這樣,在神的面前,男性也不能盡心盡意地負擔自己所犯的錯,如果這個錯是和女性有關聯的話,男性好不自然地就會把責任加諸於女性身上。一個好小氣又羞家的藉口「如果唔係妳,我做乜會……」或「唔係因為妳,我又點會……

我不相信沒有一個男性不會說這樣的話,因為大家都有一個母親,若沒有女朋友或太太,男性都會把部份責任推缷在女性身上。如是這,日復日、年復年,永不休止。如傳道書說︰

傳1︰9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OH!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嗎?!從過去到現在,阿當到現在我們這一代男性,就是都有同一個毛病──小氣」。明明唔關女人事,但最後都會A字膊的缷在他人身上,最明顯莫過於缷在女性身上呢!

2008年4月8日星期二

正直品格

求你賜我悟性,使我得知你的法度。
詩篇119篇125節

狄皮亞薩是一家知名會計事務所的總裁,他與人合著了一本關於在商業界建立誠信的書。書中提出透明化的理念、負責任的文化,做個正直的人等議題。但在新加坡的一次訪談中,他卻指出,其中一項是那本書教不來的,就是正直。他這麼說:「至於正直,你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真是如此嗎?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準則時常在變,不正直的人能變得正直嗎?答案可以在聖經中找到,聖經是上帝的話,是亙古不變的準則。

詩人大衛並不是跨國企業的領袖,但他治理著一個國家。他對於公義之事謹慎而行。他明白人是多麼容易染上不道德的習性,因為它看起來有利可圖。

因此大衛求上帝:「將你的律例教訓我」(詩篇119篇124節)。他說:「求你賜我悟性,使我得知你的法度」(125節)。大衛恨惡一切假道,他的生活準則是:「你一切的訓詞,在萬事上我都以為正直。」(128節)

沒有人生來就具備敬虔的品格,但藉著研讀上帝的話語、聽從聖靈的教導,我們就能學會摒棄虛假,推崇正直。CPH

一個人在暗中的行為,能顯示出他的品格。
麥考利(Macauley)

誰不負責任?

突然回想起一段舊事。

雖然一般學歷重視的是「學術認可」,但「專業」範疇時有點不同: 「專業學會」的態度比「學術認可」更為重要。例如法律中不少人修讀的倫敦大學校外課程(University of London External)雖非香港政府明文認可課程,但只要開設PCLL - 法律深造文憑,簡單而言即(大)律師執業必修課程,的中港城三大接受其畢業生申請(註:自2007年起須經幾科Conversion Programme,即香港法制等科目才能申請PCLL),倫大課程便有入讀價值;又或假如會計真是一個「專業」,在香港開辦的南澳 (University of Southern Australia)、泥巴(Napier University)會計學士學位亦因香港會計師公會(HKICPA)以及ACCA承認,亦有其可取之處。但亦因此可見「專業學會」可未必賣政府評審機 構(HKCAAVQ)的帳:例如珠海的會計學士雖為HKCAAVQ認可課程,但在香港會計師公會認可名單上卻是榜上無名:若有意應考香港會計師公會QP卻 未看清楚而報讀珠海學位者,可真是怨得誰來!當然若申請人根本無意成為會計師當然不在此限。

(重申:上文只適用於「專業學會」擔當重要角色的科目如法律、醫療、藥劑、會計等非「專業學會」認可便難以在行內開飯的職業,「一般」學科以政府「學術認可」為先總是錯不了 – 凡事總有例外,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

說 起法律及會計,香港兩律師會態度與會計師公會大不相同:雖然兩行業都有人手「過多」的傾向,但會計師公會仍無所不用其極促銷,從其在傳媒大肆吹噓會計大餅 如何潛質無限、尤其近年重點改為向非會計主修學生埋手,恨不得將各科畢業生盡攬於其門下可見一斑;但兩律師會完全相反,其政策似有提高門襤、盡力阻止 (大)律師數字急升傾向。

