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強︰災難領袖學
談到今次四川大地震中,中國領導人的表現,大家最易想起和拿來比較的,一定是2005年8月尾,颶風Katrina橫掃美國新奧爾良時,美國總統喬治布殊的表現。
溫總 vs.喬治布殊
當時颶風卡特里娜造成重大破壞和傷亡。風災最初發生時,喬治布殊政府各要員都掉以輕心,紛紛出外度假,一時間無人領軍。喬治布殊自己在得州牧場,副總統切尼在懷俄明州牧場,布殊的傳媒主任Nicolle Devenish正於希臘舉行婚禮,不少布殊的政治顧問都有出席,國務卿賴斯更被發現身在紐約購物。
結果,就是如此這般,錯過了救災最重要的首24小時,這位粗枝大葉的「牛仔總統」,後來才急急亡羊補牢,但軍隊、物資、燃料、車輛、水和糧食被送到新奧爾良時,已嫌太遲。救災善後,沒有權、沒有資源的地方官員站在第一線,而有權有錢的聯邦政府則遠遠落到了後頭,整個災區淪為地獄。後來新奧爾良的官員猛烈批評:「這4日來的救援行動全由小卒進行 …… 聯邦緊急管理局好像對颶風袖手旁觀」;「這是國家的恥辱」等等。
朱利亞尼的「先作反應,再作決定」
九一一的英雄,紐約前市長朱利亞尼,曾在其著作《Leadership》一書中指出,危機管理的最大竅門,便是反應一定要快,所謂:「先作反應,再作決定」,一定要讓六神無主的災民相信他們的領袖正在領導,及駕馭了形勢。所以當天早上8時45分,飛機撞向世貿大廈後,朱利亞尼在9時便到達事故現場;並且一天多次透過電視發布救災工作的最新進展,這都是要讓市民知道他們的領袖仍然在「掌舵」。
朱利亞尼在自傳中透露,當飛機撞進世貿大廈後,他的腦海中馬上浮現3個必須:
一)必須第一時間與民眾溝通,安撫人心,並策劃安全的撤退行動;
二)必須籌備如何立時照顧大批傷者;
三)必須思考接下來還會發生些什麼事。
溫總的「黃金72小時」
在今次四川大地震之中,總理溫家寶完全掌握到前述道理。
在5月12日下午4時40分,即地震後僅一個多小時,總理即坐在飛往災區的專機上,對媒體發布對救災工作的要求;晚上甫抵達災區,溫總就深入救災第一線,慰問遇難者的家屬,為救援人員打氣,激勵廢墟下待救的生命,甚至親自為救援人員遞水遞物。在災區,溫總並沒有為了維護作為國家領導人的威嚴,而隱瞞自己的真實感情,他在遇上慘情時潸然淚下,聽到救援受阻時怒摔電話,探訪受災兒童時盡顯溫情,下命令時斬釘截鐵等等,這些都讓他成了救災過程中,百姓的精神支柱,在國殤時刻,為全國人民療傷。
結果,在救災的「黃金72小時」中,這位66歲的「溫爺爺」,馬不停蹄,輾轉9次視察7地災情,召開6次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會議,用高效率、迅速、果斷的72小時為中國贏得了救急扶危的最寶貴時間。
有評論冷嘲熱諷,說溫總走到災場第一線,並無實質作用,相反只會阻慢救災。但只要了解中國國情的話,就知道要令整部官僚機器啟動有多難,只要翻看年初雪災新聞,就會知道領導人走到第一線所起到的推動作用,令官僚不敢怠慢。今次四川地震中,亦傳出災後第二天,溫總在電話裏大喊:「我不管你們怎麼樣,我只要這10萬群眾脫險,這是命令﹗」之後把電話摔掉,以及在前往汶川登機部隊出發前叮嚀:「我就一句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自己看辦」的新聞報道。
西方傳媒的180度轉變
在奧運聖火傳遞過程中對中國頗為敵視的西方媒體,今次可說是完全改觀,對中國的評價相當正面。
以往美國《時代周刊》每年都會選出「年度風雲人物」(Man of the Year),如今其競爭對手《新聞周刊》,則把溫總推崇為「當前風雲人物」(Man of the Moment);美國《華盛頓郵報》則把溫總稱為「救災行動的英雄」(Hero of Quake Rescue Effort)、「人民總理」(People's Premier);英國《金融時報》亦刊出了長篇幅評論文章《Man in the News: Wen Jiabao》(新聞人物溫家寶),當中細說他如何在今次災難中「感動中國」,把溫總與已故周恩來總理相提並論,亦為讀者詳細介紹溫總的生平。
有了之前緬甸風災,當地軍政府的冷漠,以及封閉態度,不單拒絕外國傳媒,甚至是外國救援人員入境,視百姓人命如草芥,這個反面例子;今次中國領導人透明度高、富慈悲和同情心、高效率、迅速、果斷的行動,兩者間的天壤之別,是海外媒體今次對中國領導層態度180度轉變的主因。
當然,這都只是整個危機中的首個階段,這個階段過關,並不代表事件應從此告一段落。相反,是否存在震前瞞報;有否官商貪腐,導致學校豆腐渣工程、賑災款項和物資中飽私囊等,這些救災當下,以人命為先,且暫時擱開的嚴肅課題,如今都不容迴避、諱疾忌醫,如果溫總真的是一位「人民總理」的話。
明報
2008-05-29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