香港中文大學學術水平應沒什麼人質疑,尤其在學術認可因素上,憑《香港中文大學條例》(Chapter 1109)中大可說是頒什麼學歷也不會惹來學術水平不足的疑竇。然而,一如文首所言「專業界別」所需的不單是「學術認可」,「專業認可」可是更為重要!當 中大法學院初成立時雖然有意立即開辦PCLL。然而,當兩律師會態度有點保留時,即使中大多麼渴望儘早開辦,也不得不依前者意願而延後一年:蓋只要兩律師 會不予承認,即使那張PCLL如何獲得「學術認可」,在職場上亦是廢紙一張!若中大「一意孤行」在兩律師會未首肯前強行開辦PCLL,其畢業生有何遭遇實 不言而喻。

這故事亦非第一次:大約四五年前PCLL學額遠比今日為多,單是港、城兩大有關學額幾乎是今日兩倍,甚至港大太空學院(HKU Space)亦能開辦!開辦PCLL成本有限,但學費可貴得嚇人,對院校而言自是一大收入來源,但與中大例子相同:當兩律師會認為學額過多時,港、城亦立 即將學額降到「合理水平」,太空的PCLL課程更立即關門大吉:若兩律師會不予承認,亦如上面所言那「多出來」的PCLL也只是一張廢紙。

可不是說中港城三大不「據理力爭」,相反這可是非常負責任的表現:即使面對白花花的銀子,當前景未確定時,可不敢將畢業生前途拿來開玩笑。

雖 然PCLL學額大減令法律系學生失望,但假如中港城三大為「滿足學生求知欲望、為法律學業提供人手」而「一意孤行」在兩律師會搖頭時開辦PCLL,難道要 罵從未點頭的兩律師會、又或管的是「學術認可」而對「專業認可」既無權力更無責任置喙的HKCAAVQ?當然,若因修讀了未經兩律師會認可的LL.B.及 PCLL因而質疑學士/深造學位本身而非開辦院校的責任則更是幽默!

若缺齋老人
Saturday, April 05, 2008
若缺齋

R洲達人巡禮(一) - 財華社董事余剛

隨著「財華網」漸成氣候,余剛的目標很明確︰把公司推向資本市場,最終在新興的大中華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外資都還沒有開始大規模地行動,因此要做中文世界最優秀的財經訊息分析和增值服務綜合平台,我們還有點時間。」

1996年,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找到余剛,請他去教書。港大留美學派高手雲集,號稱「香港的學術高地」。 32 歲的余剛有點動心,畢竟赴美讀書、在美國公司工作已有10年,回到學術界是很有吸引力的事。

港大請余剛去教財務學。作為紐約州立大學經濟學碩士、紐約大學財務學博士,又在JP摩爾根做過研究,在高盛(亞洲)做過策略分析員,余剛自信可以勝任。自然,他決定去欣賞美麗的維港夕陽。

當年和余剛一起赴美的許小年、張朝陽、李山、胡祖六、王等散落在哈佛、MIT、史丹佛等名校,如今都已是亞洲區響當當的人物。「我們這代人,中國情結和 改變中國的夢想很多。」余剛很感性地說︰「我在華爾街銀行裡上班,時間長了感覺很枯燥,30歲時可以看到40歲的模樣。而且在華爾街做策略分析員、做交 易,其實是沒有目標的,你不知道自己的價值,也沒有空間。看到中國很熱鬧,我們都想回國干點轟轟烈烈的事。」

大學的空間令余剛有更多的時間思考,他將美國經驗與香港所見寫成評論,刊在香港《信報》和《亞洲華爾街日報》一中一英兩家媒體上。

……

余剛是個樂觀的人,他說自己早已不愁吃喝,但勤奮做事的樂趣一直在。 營銷方面他喜歡親自操刀,並自認為「是很好的 dealmaker」。 後來,余剛適時地將公司更名為財華社集團。 隨著"財華網"漸成規模,余剛的目標很明確:「把公司推向資本市場,再去中國內地、台灣和新加坡,然後在新興的大中國市場牢牢佔據主導地位,外資都還沒有開始大規模地做中文財經資訊服務,我們還有點時間,我們要做中文世界最優秀的財經信息分析和增值服務的綜合平台。」

徐迅/文 (節錄)
2004年07月08日
新財富

2004 年,編作者 Mr. S 看到這文章尾部,心想自己為何在大學的時期沒有遇到這位教授。因為當年科網股爆破,余剛的財華網到現在依然生存下來,心中所想他是一個有能力和才華的中國人。編作者當年慨嘆自己沒有這個福氣認識這位中國人。

2007 年,編作者有幸在某場合認識這位余剛博士。認識他的時候,編作者抱者期盼的心與他交往。不幸的是,編作者與這位在 2004 年時給新財富徐迅筆下稱謂「樂觀的人」卻剛好相反。當年筆者有幸跟隨恩師進入媒體行業,得知恩師在余博士的公司工作,筆者便上前問問恩師的狀況如何。誰不知他一點也沒有理會筆者,轉身抽袖離去。是故意?還是不願回答筆者,Mr. S 當時沒有多餘思考過,但往後在筆者聚裡尋他千百度時,一個叩省筆者的鐵鎚隨之打在筆者的頭上。

在多翻查問下,這位余剛博士並沒有徐迅先生筆下的形容。也許這幾年間讓這位博士變得自高自大或看不起無名小卒吧咧!記得有位商家朋友對筆者講,這位博士真的沒有氣量。朋友告之編作者,因「財華社」某些事情開罪了筆者這位朋友和他的公司,故余博士特意請他吃一頓飯以作賠罪,和氣收場。

原本筆者的朋友想著這頓 飯當作中國人所謂的「和頭酒」,但最後卻讓 Mr. S 的朋友帶著失望和怒氣離開。筆者細問之下,朋友告訴 Mr. S 只是問了余博士,他打聽到筆者的恩師去他那裡工作,以筆者恩師的脾氣和工作狂表演,余博士是否覺得滿意或是受不了。

結果,筆者的朋友要自己自費那頓「和頭酒」。為何編作者的朋友要自費那頓「和頭酒」?筆者在此不方便說原因,此終那也是一件不開心的事情。

其實,編作者還打聽到有關很多關於這位曾名氣極大的博士的故事,當中有好也有不好。在筆者眼中,2008 年 1 月時,「財華網」增一個廣告也沒有,筆者還以為這位博士會大舉炒人,但他卻沒有。可是……編作者後來打聽到的是,「財華網」內的市場部職員是自己相繼辭職而非這位博士給他們閉門羹。這算好事還是壞事,則由各讀者自己去想想。

另一方面,筆者覺得沒有恩師的「財華網」,在余博士的管理下又會有甚麼事情發生呢? 2007 年時,這位博士豪賭一億港元在電腦遊腦市場,換來的回報並沒有想像中理想,衰一點說句可以說是「掉錢落醎水海」。加上編作者好多商家朋友都開始不滿「財華網」現在那個零售及市場部經理的推銷手法,「財華網」要在 2008 年繼續運作下去,筆者真的不敢想像會有甚麼事情發生。是員工們一起工發動「擺工」或是「離職」?還是員工願意和這位博士一起打拚?筆者只能祝「財華網」自求多福。

最後,筆者不知道一個人在幾年間有著這麼大的變化是遇到甚麼的事情,但好肯定的是,有這麼多新聞報章也曾批評過這位博士的管理手法和投資眼光出現問題後,有否思考反省,則只有這位余博士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

2008年4月7日星期一

三國之見龍卸甲


在香港電影史內,甚少會電影會以三國為主題。【三國之見龍卸甲】以近幾年在市場上較少看的電影主題。其實三國為主題的電影是相當的好拍,但要解決排山倒海的士兵問題,則要回內地找公安或臨時演員幫忙,再不是就是用電腦特技來幫補。說到底,電腦特技拍打仗就會如戰狼三百一樣,所有氣勢的場面就會沒有。

回看這套電影,編作者 Mr. S 入場只是打算看百萬軍中救阿斗的一幕,不知是否技術所限,還是沒有足夠人手和物力,劉夫人跳井一幕沒有了,趙雲單輢白馬無人能敵的英姿,在這齣電影可以說是沒有。

筆者不是批評電影編劇改動了歷史原註,但要拍就應該拍得應真一點和花多點功夫。趙雲是輢白馬,但電影中是騎黑馬。剎夏侯恩奪青釭寶劍,變了剎無名小卒從孟德身上奪得。雖然刻劇情不是忠於史實,但是卻不失為一齣近年少有以三國為題的電影。

也許,大家會期待著日後【赤壁】的來臨。不知梁朝偉和林志玲的演出會否比今齣電影內洪金寶的難戲。不是洪爺不懂做戲,而是洪爺對演奸角還是有點兒陌生,在筆者看來,他可以做得更加好呢!至於 Maggie Q 和劉德華,筆者則不願致評,由各位有看這套電影的觀賞家作評審吧!

2008年4月5日星期六

年少氣盛 ,初生之犢,得罪人多,稱呼人少

我為何要這麼動氣呢?魚缸同韓琛唔識野就算,我為何要像他們一樣呢?明顯地,我還有好多好多未成熟的地方 。唉……

人地將 account servicing 對作 sales & marketing 明顯是外行人是對咧!為何我要這樣呢咧?積肥仔入世未深,表面看來好成熟,但是說話就腰心腰肺。唉……

BU 社工系X教授(1996)
「係 說他人唔o岩乜唔o岩乜時,有否想過人地係咪真係唔o岩呢?人地有缺點他自己想的嗎?想也沒想就說人這樣唔o岩那樣唔o岩,本是出於好意,但有否想過那人 已經比以往進步了呢?沒弄清楚他人背景和了解事情真相就瘋癲的罵人,這不是心懷好意,而是心懷惡意。本是出於好心,但好心做壞事就是這種人。建立與摧毀只 是一線之差。」

這一句好明顯唔適合對著我公司的腦細和左右氶相。做衰人易做但好人難做,筆者都唔知自己做錯甚麼,只是請我回來的部門主管走後就連降我兩級!若要說火大,我想筆者自己和公司的同事要火大的地方有很多咧!

箴言 1:1~7
以 色 列 王 大 衛 兒 子 所 羅 門 的 箴 言︰要 使 人 曉 得 智 慧 和 訓 誨 , 分 辨 通 達 的 言 語,使 人 處 事 領 受 智 慧 、 仁 義 、 公 平 、 正 直 的 訓 誨 ,使 愚 人 靈 明 , 使 少 年 人 有 知 識 和 謀 略 ,使 智 慧 人 聽 見 , 增 長 學 問 , 使 聰 明 人 得 著 智 謀 使 人 明 白 箴 言 和 譬 喻 , 懂 得 智 慧 人 的 言 詞 和 謎 語 。敬 畏 耶 和 華 是 知 識 的 開 端 ; 愚 妄 人 藐 視 智 慧 和 訓 誨

愚妄人……我的聖經知識真是小之又小呢咧!

當港女遇到上帝

一日,獨立自信的港女越過沙漠和曠野,來到上帝面前,問:「主啊!甚麼是『愛』?」 作嬉皮士打扮的上帝,輕吐出含有大麻的煙圈說:「愛,就是 LOVE。」 港女又問:「LOVE 是甚麼?」 上帝說:「LOVE 就是 L-O-V-E。 L 是指 Laughter(歡笑),與愛人一起,如果不 快樂的話,又怎算是愛? O 是指 Obligation (義務),愛並不只有歡笑,還要為對 方付出,做自己應該做的本份,這就是義務。V 是指 Voice (意見),二人相處需要有自己的意見,同時亦要大聲表達出來讓對方知道。最後E 則是 Equality (平等),在愛之內,沒有高下尊卑之分,愛人如己,將對方視作等同自己一樣重要。你明白 嗎?」

聽過上帝為了遷就自己程度而說的張X慈式廉價商管拆字速記法後,港女微微點 頭,似乎有所得著。 然而,正當上帝以為完成工作而鬆一口氣時,卻聽到港女說:「主啊!你的道理實在玄妙,我需要時間參詳,但我怕自己會不記得你的說話,所以可否賜予我一些信 物?讓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你的教誨!」上帝看見她就覺得心煩,也就隨手在附近四塊石頭上,刻上 L-O-V-E 四字。

港女見了十分歡喜,想要搬走石頭回家,卻發覺四塊石頭加起來太重,自己一個最 多只能搬動兩塊。 港女開始後悔沒有把男人叫來這裡。 港女想:我住的城市講求男女平等,"E" 字那一塊應該可以不用搬回去。接著,她又望著剩下的三塊石頭想:對伴侶的義務實在太沉重,沒有必要的話就不 要提。於是,港女抱起剩下的兩塊石頭,再次越過曠野和沙漠,回到自己的居處。終於, 港女回到大城市,但此時她已筋疲力盡,回到家立即仆床呼呼大睡。睡醒後,港女發現自己竟將大部份的東西都忘掉,但幸好,她見到床邊仍放著自己 千辛萬苦捧回來的兩塊大石,也就心滿意足地笑起來。

也因此,港女眼中的「LOVE」就變成只有「LV」了。

佚名

2008年4月4日星期五

港股直通車有望奧運會前開通

中國的人個投資者中有55%希望能直接購買香港的股票,赴香港投資的熱情正在高漲。市場分析人士稱,港股直通車有望在8月的北京奧運會召開前開通。

中國証監會在07年8月為了抑制大陸股票市場過熱的局面,曾製定出"港股直通車"的方針,該方針允許大陸股民購買香港股票。不過這一方針至今沒有實施。07年10月滬深股指創出歷史高位後持續下跌,個人投資者開始關心起香港股市,這一趨勢引起了中國証監會的注意,該機構今年對中國上海、北京等79個城市的個人投資者進行了調查,得到了上述結論。

就香港股市很有吸引力的理由,被調查者有55.3%認為香港股市管理規範而嚴格,47.8%認為香港股市能夠確保公開和透明,45.0%認為香港股市富有投資價值。作為國際認可的香港股市,大多數投資者都認為它比滬深股市更有優勢。

中國的個人投資者07年已突破1億,並在城市居民中形成了炒股熱。也有機構認為有的投資者開了多個戶頭,真正的股民應為3000萬至4000萬。中國股票雜誌《証券市場紅周刊》07年底對4800名個人投資者進行了詢問調查,約90%表示07年在股票市場獲得了收益。但是,極具代表性的上海綜合指數在 07年10月16日創出6092.05點後進入了調整和下行時期。4月3日上証綜指較前日上漲2.94%,報收於3446.24點,該數值較最高值下跌了近一半,重回去年4月的水準。

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全球未來經濟不確定,中國政府採取了嚴格的貨幣緊縮政策,投資者普遍希望政府採取救市的措施,但中國政府至今未做出明確救市的表態,拋售股票的情況正在持續。中國股票市場低迷,但資金流動性過剩,剩餘資金已成為通貨膨脹率上漲的一個原因。將這些剩餘資金透過港股指通車引向香港不失為一個良策,市場人士認為,在8月的北京奧運會召開前,香港直通車禁令有望解除。

富士產經商報

蒙蠱能源

蒙古能源(0276-HK)應該易名「蒙蠱能源」,不敢想像新世界發展(0017-HK)主席鄭裕彤的「掌櫃」魯連城主管的上市公司,竟然如此「蒙混過關」、「蠱惑人心」。

蒙古能源910日在港交所發表公告,宣布與「中國石油總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聲稱這是「一家經營石油及天然氣分配業務的主要國有企業」,有興趣參與其蒙古及新疆項目。其後包括《中國證券報》在內的多份內地及香港報章,均以蒙古能源與「中石油」合作為題報道此事,令該公司股價曾單日跳升24%。事實卻是這家公司並非中石油(0857-HK)或其母公司,最離譜的是,包括蒙古能源的發言人在內,都沒有人可以說出「中國石油總公司」是甚麼公司,也沒有地址、電話及聯絡人可以提供。

中國的國企數目很多,但使用「中國」為名受到嚴格限制,必須是中央企業。最權威的資料來源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國資委),其網站特別設立中央企業名錄欄目,並會不斷更新央企名單。近年的趨勢是把央企的數目減少,除非有特別重大的新任務,不會新辦央企,所以央企的名單,也由最初的180多家,減至現時的155家。

讀者可以參考這個連結。
http://www.sasac.gov.cn/zyqy/qyml/default.htm

在這155家央企中,只有三家有「中國」和「石油」之名,分別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也就是中石油、中石化(0386-HK)及中海油(0883-HK)的母公司。

這已是蒙古能源過去一個月第三度使用這種蒙混過關的手法。814日,蒙古能源公布與「中國航天技術發展總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聲稱這是「一所(原文用錯字,應該是一家)於中國經營黑色、有色金屬及其他資源與分配的主要國有企業」,公告稱對方表示有興趣參與蒙古能源在蒙古及新疆的「潛在能源及資源項目」;821日,蒙古能源又公布與「國家電力投資總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聲稱這是「一家於中國經營電力相關的投資及分配的主要國有企業」,也有興趣參與蒙古及新疆項目。

筆者用同樣方法驗證,在國資委的名單上,以「中國」及「航天」為名的只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兩家央企,沒有甚麼「中國航天技術發展總公司」;至於以「國家」及「電力」為名的根本沒有,比較接近的只有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和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沒有甚麼「國家電力投資總公司」。

還有更離譜的是,蒙古能源這三份公告的英文版,竟然沒有這三家「國企」的正式英文名稱,而是直接把中文名稱寫在英文公告的主文內,這在香港上市公司的公告中十分罕見,因為上市公司的法律文件,都必須經過律師審定,而香港的律師行因為普通法的傳統,加上最高層往往是外國人,絕大多數是先有英文文本才有中文文本,所以我們只會在中文公告中看到沒有翻出來的英文,鮮有在英文文本中看到沒有翻出來的中文。

蒙古能源只在英文公告的附註中,才寫出「自行翻譯」的三家「國企」的英文名稱,分別是China Petroleum Group CorporationChina Aerospa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rporation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Corporation。並聲稱據他們所知,這三家「國企」都沒有英文名稱。

這顯然當投資者是白痴!筆者從來沒有聽聞「國企」會沒有英文名稱,莫非這些「國企」從來沒有對外交往?沒有簽過英文的合約?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會和一家連英文名稱都沒有「國企」打交道?

如果蒙古能源是騙子,港交所上市科人員便是偷懶的警察,或者――恕我直言――白痴。根據上市條例,「合作意向書」根本毋須披露,上市公司加強透明度固然可取,但胡亂披露未必成事的意向書,合作方的身分不明,而且是一個月三度出現同樣手法,港交所竟然可以視以不見,任由其接二連三借誤導投資者的公告炒高股價,豈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捍衛者應有的態度?

事件還有一個「幫兇」――國際大行瑞信。瑞信分析員Kenny Lau912日發表報告,雖然對蒙古能源未有評級(Not Rated),但報告對這家公司的評價十分正面,其中一個小分題是「在新疆與領先中國公司合作」,引述蒙古能源已與上述三家「國企」簽訂合作意向書,並在報告中採用蒙古能源「自行翻譯」的三個英文名稱,卻沒有說明這三家領先公司的背景。

瑞信是有名大行,如此草率實在令人驚訝,略為有責任感的作者,在文章發表前先要做驗證工作,這名分析員看到蒙古能源的公告,竟然沒有像筆者一樣的質疑,而是照單全收,有聞必錄。外國投資者本來便對央企的英文名稱感到混淆,瑞信的分析員不做驗證的工作,便代蒙古能源宣揚極可能誤導投資者的訊息,筆者只能稱之為「幫兇」。

羅綺萍 - 二零零七年九月十三日

清明愚人

二零零八年四月四日,在西方他們會視作為愚人節,在東方今天則是農曆清明掃基的節日。

筆者不知道今天是否特別的日子,連食塵署政府他們都要愚弄香港的升斗市民。今天的新聞報導不缺清明掃基人士要清理好留下來的火種,還有其他特別的報導就是長生殿成為沒有骨灰靈位市民拜祭先人的地方。另一方面,筆者這麼多年的掃墓經驗告訴大家,就是死亡的人會越來越多,不會買少見少,因為大家唔會聽到死者復活的報導。如果大家看到或聽到有死者復活,那麼那個人一定是耶穌。

筆者先不在這裡說基督教,而是覺得掃墓的地方開始越來越差。筆者小時候祖父母過世,由小至大清明的日子都要到祖父母的骨灰靈位祭祖。如果說筆者不想去的話,也未免有點兒不孝;但說實的,二十多年來筆者從沒看過有墳場的環境是有改善,有的只是變得越差。

香火頂盛是中國人祭祖時的習慣,筆者想提的就是死亡人士越多,那麼香火的數目就只會有增無減。昨為管理香港政府墳場的食塵署,政府年年都只是勸諫市民小心山火等等,但自己卻一點工作也沒有做。筆者不是說消防員和警察做得不好,而是大家在掃墓時給香火煙燻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再衰一點說,總有一天有人會在清明節時,因空氣不流通和香火太多而被燻熟死亡。

編作者是否黑心就真的見仁見智,但事實放在各人的面前。若果是上山掃墓的還好,因為家屬人士是在露天的場地;相反在一座座骨灰靈位的家屬,就年年給人用煙燻,燻到眼又蒙耳又隆的情況。筆者不知道是否場地問題或是樓宇結構問題不能在安放靈位的地方,設置風扇或抽氣扇,好讓氣溫下降和抽出濃煙。Mr. S 真的不知道這是不能還是不為的行為,這一點政府真的要好好檢討一下,不要玩弄祭祖人士的生命。

2008年4月1日星期二

大學 = 大鑊

黃粱一夢
黃粱,一種雜糧。唐代盧生投宿旅店,店主正蒸黃粱時,盧生作了一場富貴夢,醒時黃粱都未蒸熟的故事。比喻榮華富貴如夢般短暫而虛幻,且終歸泡影。典出唐.沈既濟《枕中記》。

成語動畫郎這套教育卡通對於筆者一代或以上的人不會太過陌生;熊貓博士和 Y Y 機械人在當年陪伴著筆者成長。好的東西永遠不會得到長期的保留,相反壞的東西卻歷久彌新。不是我們不會進步,而是我們劣性難改。

教育的意義和高上教育在於甚麼呢?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內文所提到的三綱和八格,正是現今香港所謂主流大學所標榜著的東西。所謂三德,就是「明德」、「親民」和「至善」;至於八目則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和「天下」。

以香港最高學府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大學) 為例,校訓則是「明德格物」。實際上,在香港大學上課被教者或主教者都只是記得校訓是甚麼,但沒有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出來。偷窺、揭露 / 披露別人私隱、拿牛肉刀斬人、上堂大大聲傾電話等等等等,這些新聞無時無刻也可在各大小報章上看到,而當事人正是香港人崇拜 / 崇尚的香港大學學生。各位納稅人,會否覺得自己交的稅行值得投資在這班香港「味耐的煮忍翁」嗎?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雅各書 1 章 22 節

這個不單單是聖經教道基督徒所應做的本份,更加可以貼貼切切地形容現今社會上,大家所應謂的上流人士或公司高級行政人員。編作者 Mr. S 不是說這個香港沒有這種人,而是買少見少。

上到大學讀書,本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回報方式。筆者記不起究竟是甚麼時候開始,大學的教育開始忽略書本智識以外的東西。書本智識固然重要,但是中國歷代教育都是主張「德」、「志」、「體」、「群」和「美」五方面發展。也許「群」和「志」都可以在大學生身上看到,但其餘三者則……這個真的「不好說」!

學士慘到嘔,
碩士多過狗,
博士通街走!

以上的句子,筆者已經修飾了少許。教育需要改善嗎?筆者暫沒有任何意見,只是現時教育制度略為不滿。前陣子聽到教育處宣布,中國歷史可以在中學初中階段視為可有可無的科目時,筆者當時大罵教育處一句「你們不是中國人嗎?」

作為中國人,竟然可以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教育視為「可有可無」,香港的高官真是。是否崇洋呢?還是授了美國人錢財或是日本人錢財等,要荼毒中國香港人下一代嗎?答案會是一個謎。作者不想知道,亦沒有打算去追求真相的動力。

繁華背後其實有好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只是好多人也會像筆者一樣,不想知道,亦沒有打算去追求真相的動力。如果香港真的如李超人所說的一樣,香港人真的要快些從過去的夢境中醒來。高尚一族並不一定代表前程錦繡,而是前程似咁。上到大學,其實好大鑊呢!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